一、行业背景:资本趋冷下的结构性机会
2025年一季度,餐饮行业融资总额同比下降42%,但连锁加盟领域仍涌现多笔千万级融资。资本寒冬中,投资者更青睐具备“抗周期性+高标准化+数字化能力”的连锁品牌。本文解析Q1五大逆势融资案例,揭示资本偏好新趋势。
二、融资案例解析:资本为何押注这些品牌?
1. 蜀一蜀二原汁冒菜:C轮融资1.5亿元,供应链升级成焦点
- 融资用途:建设西南最大智能化中央厨房,升级冷链物流网络。
- 逆势逻辑:冒菜品类具备“快餐正餐化”潜力,蜀一蜀二通过“原汤现熬+小份菜”模式提升客单价,单店月均流水达28万元,资本看好其下沉市场渗透能力。
2. 五口灶下饭小炒:B轮融资8000万元,聚焦“小店大后台”模式
- 融资用途:开发第三代智能炒菜机器人,优化外卖专用店模型。
- 逆势逻辑:工作餐赛道刚需性强,五口灶通过“现炒+预制菜”平衡效率与口感,外卖占比达65%,单店投资回报周期仅9个月,符合资本“快回收”偏好。
3. 和府捞面:战略融资2亿元,布局“面馆+”新业态
- 融资用途:试点“面馆+茶咖”复合店,推出养生草本汤面系列。
- 逆势逻辑:在快餐化趋势下,和府捞面通过“高端定位+产品创新”差异化突围,会员复购率达55%,资本看好其品牌升级潜力。
4. 曼玲粥店:A轮融资6000万元,加速全国加盟布局
- 融资用途:搭建区域仓储中心,推出“粥+饼”套餐组合。
- 逆势逻辑:粥品类具备全时段经营优势,曼玲粥店通过“外卖+轻资产”模式降低加盟门槛,2025年新增门店中60%位于二三线城市,资本青睐其规模化能力。
5. 紫燕百味鸡:定向增发3亿元,深化“社区卤味”场景
- 融资用途:开发智能卤制设备,推广“24小时鲜售”模式。
- 逆势逻辑:社区餐饮需求稳定,紫燕百味鸡通过“短保产品+会员订阅”提升客单价,单店年均营收达120万元,资本看好其社区生态整合能力。
三、资本偏好新趋势:从“规模为王”到“效率制胜”
- 供应链硬实力:融资品牌普遍拥有自建中央厨房或智能设备,如蜀一蜀二的冷链物流、五口灶的炒菜机器人。
- 数字化深渗透:和府捞面、曼玲粥店均接入会员大数据系统,通过消费画像优化产品结构。
- 场景创新:紫燕百味鸡拓展“卤味+热食”社区店,和府捞面布局“面馆+茶咖”复合业态。
- 轻资产模式:曼玲粥店、五口灶通过外卖专用店降低租金成本,加盟商初始投资控制在15万元以内。
四、未来展望:2025年餐饮连锁融资三大预测
- 政策导向融资: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将更倾向支持符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餐饮项目。
- 技术驱动估值:具备AI菜品研发、自动烹饪技术的品牌将获更高溢价。
- 出海融资升温:东南亚、中东市场成为新焦点,如紫燕百味鸡计划2025年底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店。
结语:
资本寒冬中,餐饮连锁的融资逻辑已从“烧钱换规模”转向“效率换利润”。蜀一蜀二、五口灶等品牌的逆势扩张证明:供应链掌控力、数字化运营力、场景创新力,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武器。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具备这三项能力的品牌,将是抓住2025年结构性机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