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起风季!工银瑞信“双面镜”透视
创始人
2025-08-28 22:00:22
0

破茧突围,王者归来

作者:岩石

编辑:张戈

风品:一然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真正的舞者,不会辜负每一个起风季。

2025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显露出结构性牛市特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证50指数上半年表现最强,累计上涨39.45%。中证2000指数表现次之,累计上涨15.24%。进入8月下旬,北证50再现连创历史新高的行情,8月19日盘中最高触及1637.50点,开市以来首破1600点整数关口。

港股市场同样不逞多让,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位居第三。

水大鱼大,基金市场也迎来业绩复苏。Morningstar晨星中国最新发布的业绩榜单显示,截至6月30日,工银瑞信基金凭借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出色的投资业绩脱颖而出。共17只基金获评三年期五星基金,13只基金获评五年期五星级基金,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荣获十年期五星基金评级。

主动权益、债券、量化、QDII多面开花、均有佳作,工银瑞信做对了什么?还有无短板隐患呢?

1

固收“稳”与“进”

公开资料显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由银行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工商银行持股80%,瑞士银行持股20%。

2024年报显示,工银瑞信基金净利润21.1亿元,报告期末总资产251.06亿元,净资产208.36亿元。

放眼基金江湖,根据股东背景,大体可分为券商系、银行系两股势力。与前者强大的投研能力相比,银行系销售渠道优势往往更明显,多依靠稳健保守的固收产品起家。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8月5日,工银瑞信基金总规模7823.3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同期规模达2007.40亿元,排在171只同类基金的15位。截至8月25日,旗下债券型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2.10%,高于1.78%的行业均值;近一年收益率为4.64%,低于同类4.65%收益均值。

其中,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A以近一年24.60%的涨幅,领跑旗下所有债券型基金。工银瑞盈18个月定开与工银双债增强债券则以20.82%和20.62%涨幅,分列二、三位。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背靠“宇宙行”,固收类产品已成为发展主引擎。

不过,这不代表无懈可击。相较靓丽收益率,整体规模却不算出众,市场号召力待提升。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只基金规模分别为仅为1.21 亿元、8.19亿元、0.51亿元。

其次,若拉长周期看,收益稳定性方面也需加劲儿。以收益冠军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A为例。截至8月25日,该基金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28.96%、14.82%、-6.57%。排在近千只同类型基金的100位、177位、696位,天天基金网四分位排名分别为优秀、优秀、不佳。

好在,工银瑞盈18个月定开含金量更高。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8月25日,该基金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22.61%、23.45%、27.71%,其中近三年的收益率排在788只同类基金的第4位,近2年表现排在983只同类基金的56位,其由基金经理周晖管理。

公开信息显示,周晖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曾任固定收益部高级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经理。2021年3月18日起担任工银瑞信瑞盈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超4年5个月,任期收益率26.12%,高于同类平均的16.21%。

传统固收产品方面,截至6月30日,工银瑞信货币基金规模3739.28亿元,排在145只同类基金13位。货币型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0.69%,高于0.66%行业均值;近1年收益率1.52%,高于1.43%行业均值,近3年收益率5.57%,高于5.22行业均值。

综合来看,相比债券型产品,收益率更稳健的货币基金产品竞争力更强。两类型基金互为犄角、稳中有进,撑起工银瑞信发展基本盘,合计规模近5800亿元,占总规模比接近75%。

2

ETF规模破千亿

差异化之路野望

梳理市场当红“炸子鸡”,ETF基金当列其中。凭借透明、高效、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在资产配置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1日,全市场ETF总规模破4.8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04万亿元,增幅达27.88%。

工银瑞信基金也捕捉到了市场红利。截至8月1日,工银瑞信指数型基金规模1016.73亿元,排在129只基金的第16位。较2023年末的361.17亿元,不到2年时间增长近两倍。

但相比华夏基金8199亿元,易方达6414.57亿元的头部规模,仍存较大差距。

同时,随着市场快速扩容、浮动费率改革,降费竞争与同质化问题也不容忽视。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前15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合计管理规模超4万亿元,约占全市场ETF规模的85%。赛道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头部基金间的降费大战进行了多轮较量。

据北京商报消息,2025年5月,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及联接基金将调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至全市场同类产品最低费率水平,即0.15%和0.05%。

8月,天弘创业板ETF及其联接基金宣布将综合年费率降至0.2%。目前ETF市场指数基金最低一档费率已下探至0.2%区间。拉长周期感受更加明显,相比2023年末,目前宽基ETF费率降幅超70%。

另一厢,新基金发行热情不减。据大河财立方消息,2025开年以来,全市场有212只ETF提交申请,其中大多数已挂牌上市,产品数量增速均处于高位。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与偏股型、混合型基金不同,ETF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更看重偏离率,不会主动寻求超越指数表现,因跟踪相同的指数,易存在较大的同质化问题。

为此,工银瑞信加大了ETF基金差异化布局。在行业与主题赛道方面,注重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资者需求热点。推出恒生科技、北证50、科创、中证1000等宽指产品,同时又布局了互联网、半导体芯片、科技、创新药等热门行业。

证监会官网显示,8月20日第二批科创债ETF集体上报,包括工银瑞信、华安、天弘、大成、银华、万家、汇添富等14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丰富指数基金产品的同时,工银瑞信部分指数基金也取得不错收益。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8月25日,工银北证50成分指数近一年涨幅高达123.91% ,位列工银瑞信指数型基金涨幅榜第一。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与工银创业板ETF联接A,则以82.09%与78.75%的涨幅分列二三位。

遗憾在于,与固收产品相似,工银瑞信指数高收益产品同样存在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工银瑞信指数前收益前三基金规模分别为2.34亿元、0.31亿元、0.13亿元。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与工银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已沦为5000万清盘线以下的“迷你基”。

对此,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认为,随着A股市场回暖,ETF规模猛增,行业马太效应也在加剧。工银瑞信虽实现规模增长,与头部公司仍有一定差距,其高收益产品规模普遍偏小,面临“迷你基”困境。破局关键在于持续推动差异化布局与提升产品影响力。

3

精耕QDII十七载

挺进全球资管百强

好在,背靠“宇宙行”,工银瑞信国际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作为国内首批布局发行QDII的基金公司,2007年末工银瑞信推出首只QDII产品——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基金。

基于多元化的QDII产品体系与精细化运作,工银瑞信的投资范围覆盖中国香港、日本、印度、美国等多个市场,为投资者追求长期收益、参与海外多元化的企业成长提供了专业路径。

以港股为例,作为与中国内地市场联动最紧密的境外市场,向来是境内投资者跨境配置的首选。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8月21日,工银瑞信旗下工银香港中小盘股票(人民币)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71.68%、54.68%、34.44%,分别排在同类型基金5/69、21/60、24/39位。

同时,凭借较深布局的产品线和较强投研实力,工银瑞信在亚太新兴市场也很活跃。以工银印度市场证券投资基金(LOF)人民币为例,据Morningstar晨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基金近五年业绩在“QDII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股票”类别基金中排名第一(1/9)位,显著领先于同类产品。

海阔任鱼跃,全面且领先的QDII产品线提供了全天候投资服务。天天基金网显示,工银瑞信旗下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QDII)位列同类前十;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QDII)的美元与人民币份额均跻身同类前七。

2025年7月,欧洲知名出版集团“欧洲投资与养老金”(Investment & Pension Europe,IPE)发布了“2025全球资管500强”榜单。共57家中国资管公司入榜。整体而言,中国机构排位显著提升。其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分别位列全球第61名、第80名、第82名和第96名。

整体来看,作为国内QDII业务先行者,精耕十七载的工银瑞信已形成产品矩阵组合、综合跨境投研实力,旗下多只基金业绩居前。随着中国资管机构全球影响力提升、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公司有望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成为中国投资者布局海外、共享全球增长机遇的重要桥梁。

4

五个挑战、四大战役

期待王者归来

当然,抛一枚硬币,永远有正反两面。肯定工银瑞信成绩的同时,也需清醒认识到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如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投研团队稳定性、产品结构及合规管理等方面均或多或少有待精进。

一、规模增长陷入停滞,行业排名下滑:

天天基金网显示,自2021年资产管理规模破8000亿元大关后,工银瑞信的规模增长动力减弱。截至2025年8月5日,工银瑞信基金总规模7823.33亿元。较2021年不进反退,资产规模小幅缩水近200亿。

与此同时,行业排名从2021年的第9滑落至2024年底的第13位。失去前10头部阵营地位,折射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竞品成长速度。如何捍卫先发优势、打开新增空间,考验企业自我改革魄力、适应市场、化解挑战的能力。

二、盈利表现还需再接再励,权益类业绩拖累:

Wind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工银瑞信旗下基金净利润分别为-333.46亿元、-92.73亿元、222.58亿元。2024年打个一个盈利翻身仗可喜可贺,但近三年综合盈利仍亏损203.61亿元。同时,近三年公司管理费收入为78.23亿元、74.56亿元、65.08亿元,合计217.87亿元。

天天基金网显示,2024年市场反弹环境下,工银瑞信的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低于行业均值,投资者回报与管理收入出现失衡。

截至2025年8月25日,工银瑞信股票型基金近一年收益38.82%,同类基金收益率50.18%。混合型基金近一年收益35.27%,同类基金收益率39.74%。

三、警惕投研人才流失,增加团队稳定性:

对基金公司而言,人才建设是发展的重要核心。权益产品表现不佳的背后,工银瑞信也面临优秀基金经理流失。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共有多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不乏业绩出众的资深基金经理。如2022年11月,公司公告,基金经理袁芳卸任其管理的包括工银瑞信文体产业在内的5只基金。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袁芳离职前管理规模一度超480亿元,占当时公司混合型基金规模四成以上,其代表产品“工银文体产业A”在任期间总回报达226.91%。

2025年4月,工银瑞信基金公告,蒋华安因个人原因,卸任工银养老2035(FOF)、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等约9只FOF的基金经理。数据显示,在本次卸任相关产品后,蒋华安名下已无在管基金。

根据公告,蒋华安卸任相关基金的基金经理后,没有转任工银瑞信基金其他岗位的说明,已按规定在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此外,黄安乐、游凛峰、王君正等老将也陆续离职。

四、公司机制与产品结构的改革完善。明星基金经理与知名老将出走,对投研能力、产品业绩稳定度提出挑战。

近年来,工银瑞信加速“平台化、团队化、一体化”的投研模式建设,来弱化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这个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团队协作与个人能动性、应对短期业绩压力及重塑投研文化,需要公司在机制、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配合改革。

五、反思教训,持续夯实合规管理底盘。

企业预警通显示,工银瑞信曾在2019年2月因违反《反洗钱法》,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和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央行罚款。

2023年8月,因信披差错被北京监管局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2024年7月,又因个别规定及制度未严格执行,收证监会北京局监管函。

所谓爱之深才责之切。作为老牌知名公募基金,工银瑞信饱有先发优势、业务基础扎实、背负着各方期许,理应在这波行业复苏大潮中扶摇直上、夺回一线头部地位。放眼未来,能否在激烈角逐中重塑竞争力、重回头部阵营,关键取决于四大改革战役的胜负:投研体系的平台化全面“升维”,人才激励与保留机制打破“银行系”天花板,产品创新跑出“爆款”、并持续扎牢合规风控篱笆。

高处着眼、细处着手、实处着力。直面成绩挑战“双面镜”,不负起风期的工银瑞信,王者归来应有时。

本文为首财原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公告精选︱中科曙光:上半年净利... 【热点 】 寒武纪(688256.SH):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豪恩汽电...
寒武纪澄清网络传言并提示风险,... 8月28日晚,寒武纪(688256)在盘后发布股票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股价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
康佳集团发布2025半年报:经... 8 月 28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康佳集团”)发布 2025 年半年度财报,上半年净...
宏芯气体 + 上海华谊,签约 芯榜上海消息: 8月27日下午,宏芯气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芯气体”)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又一评级机构遭交易商协会处分 记者 蔡越坤 8月2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自律处分信息,对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赵崇甫:“南极人”遇挫,聚焦更... 前年在南极人总部见过品牌掌舵人张玉祥先生,对他的印象是一个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语速极快、不断地表达的...
科技股全线爆发!20只基金单日... 8月28日,市场午后V型反弹,创业板指领涨,科创50指数涨超7%。板块方面,CPO、半导体、铜箔、P...
佛慈制药: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至... 证券日报网讯 佛慈制药8月2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至美国、加拿...
“股王”更迭时刻 寒武纪超越茅... 记者 蔡越坤 A股迎来重要时刻! 继8月27日股价短暂超越贵州茅台之后,8月28日,寒武纪-U(6...
耐普矿机:二代锻造衬板产品具有... 8月28日盘后,耐普矿机发布的机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持续推进海外销售战略,海外市场开拓不断取得良好进...
大收获!傅鹏博买中胜宏科技、寒... 2025年年内,受益于权益市场火热,基金表现也十分优异,但随着市场一路上行,调整也随之而来,业内人士...
新任董事长刘成的首份正式财报:... 8月28日晚,中信建投发布了最新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中信建投实现营业收入107.40亿...
【财经早晚报】2025中国民营... 今天值得关注的国内外新闻有: 1. 多家银行大力度转让信用卡不良贷款 2. 英伟达2026财年Q2...
浦发银行上半年净利增长10%,... 瑞财经 王敏 8月27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
资本热话丨板块轮动速度加快,A... 市场强势升温后普遍伴随调整阶段,调整不意味着行情结束。 本周A股前三个交易日波动加剧,本周一(8月2...
喜报!2025中国民营企业50...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举办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全国优强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600741,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再现大动作。8月27日晚,华域汽车(600741)公告称,公司拟以2.06亿元收购公...
深夜买药品、取文件… 即时配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不想做饭,打开手机点一份心仪的美食,半小...
海量财经丨青岛啤酒上半年净利3... 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济南报道 8月26日晚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600600.SH)发...
光伏半年报观察:龙头企业员工薪...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光伏行业亏损局面,还在延续。 截至8月28日,通威股份、隆基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