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光伏行业亏损局面,还在延续。
截至8月28日,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爱旭股份等光伏组件、硅片头部企业,已相继披露2025年中期财报。
8家企业中,除阿特斯维持盈利之外,其余7家尚未走出亏损泥潭,而且仅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亏损缩窄,分别减亏五成、八成,其它企业亏损均呈扩大态势。
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业绩再次实现“逆袭”,上半年录得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但若分季度看,部分亏损企业二季度业绩有所改善,如晶澳科技二季度环比减亏超40%,爱旭股份二季度已实现单季度盈利。
但上述企业下半年能否全面扭亏,“反内卷”落地成为关键所在。
应付员工薪酬普降:
通威猛减8.32亿、阿特斯逆增1.12亿
对于上半年的亏损,TCL中环归咎于行业需求波动,叠加供给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行;晶澳科技认为是受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竞争加剧影响,其它企业大致类同。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仅31家A 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便达125.8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 274.3%。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以来,有超 40 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在此背景下,出了阿特斯与TCL中环之外,光伏龙头们的员工薪酬和高管报酬支出,上半年普遍缩减,导致其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阿特斯上半年应付职工薪酬为4.86亿,相比去年同期的3.74亿增加1.12亿。
以通威股份为例,应付职工薪酬从上年同期的20.25亿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42亿元,致使管理费用下滑37.33%。
虽然8家企业未在中期财报披露员工总数,难以判断其上半年的员工增减情况,但从其他财务指标,也可管窥一二。
受员工人数下降及奖金减少,隆基绿能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也分别下滑36.92%、15.15%;因管理人员减少,对应薪酬减少,天合光能管理费用下滑14.11%、爱旭股份减少37.42%。
高管薪酬支出普遍减少:
隆基钟宝申、马振国“零薪酬”,天合研发“减员加薪”
财报显示,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原总经理马振国,继去年将自降年薪至89.55万、84.65万后,今年上半年未领取报酬,即“零薪酬”。
此外,隆基绿能包括董事、监事和高管在内的关键管理人员,报酬也再次下调,从去年同期的703万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80万,整体支出减少123万。
其他企业的董监高薪酬,也出现不同程度缩减,如通威股份关键管理人员报酬,从1601.73万缩减至1110.83万,缩减490万元;爱旭股份次之,缩减485万元。
虽然应付职工整体薪酬下滑,但天合光能的研发人员却在“减员加薪”,总人数从上年同期的2888人减至2518人,薪酬支出却从3.15亿增至3.86亿,人均薪酬从10.92万增至15.32万,相当于每月薪酬从1.82万增至2.55万、人均每月涨薪7300元。
晶科能源也是如此,研发人员总数从2196人减至1874,薪酬支出却从2.14亿增至2.39亿,平均薪酬从9.74万增至12.78万,月薪从1.62万增至2.13万,平均每月涨薪5100元。
上述8家企业中,阿特斯是唯一一家应付职工薪酬、董监高报酬支出上涨的企业,除了应付职工薪酬逆增1.12亿外,关键管理人员报酬也并未减少,反而从984.47涨至1046.49万。
这一点也体现在其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半年销售费用增加8.8%,一是关税政策影响致仓储费用增加,二是储能销售人员增加致相关的薪酬增加;管理费用更是猛增37.36%,也是因储能板块管理人员增加,同时组件板块辞退福利增加所致。
“反内卷”再升级,但盈利拐点不明确
在光伏业务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光伏龙头发力储能,成为其业绩新增长点,阿特斯便是一个典型案例。甚至有市场传闻,阿特斯将放弃国内光伏招标,原因是不赚钱。
财报显示,阿特斯一季度扣非净利只有8000多万元,二季度却实现了7.49亿元,同比增长近27%,环比大增近10倍,如果深挖其业务构成,储能业务的贡献是关键。
其在半年报中称,业绩韧性主要源于光伏业务的战略取舍,以及储能第二增长曲线的强势突破。今年上半年,其储能销售3.1GWh,同比增长19.23%;截至6月底,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30亿美元。
除此之外,天合光能也欲将储能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储能板块上半年出货约1.7GWh,其中二季度出货约1.4GWh,且海外占比大幅提升,推动储能板块单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在业绩说明会上,天合光能管理层透露,目前在手订单规模超过10GW,可有力地支撑未来储能板块出货和市占率的提升。但对于整体盈利的时间节点,其并未给出时间线。
7月初,工信部组织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要求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再次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除了光伏制造企业外,还有作为监督方的“市场监管总局”及终端业主方的“发电企业”参会,“反内卷”再升级。
但从各家企业的业绩说明会来看,即使在 “反内卷”背景下,对于业绩改善的节点,企业表态依旧谨慎,晶澳科技管理层称,目前在全行业推行反内卷下,供应链上下游已经有价格回升迹象,二季度业绩已环比改善。
TCL中环管理层分析,目前,各环节厂家希望经过一段时间能做到不低于全行业的成本价。从 7、8 月的情况看,晶体、晶片或者多晶价格都是有序的恢复。这周开始的一些招标,组件价格也在上涨。
“虽然总体的情况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去消化,各环节还有一个平衡的过程。” TCL中环管理层指出。
根据infolink统计,需求疲软影响仍在,当前新单成交量体较少,多数前期订单执行为主,较低的价格水平出售状况,仍在拉低整体成交水平。但受近期会议以及消息面影响,开标价格落在 0.68-0.75 元不等的水平,开标价格回升之下也影响市场观望。
但多家机构预测,后续组件价格有望传导上游涨幅、逐步覆盖成本,带动行业盈利修复。申港证券认为,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望从“血腥的价格拼杀”逐步转向“质量、技术、服务和成本的综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