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小贷新规),标志着小贷行业“基本法”由此诞生。
小贷新规中的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明确了小贷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形式融资。
叠加2025年以来多项促进消费的利好,我们观察到,头部网络小贷机构融资步伐有所提速,而融资成本较往年也有所下降。
这篇文章,我们将盘点8家头部网络小贷今年以来的融资情况,主要包括ABS、ABN两种融资方式,以期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头部小贷注册资本情况
追溯历史看,2021年出台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曾提出跨省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但后续并未落地执行。
小贷新规则提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区域的条件另行规定。”而根据行业现状来看,能够跨省展业的网络小贷机构,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仍为少数。
头部网络小贷阵容属于“大厂云集”,各互联网大厂旗下小贷占据了主流地位。根据素喜智研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7月31日,共有12家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位于50亿元水平线之上:
从规模来看,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平安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分列前三甲,注册资本分别为190亿元、105.26亿元、100亿元。
其中,位列第三的平安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当属网络小贷领域的“新贵”,前两个月刚刚从50亿增资至百亿。此前,金联云通小贷为东方集团旗下公司,后于2024年5月被平安集团收入囊中。
从股权架构不难看出,金联云通小贷的四个股东多少带有平安旗下平安普惠、陆金所等“基因”。
陆金所控股曾在去年Q3的投资者电话会中,透露小贷牌照已提供超10亿元的增量贷款规模。其还表示小贷牌照有望后续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使产品组合多样化,并提高资本管理效率。
相较于平安系小贷,诸如腾讯、京东、美团等老牌大厂旗下小贷显然更加成熟,也是今年以来网络小贷融资的主力军。接下来我们将呈现这些头部小贷的融资情况。
头部网络小贷ABS、ABN融资情况
对于网络小贷来说,当前最受欢迎的融资工具,一个是ABS,另一个则是ABN。ABS的发行历史相对较长,而ABN的发行则从近两年起步。
在去年《开闸仅半年,美团、财付通、携程旗下小贷已通过这项工具融资近90亿》这篇文章中,我们曾提过小贷ABN的开闸,以及2023年年底,美团旗下的重庆三快小贷,与腾讯旗下的深圳财付通小贷,分别获批了50亿元额度的ABN。
当时还提到ABN的概念:
ABN全称 “资产支持票据”,发起机构为非金融企业,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支撑,是一种证券化融资工具。
我们汇总了2025年1至7月期间,8家头部网络小贷ABS+ABN融资的发行规模如下:
根据素喜智研统计,2025年1-7月,头部8家网络小贷共融资647.4亿元,总发行项目达68单。
分机构看,共有四家网络小贷机构融资规模超百亿,分别为财付通小贷、美团小贷、京东盛际小贷跟度小满小贷,融资规模分别达154.4亿元、151亿元、117亿元与100亿元。
分融资工具看,头部网络小贷在不同融资工具的运用上,体现出了不同风格。
以处于融资榜首的财付通小贷为例,其显然更加偏好ABN这种方式,14单融资项目中有8单都是ABN,且单笔最大的20亿元融资项目均由ABN贡献。
与之相似的是,出行巨头滴滴旗下西岸小贷,同样展现出了对ABN的强烈偏好,发行项目全部为ABN。
但也有机构对ABN并不在意,例如京东旗下盛际小贷的所有融资项目均为ABS,单次发行规模从6-12亿元不等。
分资产类型看,头部小贷的融资项目分类,可分为小微企业、个人消费金融两种。
以度小满小贷、美团小贷、京东小贷这三家为例,既有小微企业融资项目,也有个人消费金融融资项目,前两家小贷个人消费金融的期数略多一些,京东小贷属于五五开,但个人消费金融相关的融资规模略多一些。
结合其他机构情况来看,总体上网络小贷行业在个人消费金融层面的融资会更多一些。
小贷融资利率有所下行
在此前ABN的相关主题报告中,我们曾提到:
由于彼时银行间市场对此类小贷ABN暂未有过接触,因此信用利率相对较高,率先发行的财付通小贷优先B级甚至达到了3.04%的票面利率;但在财付通小贷“打头阵”后,美团小贷的首期已经低于了3%。
而从2025年以来的融资利率水平看,低于2.5%,甚至低于2%已成行业常态。
我们整理了头部小贷优先级资产的发行利率水平,给大家做一参考:
从上面的表格不难看出,头部的两家财付通小贷跟美团小贷,既有发行规模优势,也有融资利率优势,优先级利率下限均已触及1.7%层级。
其他小贷的优先级资产利率下限,多处于1.8%-1.9%水平,只有奇富科技旗下的奇富小贷目前融资水平依然较高,最低2.2%,最高2.45%。由此看,这批网络小贷的融资也有一定分化。
我们认为,今年的网络小贷融资市场呈现出了三个特征:
一是融资进程有所加快。中国网财经在报道中提到:
6月12日,深交所公告显示,度小满小贷拟发行的“国联-度小满金融4号1-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获得通过,总规模为90亿元。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ABS申报日期为6月6日,获得通过日期为6月12日,从申报到获批仅6天。
二是新玩家跑步入场。今年6月底,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新加入融资队列,并已发行了2单融资项目。
除此之外,一家看上去并不十分起眼的重庆隆携小贷也杀入了小贷融资市场。据深交所网站,隆携小贷拟发行的“天风:隆携小贷5G新消费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申报的30亿元ABS融资项目已处于通过状态。
多方信息显示,重庆隆携小贷为欢太金融等平台的资金提供方,同时也是手机厂商OPPO、VIVO的关联公司。多年前,隆携小贷就曾野心勃勃地进军融资市场,但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了“已反馈”状态。
三是老玩家重启项目。此前我们曾提到过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虽非头部网络小贷阵营,但也在今年上半年重启并发行了3期融资项目。
从整个行业来看,伴随着小贷行业的清理整顿以及网络小贷牌照的注销潮持续,整个行业的分化与洗牌进程仍在进一步加剧。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二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5年6月,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4974家。贷款余额7361亿元,上半年减少187亿元。
不论如何,在头部小贷加快融资、尾部小贷持续出清的大环境之下,小贷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特征将进一步得到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