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复盘
权益市场:单边震荡上行
8月份,宏观经济整体平淡,A股却在政策强烈预期与科技成长主线的双重驱动下强势上攻。上证指数接连站上3700、3800点整数关口,并于26日盘中一度触及3888.6点,创下近十年新高。然而,行情核心动能主要来自创业板与科创板。时间脉络上,8月上旬(1日至8日)受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反内卷”限产政策影响,周期风格短暂占优;8月中旬起(15日至月末),市场加速上行,风格切换特征显著:前期价值防御基调逐步转向科技成长主导。
数据来源:Wind;统计截至:2025/8/31
指数层面,全月主要宽基指数悉数上涨,双创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底,科创50指数以28%的月涨幅领涨,创业板指紧随其后上涨24.13%;沪深300、上证指数分别录得10.33%、7.97%的涨幅。市场风格维度,国证成长指数大幅跑赢国证价值指数,再次印证科技成长主线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8/1-8/31
行业方面,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29个飘红,数量占比超97%。通信、电子、有色金属、计算机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领涨,科技TMT主题表现强劲:通信在6G、卫星互联网与AI算力共振下单月大涨33.78%,断层领先;电子受消费电子复苏与AI硬件放量刺激涨23.84%,计算机跟涨17.49%。有色金属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供需格局改善与政策加持,单月上涨19.67%,位列月度涨幅第三。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亦上行14.51%。与此同时,唯有银行在高风险偏好环境中继续承压,连续第二个月回落,月度跌幅1.67%。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8/1-8/31
8月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遍实现正收益,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分别上涨11.47%、11.91%和9.92%。
债券市场:“看股做债”情绪渐浓
8月,债市在新规、股市走强、降息预期反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震荡下行。月初,财政部明确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给债市情绪蒙上一层阴影。1日起收益率斜率陡升,国产大厂停产点燃“反内卷交易”,股市加速上行,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看股做债成为主流。18日沪指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高点,进一步挤压债市空间。月中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公布,没有提及国债买卖,重提“防空转”,降息预期反复对债市再添利空。19日权益短暂回调,债市得以喘息,但跷跷板剧情随后反复,债市收益率维持高位震荡。但短端利率仍逆势走低,得益于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MLF,单月净投放3000亿元,并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再投3000亿元,资金面保持宽松。全月来看,债券型基金微涨0.30%,短债基金升0.04%,中长期纯债基金则小幅回落0.17%。全月维度,债券型基金微涨0.30%,短债基金升0.04%,中长期纯债基金则小幅回落0.17%。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8/1-8/31
数据取自: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885000.WI)、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WI)、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885061.WI)、债券型基金指数(885005.WI)、中长期纯债型指数(885008.WI)、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85062.WI)
综合来看,8月A股强劲上涨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呈现一定“脱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PMI为49.3%,位于收缩区间;CPI同比持平,PPI同比下降3.6%,反映消费需求温和修复但工业通缩压力犹存;金融数据亦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实体融资需求待提振。这种“弱现实”与“股市强上涨”的背离,核心在于政策预期驱动——宏观数据疲软强化了市场对监管层加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信心”政策的期待。尽管8月LPR持平,但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降准降息预期仍存,推动风险偏好全面抬升。
9月配置建议
展望后市,“反内卷”政策有望对部分行业价格及利润形成支撑,叠加基数效应,下半年PPI同比增速与工业企业利润或逐步修复。海外方面,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释放偏鸽信号,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流动性趋于宽裕,港股后续或同步受益。
利得研究院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底部过渡阶段,宽货币与信用宽松政策持续推进;全球宏观风险暂时缓和,外部扰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逐步脱敏。在此背景下,9月可延续股债双向配置策略,重点关注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债券投资策略
历史经验表明,股市走强往往伴随债市情绪阶段性承压,但这种跷跷板效应多呈现短期特征。当前市场环境下,重要事件驱动可能延长股债跷跷板的传导链条,但债市核心定价逻辑仍取决于资金价格中枢与政策宽松节奏。尽管股市风险偏好抬升对债市形成阶段性扰动,但资金面维持宽松、基本面修复动能偏弱、政策宽松预期未消三大支撑因素未发生根本性逆转,国债收益率长期下行趋势未改。从政策面看,央行8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大额净投放释放明确流动性呵护信号,叠加四中全会召开前的政策窗口期,市场对四季度央行购债、降息等增量工具的预期升温。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1.8%、30年期突破2.0%的关键点位,已部分反映市场调整压力,后续若央行购债操作落地或降息周期启动,长端利率债将迎来曲线平坦化的配置机会。信用债层面,3-5年期限段性价比逐步显现,3年AA、5年AA+/AAA品种收益率回升至2%以上,二级资本债利差保护空间较厚,建议关注3年优质城农商行永续债及5年AAA二级资本债。调整行情未打破前先适当规避超长久期信用债的流动性风险。整体来看,股债跷跷板主导阶段需灵活调整久期策略,等待政策信号明朗化后重新构建利率债仓位。
权益投资策略
9月初以来,市场处于多空因素交织的环境中,前期涨幅较大的指数已出现显著调整,这一现象反映出前期交易拥挤度偏高的问题。短期而言,尽管技术面与资金面环境仍存支撑,但当前估值水平与市场情绪已显现过热迹象,叠加监管收紧的传言频现,指数或延续震荡格局,市场波动幅度可能进一步放大。从中长期视角看,外部环境趋稳、资金面合理充裕、技术面支撑仍在,均为市场提供韧性。
行业配置上,结合模型结果与基本面情况,大方向上仍然建议“科技成长+金融”的配置结构,景气成长资产建议关注端侧AI、AI算力、自上而下复苏的海风、存储、军贸等细分赛道,大金融关注非银板块。一方面,泛科技板块需关注“高切低”机会:北美算力产业链虽估值合理但股价已处高位、拥挤度偏高;国产算力8月已经历一轮交易,估值溢价较为明显;机器人领域因特斯拉股东大会延迟至11月,短期缺乏催化。相比之下,端侧AI作为泛AI领域的低位补涨方向更具性价比。与此同时,大金融板块重点关注非银领域,随着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券商板块的基本面预期改善,当前估值仍有抬升空间。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重要声明:阁下/贵方接受、阅读或使用本文件即表明阁下/贵方已事先及无条件接受以下“重要声明”所载之条款和条件:
本文件系为利得基金备制,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本文件所载信息仅为初步提示,利得基金从未表述或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受或使用者亦不得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即使本文件所有信息系已尽最大的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利得基金对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