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之后,又一地方政府加入提前还债行列,以减轻利息支出“包袱”。
日前,陕西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提前偿还部分陕西省政府债券的通知》。该通知称,为支持陕西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提前偿还总计0.9亿元政府专项债券本金,而这些债券本金原本将在2029年及2030年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从提前偿还的品种和招标数量来看,本次计划提前偿还2019年陕西省省属公立高校建设专项债券(一期)—2019年陕西省政府专项债券(九期)面值0.6亿元、2020年陕西省社会事业专项债券(三期)—2020年陕西省政府专项债券(十一期)面值0.3亿元。
从项目信息和偿还资金来源来看,上述两期专项债对应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偿还资金来源为专项债券对应资产提前处置变现收入。
此前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提前偿还政府专项债券试点工作。
今年8月,北京市财政局公告称,北京市财政局决定提前偿还部分北京市政府债券,2025年8月27日已完成招标。提前偿还品种为2020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五期),实际提前偿还面值1.45亿元。
据统计,北京市财政局三次提前偿还合计约51.6亿元的政府专项债券,节省了可观的利息支出。
过去提前兑付债券在城投平台中比较常见,为何地方政府也选择提前偿付专项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讲师钱一蕾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近年来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发行期限延长,提前还款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节约利息支出,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1.92%,平均发行期限15.88年;2019年1—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7%,平均发行期限9.29年。
2024年初北京市在其预算报告中披露,2023年北京市财政局提前偿还了3900万元专项债券,节约利息支出超七成。
“提前还债行为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正从被动执行预算转向主动规划和优化。”钱一蕾进一步称,这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债务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增强。同时,财政部相关政策允许地方政府采取灵活的偿还方式,为地方优化债务提供了制度空间。北京、陕西的实践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先行先试”,为全国范围内的债务管理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对于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地方政府相继效仿,专家认为短期内可能不会成为趋势。
在钱一蕾看来,财政实力是决定性门槛,提前偿债需要一定规模财政余量空间,这对于许多收支压力较大的地区而言,仍存在较大挑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也表示,地方政府提前还债取决于是否有提前赎回条款或市场化回购途径、财力是否充裕以及提前还债是否比再融资更划算等因素。
钱一蕾分析称,由于到期本金大部分通过再融资债券进行偿还,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但区域间的分化较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的地区,严控新增、化解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作者:周亮 徐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