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层面审时度势,重启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政策通道,为盘活存量低效土地、优化空间布局提供了关键政策支撑。
遂宁市在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储位于主城区的遂宁新绿洲印染有限公司厂区土地,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环保邻避难题,探索出一条运用专项债资金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民生福祉增优、产业上档升级、企业做大做强”的“四赢”路径,为同类地区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项目背景
历史遗留难题与时代发展诉求的叠加
新绿洲公司(HX21-03-10地块)
成立于2002年,是遂宁市重要的民营纺织印染企业,占地186亩,年产值显著,贡献税收稳定(年均约2000万元),曾获国家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ELI)样本企业、全国印染规范企业等称号。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
其厂区逐渐被居民区、学校等包围
尽管企业环保排放达标
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对周边敏感区域的影响日益凸显
群众对此投诉不断
成为典型的“邻避”问题
自2017年起,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企业搬迁事宜,但因收储资金缺口巨大、搬迁成本高昂、各方利益协调复杂等,搬迁工作几度搁浅,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24年,市委、市政府抢抓专项债可用于土地收储政策重启契机,将新绿洲搬迁及土地收储列为年度重点攻坚项目。按照“搬出规模、搬出绿色、搬出现代化”的总目标,该市创新采用“ 政府指导+企业主体+收储置换”模式, 将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集收储资金作为撬动整个搬迁计划的关键一招。
主要做法
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确保专项债精准高效发力
一是
高位推动,科学研判破难题
市委、市政府成立项目搬迁工作专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具体牵头土地收储及专项债申报工作。在最新的专项债政策下,专班克服无经验可借鉴的困难,围绕地块收储定价(涉及土地、构建筑物、搬迁损失补偿)、出让预期收益平衡测算、地块规划优化调整等核心难点问题,组织多轮专题研讨、专家论证,为专项债申报奠定坚实的决策基础。
二是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提质效
遂宁局担当作为,主动申请纳入全省首批试点,为专项债申报破冰探路。会同财政、经信、生态环境等部门,主动与企业沟通,摸清企业核心诉求。组织测绘、评估机构及“一案两书”编制团队,深入现场,科学论证,最终评估认定该项目成熟度高、预期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符合专项债发行要求。
三是
规范高效,创新流程控成本
一是计划调整快:及时调整年度土地储备计划。二是权属调查清:高效完成地块权属、现状、规划条件等详实调查。三是收储定价准:经依法依规专业评估,收储总成本(土地价值+构建筑物补偿+搬迁损失补偿)约为18061.055万元。四是流程把关严:严格履行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收储价格公示、市政府确认等法定程序,确保全过程公开透明、合法合规。最终确定申报专项债券资金18060万元。
四是
协同发力,闭环管理防风险
项目申报获批后,及时在财政“穿透式监测系统”和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准确填报信息,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2025年6月实现专项债资金18000万元精准拨付。严格按照“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封闭运行”进行资金管理,建立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强化风险管控。
主要成效
专项债“活水”精准滴灌,催生“四赢”硕果
专项债资金的及时注入
如同“源头活水”
成功激活了新绿洲搬迁项目
产生显著的综合效益
提升了土地价值。 186亩土地收储后,按规划出让后可实现土地出让收益约4.35亿元,覆盖专项债本息实现收益自平衡。
01
根治了环境痼疾。 解决了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废气污染问题,直接惠及周边约5.2万居民。
02
推动了产业提档升级。 新绿洲公司借此契机整体搬迁至安居区现代化纺织印染产业园,实现了从单一印染向纺纱、织布、印染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升级。
03
促进了企业蝶变壮大。 企业新厂区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年均税收贡献约5000万元、年出口创汇4800万美元,新增就业岗位约200个。
04
经验启示
遂宁市运用专项债券资金
收储新绿洲的实践
充分证明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激活存量土地资源、破解发展空间制约、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强力引擎,是国家政策精准滴灌与地方主动作为相结合的典范,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其核心启示在于
抢抓政策窗口是前提:敏锐把握国家重启土储专项债的机遇,迅速行动,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起点。
创新破局思路是核心:面对历史遗留的资金难题,敢于创新运用专项债工具,破解了搬迁的“卡脖子”问题。
规范高效运作是保障:从科学决策、精准定价到闭环管理,全流程的规范操作和风险防控确保了资金安全与效益。
聚焦综合效益是目标:始终将土地盘活、环境改善、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统筹谋划,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