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破局与重构:大模型落地产业进行时》产业圆桌中,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张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围绕着这一热门产业话题展开对谈,三大领域领军者分别从应用、硬件与投资视角给出关键判断。(注:在现场朱啸虎发表的观点比较多,所以为了便于网友阅读,笔者这篇文章主要综合朱啸虎的观点)
朱啸虎认为只要Transformer架构解决不了幻觉问题,复杂流程类管理软件就不会被AI取代,低代码、无代码软件会被替代,协同类软件需求将大幅降低。
谈及Agent与超级APP关系,他觉得超级入口必然集中,安卓或谷歌的AI能力结合多模态做输入输出是未来趋势,Agent类创业公司仍有机会。
而在关于在AI创业全球价值产业链上,朱啸虎称近期中美增长快的AI企业中,美国多To B,中国多To C,明年中国To C的AI应用会爆发,中国创业者做To C优势大,因To B销售本地化难。并表示明年AI应用将大爆发,下一个字节、快手、小红书或已成立,鼓励创业者勇敢闯荡。
以下为笔者编辑后的对话实录:
主持人:
我们一开场先说判断,先问问您的判断。因为我做了20多年的财经媒体,很喜欢去看前瞻性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判断,希望朱总用最简短的话,30秒以内来回答。我今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硅谷,现在硅谷很多人都在谈一句话,去年A16Z的机构提说的一句话,大语言模型正在吃掉所有的软件。因为是在2011年的时候,A16Z的创始人Andreessen他提到说,软件正在吃掉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但是去年他的机构又提出来新的叫natural language model is eating software。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想您说一说,怎么看待这个判断?它是否成立?
朱啸虎:
只要Transformer架构解决不了幻觉问题,只要存在1%的幻觉,那么复杂的流程类的管理软件就不可能被AI取代掉。我觉得更多是一个共生共存,这样会更现实一点。简单来说,低代码、无代码的软件,肯定会被AI替代掉,现在已经大批量的出现了。很多低代码公司,三四年以前在泡沫期融资很多估值很高,非常火的公司,现在基本没了。但是,复杂流程的、有非常强的逻辑的,那种我觉得靠AI今天在Transformer架构下肯定是不现实的。
主持人:
第二个判断希望朱总再来做一下。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Agent,尤其是今年推理模型之后,几乎成了一个共识,Agent肯定是未来,那么Agent和APP的关系是什么?今年我们发现美国的AI界都在探讨一个话题,未来会不会诞生超级APP?或者是通用领域也会诞生一个更大的超级APP。那么,超级APP和Agent的关系又是什么?Agent会不会成为超级APP底层调用的一个能力?而不是单独能存在的?您再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判断,这是今年在整个美国舆论界和科技界讨论蛮热的话题。
朱啸虎:
我觉得超级入口是必然的,这个入口肯定是越来越集中的。而且现在我觉得已经比较清晰的,苹果是Siri做的太差了,它的AI能力太差了。但是安卓的AI能力或者谷歌的AI能力,现在语音输入,直接给你反馈结果。我觉得未来不仅是语音,加上摄像头,结合多模态一起做输入,比如说我拍的这个花挺好看,帮我买一个,直接就下单了。这是未来很明显的趋势。
但是Agent我觉得还是有这个机会的,我们一直说,在美国移动互联网这一波,最终只出来创业公司大的机会,优步和Airbnb,有一半是线下的苦活累活,大厂不愿意干的。这种机会我觉得在AI时代同样是会有的,它和现实世界结合的,还是需要Agent的,帮你在现实生活去落地,去做交付结果的。这种我觉得靠AI公司,还有一些软件公司,他们是不愿意干那个活的。这个我觉得创业公司可能还会有那么一些机会。
主持人:
刚才朱总的话当中我体会到一点,Agent是一种能力,而可能不是入口。入口可能还是要靠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当然这个在我们后续的话题还会继续讨论,接下来进入几个大的问题的讨论,我把今天的的问题分成了三个方面:一是刚才一直在谈到的入口之争,二是商业模式,三是关于产业生态的建设和分工。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关于用户入口之争。跟刚才暖场对于未来的判断也有点关系。
刚才有说道,可能大语言模型不论是不是吃掉软件业,一定对软件业的颠覆和改变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它不管是在颠覆还是在共生。在你看来,哪些软件的具体行业,可能会是最先发生颠覆的?从你做投资的判断来看,你会更倾向于投资哪些行业?
朱啸虎:
现在已经很明显,低代码无代码那些肯定是完全被替代掉了,很多编辑类软件,协作类的软件的需求量会降低很多很多。比如说以前做图形编辑的,我们投过像Figma,以前需要几百个人共同协作来编辑一个项目的。现在有了AI以后,可以大幅降低对人的需求,从几百人的写变成对10个人的协同,那对协同软件的要求就会大幅降低。这个对本身市场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Figma上市时被炒这么高,我们一直看不懂,最近也回落下来了。
这是我觉得最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AI最大的影响,软件不是说不要了,被替代了,是它需求降低了,用户数减少了。用户数减少10%的话,这个影响是很巨大的。所以我们现在肯定想避开的是协同类软件,协同类软件未来市场还会在,但是小很多。
主持人:
你刚才提到Figma,我去年见了Figma的创始人,非常年轻的一个男生,他也讲到,他觉得AI对他们协作软件、设计软件这个行业的改变会是巨大的。但是同时作为一个独立设计的软件引用,他觉得未来有了AI的赋能,其实会更加难以想象的发展的空间。所以,你会认为这一类的应用,未来的成长空间还是更大的是吗?
朱啸虎:
对,它必须要变化,以前是打协同的,现在协同需求降低很多。但现在我改成交付更好的结果,可能90%我用生成能力帮你生成了。今天生成能力再强大,真正商用还是差最后10%、5%,这一部分怎么更好的编辑,怎么达成商业交付质量的结果,这部分是创业公司可能有机会在里面创造价值的。
主持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怎么来判断这一类的行业或者这一类的企业是否值得投资,一个来判断AI时代的用户标准是什么?我们过去谈互联网,我们都是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创业者,都有用户的拉新、留存、月活、日活等等的判断标准。现在AI或者Agent调用时代之后,它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说Token量,它都有一些新的标准,你怎么来看这个新的标准?
朱啸虎: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们一直只看一个指标,就是留存。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AI是同样的,就一个留存指标。为什么今年嘲笑很多AI公司叫,大家嘲笑它就是因为它没有留存的,因为AI时代很多人都愿意尝鲜。任何新的东西出来,媒体炒作一下,大家觉得我去试试,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玩。试试看之后觉得好用,可以用,第一个月就付了钱。第二个月也许就不付钱了,没有留存的。你要把一个用户再召回来,根据我们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10倍以上的成本才能把用户再重新召回来,那个几乎是没有可能性的。所以关键就是留存,你的留存到底好不好,才证明这些公司有没有后续的发展潜力。
我看最近一些很火的公司,在后续融资的,就是不敢说一个字留存,都是说AIAI…,某一天数据×365的一个AI,然后不敢说“留存”的。
主持人:
你说的是什么公司啊?
朱啸虎:
很多,很多的AI创业公司都是这么在融资的。
主持人:
关于AI接下来应用商业模式的问题,我想第一个问朱总,你现在比较看好的AI商业模式的范围里面有哪些,以及哪些你投资的应用或者你觉得未来可投资的方向是有商业机会的?
朱啸虎:
前两天我们还在内部讨论这个事情,真正适合商业化的都不是那么性感的,看上去已经比较无聊的技术,这是最容易商业化的。比如像去年,全世界做的最好的AI商业化就是各种各样的会议纪要,垂直的、通用的都行,比如美国的Abridge,做医生和病人之间谈话的会议纪要,中国一个很年轻的创业者做Plaud,钉钉也马上发的,我也非常期待做会议纪要的产品。这个商业化做的特别好,但是你说这个技术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吗?毫无技术难点,但是这个东西做了就特别容易商业化。今年差不多达到这样的地步了,可以大规模商业化了。
所以要追求商业化,就不要用最新的技术,不要用最潮的技术,用看上去不是那么起眼,相对来讲比较稳定的技术商业化更容易一点。
主持人:
有没有具体的案例,你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化的案例,你已经投资的或者计划投资的方向呢?
朱啸虎:
主持人:
朱总,我知道金沙江也是在中美都在做投资,海外也做了很多投资,你们怎么看中国AI创业公司在全球,尤其是在AI时代下在全球价值产业链上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朱啸虎:
最近我们在review内部我们在中美投的一些成长比较快的AI企业,前段时间增长最快的企业,6个是做To B的,大部分是美国的,而且都是老外的创始人,剩下4个中国人全是做To C的,To C的在明年肯定会爆发很多AI应用,中国创业者大有机会。
主持人:
所以中国创业者就勇敢地做To C,跟美国的To B市场形成竞争。
朱啸虎:
因为To B必须销售,收入规模大了以后肯定要有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必须是本地的,中国团队说实话进去销售还是很难很难的。
主持人:
To C有一个问题,其实我们看到To C大多数创业公司、产品都是在大模型或者基础创新上在搭建房子,如果说在现在大家都是用同样的模型能力的话,怎么做产品的差异化?
朱啸虎:
我们一直说差异都在AI以外,AI大家都是一样的,在AI以外搭建用户体验差异,这里面有大量的玩法,这是中国创业者最适合、最擅长的,比如怎么游戏化打法。今年游戏企业都暴涨,确实中国游戏用户体验特别好。
主持人:
还有呢?再多讲一点,因为你投资的企业可以给大家一些企业。
朱啸虎:
To C应用全世界几乎全是中国人在干。
主持人:
差异化这件事情本身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哪些差异化是你比较看重的?
朱啸虎:
这些差异点在过往的周期里都是被广泛证明的,只是有了AI以后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主持人:
所以最终还是要到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和用户留存?
朱啸虎:
回归到人性,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变的,过去三十年不变,未来三十年也不会变,只是有了AI以后有更好的体验,有更好的产品形态。
主持人:
人性回归就是贪嗔痴恶。我去年见了好多AI创业者,最后发现挣钱的是一类应用,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叫AI算命,但这是我们应该鼓励的发展方向吗?
朱啸虎:
这个东西可以解决他的焦虑,说实话,国内是限制广告投放,否则很赚钱的,20块钱算个命、算个姻缘,早期的时候就是去年卖的很好,但是就是限制广告,花个20块钱大家得个心理安慰,不挺好的吗?
主持人:
好的也挺好。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用最后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圆桌论坛,我相信在座有很多都是年轻的创业者和从业者,还可能有一些学生,请朱总给我们台下的每一位观众能够一句话来总结未来12个月你最看好的中国可复制的AI场景、AI创业机会有什么?
朱啸虎:
每一波周期实际上节奏都很类似,像去年英伟达是硬件,今年就是昨天晚上Oracle和前几个月的Snowflake都是做Infrastructure做基础设施的。明年肯定是应用了,而且明年应用肯定会大爆发,下一个字节、下一个快手、下一个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了,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创业者应该有很多机会,大家一定要有勇气去闯星辰大海。
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