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云酒头条)
存量博弈时代,酒庄的竞争已从“渠道争夺”转向“用户争夺”;良币时代,酒庄的生存已从“拼品质”转向“拼关系”。
酒庄DTC模式不是“可选项”,而是中小特色酒庄突破困局、实现增长的“生存必修课”。
文|孟跃
作者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孟跃营销咨询创始人
编者按:白酒行业进入存量博弈的良币时代,“拼品质”难破同质化困局,“建关系”成为中小酒庄生存关键。
专注酒庄闭环增长的孟跃咨询,日前发布《关系营销:中国酒庄营销范式革命——酒庄DTC模式实战指南》。其从行业痛点切入,拆解DTC(Direct-To-Consumer,直达消费者)模式本质,提供“150超级客户”实操路径,再到战术与组织配套,层层递进破解增长难题。
云酒头条特将指南梳理并发布,助力更多酒庄以关系为锚,在变革中找到可持续增长方向。
当中国白酒市场告别“增量狂奔”,进入存量博弈的终极战场;当“纯粮酿造”从“稀缺卖点”沦为“基础门槛”,行业正式迈入“不缺好酒的良币时代”——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4P)的同质化竞争,正将90%以上的白酒企业拖入“低价内卷、利润见底”的红海。
这场困局的破局之道,绝非“酿更好的酒”(尽管品质是根基),而是“建更好的关系”。中国酒庄的营销范式革命,本质是从“以货为中心”的交易型商业,向“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型商业跃迁。而实现这一跃迁的核心载体,正是摒弃“深度分销”路径依赖、直达消费者的酒庄DTC模式。
酒庄DTC模式的核心是“关系营销”,其底层逻辑可浓缩为一句话:良币时代,品质好是入场券,关系好才是护城河。
指南以“150个超级客户”为最小可行性模型(MVP),从“时代背景→范式本质→战略构建→战术落地→组织适配→未来演进”六大维度,提供一套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细节的酒庄DTC模式落地体系,帮助白酒酒庄摆脱渠道依赖,通过“经营关系”实现品牌溢价、客户忠诚与可持续增长,最终成为“直达消费者、深连用户心”的价值型酒庄。
在白酒行业“总量见顶、结构升级、消费主权崛起”的三重压力下,传统“深度分销”模式已失灵,DTC模式成为白酒酒庄的必然选择。
存量博弈时代的三大核心特征:
酒庄的生存环境已剧变
中国白酒消费总量自2016年达到峰值后,连续多年保持“零增长或微增长”,2023年行业CR5(头部5家企业)占比超40%,2024年预测提升至43%-45%,2025年仍将延续存量竞争下的“马太效应”。
对中小酒庄而言,这一数据的背后意味着生存压力加剧。
在行业总需求趋稳、增量空间被头部企业强势占有的情况下,非头部酒企的每一步增长都需从竞争对手处“夺取份额”,“你多卖一瓶,竞品就少卖一瓶”,传统的区域保护、渠道分销模式已难以抵御全国化品牌的降维打击。这一时代的核心特征,直接击中传统酒庄的软肋。
特征1:“良币过剩”,品质不再是差异化壁垒
随着酿造技术普及、供应链成熟,纯粮固态发酵、古法工艺已从稀缺卖点变为“基础门槛”。
据相关行业调研显示,2023年传统酒庄推出的高端产品中,约85%在理化指标上达到优级酒标准,但因缺乏品牌辨识度与用户连接,多数产品定价只能低于名酒同档次产品30%以上,仍无人问津。
换言之,消费者面临选择过载时,不再为“单纯的好酒”买单,而是为“好酒+好关系”付费。
特征2:消费者主权崛起,信任链从“传统渠道”转向“个人渠道”
新一代消费者(30-45岁新中产、Z世代)具备三大特质。
信息透明:通过短视频、社群轻松获取“酒质鉴别、工艺对比”知识,不再依赖渠道推荐;
信任转移:更相信“熟人分享、KOC体验、庄主亲自讲述”,对传统广告、商超堆头免疫力极强;
需求升级:从“喝到酒”到“喝懂酒”,从“买产品”到“买体验”,渴望与品牌建立“有温度的连接”。
特征3:渠道成本高企,深度分销模式“难以为继”
深度分销曾是名酒的成功路径,但其核心逻辑——渠道为王、终端拦截,对传统酒庄而言已成为“成本黑洞”。
费用占比高:进店费、条码费、开瓶费、促销员工资等渠道成本,占传统酒庄营收的35%-50%,部分酒庄甚至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窘境;
品牌价值流失:产品在渠道中沦为“货架上的SKU”,酒庄故事、工艺细节无法传递,消费者只认“价格标签”,极易被低价竞品替代;
用户失联:酒庄与消费者之间隔着“经销商-二批商-终端店”三层壁垒,无法获取用户信息、无法回应需求,变成“看不见用户的盲人”。
深度分销的“三重失灵”:
中小酒庄的“死亡陷阱”
对中小酒庄而言,深度分销已不是增长工具,而是生存陷阱,其失灵体现在三个核心维度。
酒庄DTC模式的本质:
不是“渠道变革”,而是“关系重构”
酒庄DTC(直达消费者)不是简单的开网店、做直播,而是从依赖渠道卖货到直接经营用户的商业模式重构。
对酒庄而言,DTC模式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
价值1:夺回“三大核心权”,摆脱渠道绑架
定价权:无需为渠道预留30%-40%利润,可将产品定价控制在“合理溢价区间”,同时保证自身25%以上的毛利率;
品牌权:直接向消费者传递“酒庄故事、工艺细节、价值观”,让产品从“低价SKU”变为“有温度的品牌符号”;
用户权:建立直接的用户连接,获取消费数据、需求反馈,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迭代与服务优化。
价值2:构建“关系护城河”,对抗同质化竞争
在“良币角逐,存量博弈”的市场竞争中,酒庄DTC的核心是经营关系,即通过“面对面沟通、个性化服务、高频互动”,让消费者从“买一次酒的客户”,变成“长期追随的伙伴”。这种“关系壁垒”,是名酒规模化生产无法复制的,也是中小酒庄的唯一差异化优势。
传统渠道的获客成本(CAC)高达200-500元/人,且用户流失率超60%;而酒庄DTC模式下,通过“超级客户裂变”,获客成本可降低至50元/人以下,且复购率超70%。天津芦台春生态园(酒庄)实践显示,其DTC客户的“客户终身价值(LTV)”是渠道客户的2.8倍。
存量博弈时代,酒庄的竞争已从“渠道争夺”转向“用户争夺”;良币时代,酒庄的生存已从“拼品质”转向“拼关系”。酒庄DTC模式不是“可选项”,而是中小特色酒庄突破困局、实现增长的“生存必修课”。
云酒头条《争鸣》栏目,旨在营造百家争鸣之氛围,呈现酒业研究者关于品牌、营销、市场、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长期欢迎各方来稿。
上一篇:原创 帮主郑重:OpenAI 5000亿估值,是泡沫还是未来门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