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靠“查别人底细”起家的企查查,如今自己站上了IPO考场,结果刚被央行罚了款,第二天就递了招股书,这剧情比电视剧还抓马。
合着以前都是它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现在轮到全网拿着显微镜盯它,这波“反杀”属实有点黑色幽默。
前一天挨罚,后一天冲上市?
先说说这戏剧性的开场,10月9号,央行江苏分行刚给企查查开了1万块罚单,连带着征信主管被罚300块,堪称“象征性罚款套餐”。
结果转天10月10号,证监会就收到了它的招股书,要冲刺上交所主板,争当“数据服务主板第一股”,网友都调侃:这是罚完款赶紧交“入场费”?
谁能想到,这估值快百亿的独角兽,竟是三个IT男“无心插柳”的产物,2014年仨人想搞体育场馆租赁,找了一个月全是中间商,急得没办法,就用查违章的技术做了个查老板的工具。
结果生意没做成,工具倒成了香饽饽,赶上工商数据公开的风口,直接把企查查干成了行业黑马。
不过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它的操作:分红3亿之后,转头就要募资15亿,合着这是先给股东分点“零花钱”,再找市场要“大红包”?
好在招股书说了是“无奈之举”——仨创始人要交8000万税,还要给员工持股平台掏3000万,自己钱不够才分红的。
这波解释也算勉强“挽尊”,不然真要被骂“上市圈钱先分红”了,按募资15亿占股不超10%算,这是想把估值抬到150亿以上,野心着实不小。
再说说它的“成绩单”,那叫一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飙到90.74%,比同行均值还高3个点,这赚钱能力堪比抢钱。
毕竟信息生意边际成本低,服务100万和1000万用户成本差不了多少,典型的“躺赚”模式。
注册用户超1.5亿,活跃用户8000万,乍一看全是亮点,但细看全是“坑”。
营收增速从19.25%跌到14.58%,净利润增速从35.9%滑到22.66%,跟踩了刹车似的,更要命的是“偏科”严重,会员产品占了84.25%的营收,另外俩业务加起来还不到10%,简直是“一条腿走路”。
新增付费用户也在降,2024年比前一年少了近5万,2025年上半年才25万,照这趋势全年悬了。
用户投诉更是一抓一大把,黑猫平台上全是“诱导消费”、“自动续费”、“退款难”的吐槽。
最绝的是企查查全回复了,但回复内容藏着掖着,跟开“盲盒”似的,谁也不知道解决没解决。
这操作像极了犯错后嘴上说“我改了”,却死活不晒改正作业。
更头大的是合规问题,281起司法案件里264起都是被告,主打一个“被告专业户”,有转载文章侵权的,还有给蚂蚁微贷推虚假清算信息被罚60万的。
虽说公司说大多和解了、影响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实在吓人,就像考试总犯小错,再小也攒成了大问题。
现在企查查的IPO就像闯闯关游戏:第一关“合规考验”刚挨了一闷棍,第二关“增长瓶颈”又拦在前头,第三关“用户信任”还得慢慢刷好感。
创始人说未来要搞全球数据、产业链分析,听着挺美,但要是先解决不了“自动续费”、“信息不准”这些小毛病,恐怕再大的蓝图也难落地。
结语
企查查这趟上市路,真是“自己查自己”的大型社死现场,能不能成功上岸不好说,但至少证明了一个理:平时查别人查得再狠,轮到自己也得老老实实把屁股擦干净。
毕竟资本市场可不吃“无心插柳”那套,只认合规和增长的硬实力。
上一篇:华通白银是正规交易平台吗?大曝光!内幕大揭秘!受害者看来!
下一篇:澳门coco姐自曝负债2000万:压了20多万件库存,网友问为何不把劳斯莱斯卖掉,coco回应称还舍不得卖,近30天带货14场销售额超2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