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发小小田给我打电话,声音特别低沉。
他家情况我太清楚了,掏空六个钱包才买的那套房。
那时,他和老婆拼尽全力凑首付,贷款两百多万,三十年的长单。
每个月的月供几乎吞光了他们所有收入。
电话里,他叹了口气:“阿敏,你知道吗?我爸最近生病了,我根本拿不出钱去医院。”
我沉默了几秒,说:“你们手头不够吗?”
他说:“哪有不够的事?我老公呢?我老婆呢?她失业了,家里完全没收入。孩子吃饭都不够,营养不良都快看出来了。”
我听着都心疼得说不出话。
以前大家都觉得,有房就有了安全感。
可现实呢?房价一跌,生活彻底被拖入泥潭。
小田买的房,现在比买的时候至少跌了七八十万。
房子本来想给家人一个安稳的港湾,结果成了三代人的噩梦。
我问他:“你们有没有考虑卖掉房子?”
他笑了笑:“卖?亏几十万,我哪舍得?再说卖了,孩子没地方上学,老人住哪里?生活还能过吗?”
他顿了一下,又说:“以前我爸妈告诉我,有房才有家,我信了,可现在才知道,房子有的时候是个枷锁。”
小田的故事,其实不是个例。
朋友圈、短视频里,到处都是类似的声音。
有人房子买了就贬值,贷款还得继续交;有人为了还房贷熬到崩溃,夫妻闹离婚,孩子吃不饱;还有人断供被银行起诉,一家人都陷入困境。
大环境真的很残酷。
新闻里报道,房企裁员、房价下跌、二手房卖不出去。
银行收紧贷款政策,年轻人买房更难,压力更大。
大家原本以为买房是安稳,是未来的保障。
可现实是,这波房价暴跌,直接把三代人的信心击碎。
我又问小田:“那你们每天都过得怎么样?”
他说:“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算今天能剩下多少钱,月底怎么交房贷。以前以为房子是安全感,现在才知道,它是一座活生生的枷锁。”
他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有无奈和绝望。
我想起我自己的经历。
我买房时,也是咬牙掏了大半年的积蓄凑首付,每个月工资几乎全在还贷上。
那时候,我也以为有了房子就有了未来,可现实告诉我——
房价不涨,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孩子教育、老人医疗、日常开销……哪一项都可能压垮人。
尤其是在这样的市场下,年轻人都被洗脑说“没房就不算成功”。
结果呢?买了房,三十年的债务像压在肩膀上的大山,每天都喘不过气来。
房价下跌,贷款不减,生活成本不降,这种生活让人彻底麻木。
小田说:“我家三代人,全都被房子绑住了。老人有病没钱治,老婆没收入,孩子没营养,这种压迫感,比任何东西都可怕。”
我只能沉默,心里明白,这句话不是夸张。
网上还有很多类似案例。
有人写帖子说,自己为了买房贷款三十年,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要节省开支。
评论区里,几万条留言全在共鸣:“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有人甚至说:“房价暴跌毁的不只是钱,是人生的信心,是对未来的希望。”
说到底,这就是现在的现实。
买房不再是安稳,而是负债和焦虑的开始。
三代人的生活、健康和未来,都可能因为一套房子被毁掉。
我最后对小田说:“能撑下去就撑吧,别放弃孩子和老人。”
他说:“撑?撑着还能干啥?我只希望有一天,能喘口气。”
这就是当下的中国楼市:
房价暴跌的背后,是普通家庭被拖垮的现实,是三代人的无声痛苦。
我们曾以为房子是希望,可现实却教会我们——
有时候,房子带来的,只是无尽的焦虑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