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又在国际上出尽风头!
中美贸易谈判刚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结束,巴西和印度又传来了消息,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着美国的高关税压力,所以双方都对美国表现出积极谈判的意愿
这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能让他在贸易战上多占些便宜,还有望达成协议,为特朗普的政绩添砖加瓦。
今年以来,中美已经进行了五轮贸易磋商,每次都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推进了不少。
这次在吉隆坡的会谈,本来计划三天,但只用了两天就结束了,中方说在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
美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经过两天的讨论,双方敲定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
最重要的是美方明确表示“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听起来像是美方让步了,但其实特朗普团队也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美方这么主动?关键在于美国自己的痛点,稀土就是个大问题,这东西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原材料,像芯片、电动车电池这些,美国需求量最大,但90%以上得从中国进口。
要是没有稳定供应,很多美国科技公司就得停 ,另一个是大豆出口,中国以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但关税战打响后,中国转向了阿根廷、巴西这些国家买货,美国农民的订单直接少了30%以上。
同时中国自己也在加大大豆种植面积,进口需求在降,特朗普当初加关税时,只盯着贸易逆差看,没算到中国对美国的这些依赖其实是双向的。
美国想找替代供应商不容易,短期内成本高、供应不稳。
这次协议框架一出,市场反应挺快,美股里的科技股和农业股都小幅反弹,因为投资者觉得中美摩擦缓和了,美国企业能喘口气。
贝森特还说,这个框架为特朗普和中方在APEC峰会上的会晤铺了路,估计11月就能见面聊更深层的事。
这对特朗普是赚的,因为他用谈判换来了实际让步,还能对外吹嘘“美国优先”政策见效了。
当然这也只是框架,细节还得继续磨,但至少短期内,100%关税的威胁没了,中美贸易额有望稳住甚至小增。
中美谈完没几天,印度那边就传出大动作,印度是美国另一个关税目标国,美方对印度商品加了50%的关税,其中25%就是因为印度不肯停买俄罗斯原油。
特朗普一直拿这个说事,说印度不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就得付出代价。
但现在情况变了,美国最近制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后,印度最大的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直接宣布停购俄油。
这家公司每天从这两家俄罗斯企业买63万桶原油,占印度总进口量的1/3左右,信实工业的发言人说,他们会调整炼油厂运营,确保合规,同时保持和供应商的关系。
这事影响不小印度从俄罗斯买油,本来只占进口不到3%,但战事后涨到1/3,因为俄油便宜,停购后印度得从西亚、巴西或圭亚那这些地方找替代货源。
专家说,短期内炼油利润会受压,因为新油源贵了点,但现在国际油价在每桶60美元以上,冲击不算太大。
对特朗普来说,这是个意外收获,印度停买俄油,正好响应了美国的制裁要求,也扫清了美印贸易谈判的障碍。
印度贸易部说,他们一直在和美国谈“公平、平衡、互利”的协议,现在这个举动有望加速进程。
去年美印贸易额1900亿美元,特朗普想推到5000亿,但农业准入一直是卡脖子的事,印度保护农民利益,不想让美国农产品大举进入。
现在关税压力下,印度可能在其他领域让步,比如开放更多市场,特朗普呢,就能对外宣称,又一个国家“服软”了,他的关税策略又赢一局。
巴西的进展更直接,就在10月26日,巴西总统卢拉和特朗普在吉隆坡见了面,这次会谈本来是顺路的,因为中美谈判也在那儿,但巴西人抓住了机会。
巴西是美国贸易顺差国,美国从巴西进口牛肉、咖啡这些多过出口,但特朗普还是对巴西加了50%关税,这是唯一对顺差国下手的例子。
结果美国人自己先疼了,巴西牛肉占美国进口的70%,关税一加,巴西出口少了,美国超市的牛肉价涨了10%以上,连汉堡都贵了,咖啡和大豆也受波及,美国消费者抱怨声一片。
会谈中双方同意马上启动谈判,由巴西外长维埃拉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财政部长贝森特牵头。
重点是关税和对巴西官员的制裁问题,最关键的是,在谈判期间,美国暂停征收关税!
卢拉说巴西和美国没理由冲突,特朗普也表示期待“良好协议”。这暂停对巴西是及时雨,牛肉、咖啡出口能喘口气,避免产业进一步下滑。
巴西政府说,这体现了“各退一步”的精神,美国也能平息国内对涨价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次中美谈完,巴西印度跟进,特朗普确实占了先机,但贸易这事,本来就是你来我往,没谁真能独赢。
希望各国多坐下来谈,少点对抗,早日找到平衡点,让老百姓少点烦恼,多点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