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这事儿闹得挺凶,11 月最高法院得给个准话,特朗普搞的那套高额关税到底合不合法。
这可不是小事,要是判不合法,美国得退回去已经收的 900 亿美元关税,以后每个月的关税收入还得少一半以上。
可能有人好奇,这关税咋突然赚这么多?2025 财年直接飙到 1950 亿美元,比以前翻了三倍还多。
咱们看月度数据更直观:1 月的时候才 70 亿美元,到 9 月就冲到 300 亿了,光下半年这半年就收了 1510 亿,差不多占了全年的八成。
为啥能有这收入?还得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他们拿《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当依据,不光对所有进口商品征 10% 的全球关税,还针对特定国家和商品加更高的税。
特朗普自己说这是一举两得,既能帮美国制造业回来,又不用靠所得税给政府筹钱,甚至说以后关税多了,说不定能把联邦所得税全取消。
但这儿得说句实在的,美国这 10% 的关税,比全球主要经济体 7% 左右的平均水平高不少。
短期看是能拉动收入、保护产业,但按市场规律说,太高的关税会搅乱正常贸易,国内行业容易依赖政策保护,反而不想搞技术创新、控制成本了,这可不是长久的路子。
钱是赚了,可官司也来了。最先不答应的是美国进口商,他们说特朗普政府越权了,超出了《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给的权限。
结果呢?美国贸易法院先判了,说按这法律收的大部分新关税不合法,后来联邦上诉法院也支持这个判决。现在就等最高法院 11 月听审后下结论。
其实美国以前也出过类似的事,90 年代的时候,他们对欧盟钢铁产品加单边关税,结果被世界贸易组织(WTO)判违规,最后不得不改政策还赔了钱。
但这次不一样,核心是总统和国会谁的权力大,要是最高法院判关税非法,本质就是限制总统拿国家安全 当理由扩大贸易政策权限,以后美国搞贸易政策,权力边界能更清楚点。
咱们再说说这关税的好坏。从财政角度看,确实是帮了美国政府大忙。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算过,要是临时条款到期,未来五年这些关税能覆盖《一个宏伟法案》造成的基础赤字影响的三分之二,十年的话能到五分之四。
美国官员还说,因为进口订单延迟、全球供应链在调整,有些关税政策还没完全生效,以后收入可能还能涨。
但好处背后,麻烦也不少。首先是贸易战闹得全球贸易不安稳,欧盟、东盟这些经济体都在搞双边贸易协定、推进区域合作,就是为了对冲美国关税的影响,结果反而让美国在全球贸易里的议价能力变弱了。
然后是特朗普说的关税维护国家安全,他说能拦芬太尼流入,但实际芬太尼主要是通过非法渠道进美国的,关税对打击走私没啥用,这理由有点站不住脚。
最关键的是,这关税成本最后谁扛了?其实是美国消费者。进口商往往把关税加在商品价格里,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这说不定还会推高国内通胀。
说白了,靠关税充实国库,就是短期赚了钱,却可能牺牲长期的经济活力, 制造业未必真能复苏,还可能让国内消费市场和外贸行业的矛盾更激化,这也是为啥这政策一直争议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