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动作频频,低调而有力地做出了两项重大举措,直接冲击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似乎在悄然改变全球金融格局。
首先,柬埔寨将成为在中国存储黄金的国家之一。据多方报道,柬埔寨计划将部分黄金储备转移到中国深圳的保税区国家金库中。柬埔寨央行目前持有约54吨黄金,占其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柬埔寨并不是唯一选择将黄金转移到中国的国家。东南亚和中东一些国家也在考虑将一部分黄金储备转到中国。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金融安全的“压舱石”转向中国。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的黄金储备大多存放在伦敦和纽约,由美国和英国主导着黄金的结算和保管。虽然这种安排看起来很安全,但实际上等同于把金融命脉交到了西方国家手中,一旦美国出手,冻结资产、限制结算、动用黄金储备等手段,常常让许多国家束手无策。如今,柬埔寨选择将黄金储存在中国,除了对中国金融环境的信任,也是在表明:美元体系的风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黄金储备是国家信用的基础,一旦这些黄金从西方流向东方,全球储备体系的重心也就悄然发生了转移。
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消息是,中国央行正式授权阿布扎比第一银行(FAB)担任人民币清算行,这意味着阿联酋成为第一个由本土银行担当人民币清算行的中东国家。表面看,这个消息似乎并不显眼,但实际上对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来说,这无疑是一颗“金融炸弹”。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的石油贸易几乎都以美元结算,阿联酋和沙特等国的金融系统深深与美元绑定。现在,阿联酋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投资和能源结算,避免了美元中转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受到美国金融制裁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阿联酋的这一举措很可能会带动整个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效仿。一旦人民币清算体系在中东地区成熟,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也有可能跟进,这样一来,“石油人民币”就将成为现实,而“石油美元”的霸权也将受到实质性冲击。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合作,将逐步建立一个不依赖美元的贸易体系,能源定价权和结算权将逐步从西方回归亚洲,回归全球南方国家的手中。
从黄金储存在中国,到人民币在中东地区落地,表面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实际上却对美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重大挑战。在能源领域,人民币清算行的建立帮助更多国家摆脱了美元的束缚;在资产端,黄金储备的转移则削弱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中国这一系列的举措,实际上是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支撑,同时也在通过黄金的布局,增强人民币的信用。这一切的背后,正悄然形成一个独立于美元的“东方金融新体系”,这是中国在重塑全球金融秩序中的关键一步。
美元能够稳坐全球货币的宝座,靠的就是“石油美元、金融霸权以及军事实力”三位一体的支撑。然而,随着能源结算体系的松动,金融储备结构的多元化,美元的三根支柱正逐步被削弱。有人认为中国是在进行“去美元化”,但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是在推动世界“去依附化”,让全球不再受单一货币的控制。当阿联酋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柬埔寨将黄金存储在深圳,金砖国家使用本币进行跨境贸易时,美元霸权的崩塌趋势已经显现。虽然美元的霸权地位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消失,但它的独占时代已经结束,一个属于东方的金融新纪元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