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朴凡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史上最长双11”,还未结束。11月12日,虽然京东和美团闪购晒出了最新“双11”战报,但京东和淘宝天猫两大“双11”主战场均显示,“双11”将持续到11月14日。
开始得早,结束得晚
规则简化,无需凑单
2009年,淘宝商城在“11月11日”这一被称作“光棍节”的日子,举办了一场线上促销活动,并由此演变电商行业的年度盛宴。
以往,11月11日作为“双11”大促“正日子”,既是“最高潮”也是“收官战”。不过,今年“双11”不仅早早开始,结束的时间也比往年更晚一些。
新苏商了解到,早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苏宁易购便在9月30日率先启动大促。10月9日,京东、抖音跟进,京东从10月9日0点一口气卖到11月14日24点,整整37天。10月15日,淘宝天猫“双11”开启预售,到11月14日结束,持续时间也有31天。
据媒体统计,几个主要电商平台的“双11”大促最长57天,最短也有31天。从最初的1天到如今的1个多月,“双11”已经从“短跑冲刺”变成“马拉松”。
而每年11月末、12月初,也是电商平台开启“双12”大促的节点。有网友调侃,今年“双11”“双12”可能要实现“无缝对接”。
面对超长“战局”,各大电商平台都表示要简化规则玩法。据悉,今年京东主打“官方直降,低至一折”,消费者购买单件商品即可直接享受立减;天猫推出官方立减玩法,无需凑单,单件商品可直接减免部分金额;抖音商城同步上线“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
战报显示“成交额再创新高”
但已连续4年未披露具体数额
双十一时间变长了,那各大平台的战报如何呢?
11月12日凌晨,京东公布自己的“双11”最新战报。目前仅京东、美团发布了截至到11月11日的最新战报。
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带电品类是京东的传统优势品类。今年“双11”,京东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3C数码AI产品迎来爆发,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同比增长150%,AI眼镜、AI音箱、AI家庭存储同比增长100%;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在日百和服饰品类上,今年“双11”京东取得新突破,近500个服饰、美妆、运动细分品类成交额增长超100%。
美团闪购首次以独立品牌身份加入“双11”。11月12日,美团闪购公布“双11”全周期数据(10月31日至11月11日),该平台成交额、下单用户数和人均消费金额创下新高,手机、白酒、运动鞋服、运动相机、化妆水等近400个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100%,高单价商品更快增长,带动用户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30%。Apple、华为、小米等800多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截至新苏商发稿,淘宝天猫、抖音商城尚未公布整体战报,仅有前一阶段的数据。
天猫开卖当晚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超3万个品牌成交翻倍。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
抖音电商于10月20日公布“双11”第一阶段数据,超过4.1万商家通过直播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店播销售额破亿元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销售额破亿元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240%,超过10万个商品的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新苏商注意到,自2021年起,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均不再对外披露总交易额。
持续17年的双十一
消费者还愿意买单吗
“双11”战线越来越长、平台规则越来越简单……消费者“体感”如何?
一方面,消费者不用再“冲动囤货”,可以“回归理性,按需购买”。避开同一天集中下单,电商物流压力和前端配送压力也大幅缓解,优化消费者体验。有物流快递专家表示,今年“双11”可以说是快递业历年来最平稳的一次“双11”。
另一方面,有消费者反映玩法并不如平台宣传的简单,一些标有“直降”“立减”的商品并没有优惠多少,有的甚至比平时还贵了一些,每个消费者看到的价格也可能不同。长达一个月的购物节,商品最便宜的价格随机出现在其中某一天,很难正好买到最低价。
其实,不管是“一日短跑”还是一个月的长跑,消费者要的,不是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而是透明、简洁、公平的购物体验。当消费者趋于理性、当平台回归本质,这场已持续了17年的消费盛宴,才真正走上成熟。
编辑: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