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可持续投资浪潮下,A股市场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机构投资者的角色,正从单纯的“价值发现者”向深度参与的“价值共创者”加速转型,“尽责管理”策略已成为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近日,南方基金联合财新智库、ESG30共同发布《以尽责管理推动价值创造》研报。这份研报不仅解码了尽责管理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快速发展的必然性,更聚焦A股机构投资者的尽责管理实践,通过真实案例清晰呈现“尽责管理-治理改善-价值创造”的完整闭环构建路径。
政策驱动
构建尽责管理三维支撑体系
在政策端的大力推动下,尽责管理已从“可选动作”变为“必答题”。国内尽责管理制度正加速与国际接轨:
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的意见》首次提出“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
2022年证监会要求公募基金“既要‘用脚投票’,更要‘用手投票’”。
2025年基金业协会《管理规则》则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如要求基金管理人持有单一公司流通股本5%以上时,需对重大事项主动行使表决权,每年4月底前公开上年度投票情况。
在此背景下,南方基金以政策要求为指引,在适配A股市场特性和呼应国家政策导向的体系化框架基础上,建立了“指引-流程-工具”的尽责管理三维支撑体系,实现了对投资全周期的规范管理,为政策要求的落地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实践样本。
南方基金的三维支撑体系各有侧重且相互衔接:
指引层面,南方基金发布《南方基金ESG投资指南》,将气候变化、数据隐私、董事会治理等列为核心议题,并重点关注企业气候转型承诺、减排目标制定、生产策略优化及气候风险预案等内容,为开展尽责管理提供方向性引导。
流程层面,制定涵盖“议题优先级排序-企业沟通-代理投票-效果评估”的标准化操作细则,确保每一项治理行动可追溯、可评估,例如在议题排序阶段,结合行业特性与企业实际确定沟通重点。
价值共创
三大策略驱动治理升级
在执行落地层面,南方基金结合监管要求和市场实际,通过“直接参与治理”“协同重点议题”“委托代理投票”三大路径,探索尽责管理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路径。
01
直接参与治理:体系化开展沟通
直接与被投企业沟通是南方基金尽责管理的基础路径,南方基金建立了“目标设定-深度研究-实施推进-结果评估”四步流程,以确保沟通有针对性、有落地性。
在目标设定阶段,投研团队结合行业特性评估企业,例如对高碳行业企业重点关注减排目标与转型方案,对科技企业聚焦数据安全与研发合规;在深度研究阶段,ESG研究员与行业研究员协同,借助工具梳理企业治理短板,明确沟通方向,避免沟通流于形式;在实施阶段,通过实地调研、电话会议、邮件问询等形式,与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直接对话,传递投资者诉求,例如针对企业ESG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披露优化建议。在结果评估阶段,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复盘进展,例如评估企业是否落实减排承诺、是否完善ESG治理架构等,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闭环。
02
协同重点议题:借力行业联盟放大治理影响力
在协同参与方面,南方基金通过加入国内外重要倡议与组织,以协同行动放大尽责管理效果。截至目前,南方基金已成为PRI(负责任投资原则)签署方、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首批发起单位、气候行动100+(CA100+)签署方等多个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组织的签署方,积极协同可持续生态圈中的各类型主体,一同发挥尽责管理影响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合力。
03
委托代理投票:以表决权行使强化治理约束
股东大会投票是机构投资者履行尽责管理义务的关键路径,南方基金在投票管理上坚持“专业独立判断”、“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等原则,形成“投票监控-议案研究-投票决策-执行归档”的全流程机制。
在投票监控阶段,对被投企业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持有人会议进行实时跟踪;在议案研究阶段,参考外部投票代理商建议,同时由行业研究员与ESG研究员协同开展研究,ESG研究员从环境、社会、治理角度出具专业建议,避免单一财务视角的局限;在投票决策阶段,以客户长期利益及政策指引为依据,审慎做出决策;在执行归档阶段,完成投票后及时归档结果,做好事后统计。
委托代理投票方面,据统计,南方基金2024年覆盖368家上市公司,参与765次股东大会,评估与投票议案总数达6357条。
随着政策落地、长期资金入市以及ESG信息披露的不断完善,A股尽责管理将逐步从"零星实践" 走向 "普遍共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尽责管理的深化不仅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更关乎着A股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未来,作为负责任的资管机构,南方基金将继续在政策指引下,探索通过尽责管理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金价,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