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黄金价格冲上1004元/克的历史高点,朋友圈里到处都是"黄金还要涨"的消息。
很多人看着金价一路上涨,心里痒痒的,最后忍不住在高位冲了进去。结果市场给所有人上了一课:仅仅13天时间,金价就暴跌到894元/克,足足跌了110元。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在894元附近扛不住压力,选择割肉离场。现在金价又反弹到948元左右,那些早早卖出的人只能在一旁后悔。这次黄金的过山车行情,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追涨杀跌。
Wind数据显示,10月15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盘中最高价达到960元/克,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这种涨势确实让人心动,但问题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在这波行情里赚到钱。
很多投资者的操作是这样的:看新闻说黄金涨了,赶紧买;看专家说还要涨,加仓买;看朋友赚钱了,跟着买。
结果就是在1004元附近追高买入,眼睁睁看着自己账户从亏5%变成亏8%再变成亏10%。每天打开手机,看着账户亏损一点点扩大,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在894元那个最低点附近,实在扛不住了,选择止损卖出。
这种情况在投资市场上太常见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人喜欢把所有的钱都押在一个地方。全仓单一品种,涨的时候确实很爽,但跌的时候,煎熬程度也是成倍增加的。
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假如你有10万元,不是全仓买黄金,而是采用资产配置的方式。比如黄金占10%,也就是1万元,剩下的钱分散投资在债券、股票等其他资产上。
同样是这次黄金从1004元跌到894元,黄金那1万元最多亏11%,也就是1100元。但对你总资产的影响只有1.1%。
更重要的是,在黄金下跌的时候,你的债券可能还在稳稳地赚钱。整个组合的波动很小,你不会因为账户每天亏钱而焦虑,也就不会在894元那个低点忍不住割肉。当黄金从894元涨回948元时,你的那1万元黄金也跟着涨了回来。
资产配置的核心理念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有一个篮子,一旦摔了,所有鸡蛋都碎了;但如果你有三个篮子,摔了一个,至少还有两个是好的。
不同资产的涨跌往往不一样。黄金涨的时候,债券可能在跌;股市好的时候,黄金可能不涨。通过配置多种资产,可以让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从实际数据来看,国内市场如果一个组合中债券和股票承担的风险一样,大概需要12%的股票和88%的债券。
这次黄金从1004跌到894的过程中,全仓黄金的人每天都在煎熬。但如果采用资产配置策略,整个账户只亏了1%左右,根本不会慌。知道这只是正常波动,不需要做任何操作,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我在894元买入,现在涨到948元,不是赚了6%吗?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894元就是最低点?你敢在那个时候买吗?大多数人在市场跌的时候,想的不是抄底,而是会不会继续跌。所以他们不但不敢买,还会恐慌地卖出。
从长期来看,资产配置策略更容易赚钱。假设你的组合每年稳定赚6-8%,10年下来,你的钱能翻倍。而那些追涨杀跌的人,可能今年赚30%,明年亏20%,后年又亏10%,最后算下来,可能还不如稳定配置的人赚得多。
瑞银资产管理的研究指出,分散投资不等于分散风险,只有分散投资于相关性低的投资标的,才能真正实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资产配置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资产,而不是简单地买多只股票或多只黄金基金。
和讯网的数据显示,在经济繁荣期,股票可能表现出色;而在经济不稳定时,债券通常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的比例,可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回撤可控且低波动的净值可以让你睡得着觉。你不用每天盯着手机看涨跌,不用为每一次波动而焦虑。这种心理上的安稳,本身就很宝贵。
这次黄金的过山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市场永远无法预测,今天跌了不代表明天不会涨,今天涨了也不代表明天不会跌。
既然猜不准,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通过资产配置,让自己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不做错误决策。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稳健前行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