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朋友咨询我,说他公司是做跨境电商,以亚马逊为主,以前他们公司对成本票是没有要求的,采购可以不用开发票,员工报销也不要求发票,这次国家已经从亚马逊获取了交易数据,对这种企业会有影响?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戳中了很多跨境电商老板的“盲区”和“侥幸心理”。我明确地说:影响巨大,这几乎是为这类企业量身定制的监管重拳。 过去那种“不开票、不记账、钱回来就行”的草莽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国家从亚马逊拿到交易数据,相当于直接掀了牌桌——你手里有什么牌,上面一清二楚。
过去是怎么玩的?
你刚才描述的模式非常典型:采购不要票,因为能便宜点;报销不要票,因为省事;公司账户上几乎没什么成本,利润看起来“虚高”。但老板不担心,因为大部分销售收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Payoneer、PingPong)留在了境外账户或直接进了个人腰包。国内税务账面上,可能只体现了一小部分收入,甚至长期亏损,看起来相安无事。
现在国家拿到数据后,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
游戏规则彻底变了。税务局现在手里拿着你在亚马逊平台的全部、真实的销售收入流水。他们会拿着这个“真实收入”的账本,来跟你国内申报的那个“缩水收入”的账本做比对。
具体会产生哪些要命的冲击?
对于你描述的这类企业,国家获取平台数据的行为,不是“有没有影响”的问题,而是 “生死存亡” 的问题。它把企业最核心的经营秘密——真实销售额,直接摆在了台面上。
过去,成本票对他们不重要,是因为他们在玩一个“收入隐身”的游戏。现在,收入已经彻底暴露在阳光下,没有合规的成本票,就意味着没有成本,意味着巨额利润和随之而来的天量税单。
这逼着企业必须立刻转型,从“两本账”的灰色模式,转向 “业务合规、资金合规、税务合规” 的阳光化运营。否则,这把悬着的剑落下来,绝不是儿戏。
下一篇:刘强东送外卖,日亏1.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