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遇到科技金融,如何蝶变?上财金融智能专家详解!
创始人
2025-03-27 04:14:03
0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扑面而来,具身智能、6G等概念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被首次提及。

作为国内金融力量主体,商业银行在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的落地。大到一飞冲天新型火箭,小到光电材料的成功实验,信贷“活水”如催化剂一般,能助力“大国重器”上天入地,也激活了实验室技术到产品的转化。

然而,也需承认的现实是,信贷蜂拥而至的企业,更多的是前景已明确的成熟科技企业。在政策倡导下,只要是科技标签企业,银行即完成了科技信贷的任务;真正需要资金“耐心”下来的,是难确认未来明确价值的企业。

当科技遇到金融,为金融带来蝶变。当银行数字化转型遇到科技企业爆发点,将怎么演绎出新金融形式?对此,记者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上海金融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景倜,来探讨这一时代话题。

当传统信贷遇到科技企业新业态

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是服务科技型企业“主力军”。

从已有实践看,各类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正如这组数据所展示的成果: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接近50%。

需要承认的是,上述成绩的另一面现实是,仍有一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青睐。

韩景倜总结,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融资规则往往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这与创新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强创新”的特点存在根本冲突。许多拥有核心技术但缺乏固定资产的民营企业因此受困于融资瓶颈,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

具体而言,对于银行服务科技企业的痛点与挑战,韩景倜认为主要在于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不匹配、信贷审批流程与科技企业需求不适应这三点。

“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难题。”韩景倜表示,科技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性的特点,其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技术专利、研发团队、市场前景等无形资产上。然而,这些无形资产难以通过传统的财务报表进行准确评估,导致银行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其信用风险,从而影响了对这些企业的金融支持。

市场较为统一的观察是,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换过程中面临着一段艰难的蛰伏期,在业界称为“达尔文之海”。

这一段生死鸿沟,意味着企业科技成果否成功从实验室走到产品发布会,甚至决定一家科技企业的存亡,是企业的风险所在。

“银行与科技企业之间存在风险偏好的不匹配。” 韩景倜认为,银行作为风险厌恶型机构,在信贷决策时更倾向于向经营稳定、有充足抵押物的成熟企业提供贷款。”相比之下,特别是科技初创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难以满足银行传统的风控要求,因此在获取融资方面面临较大障碍。

而穿越“达尔文之海”鸿沟,企业需要各类投资和信贷资金的支持。站在鸿沟左侧的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囿于专业门槛,常常望“风”而逃,而越是站在鸿沟右侧,乃至产品商品化阶段,相对会迎来更多蜂拥而至的资金。

这也是为何两会期间,多个政策提及“投早、投小、投长期”,以及强调要培养“耐心资本”的用意所在。

“与此同时,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信贷为主,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韩景倜还认为,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需要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而传统银行在这些方面提供的服务相对有限。

另外,传统银行的信贷审批流程通常较为冗长、繁琐,这与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在韩景倜看来,科技行业变化迅速,企业需要快速获得资金以抓住市场机遇,而传统银行的审批效率往往难以满足这种时效性要求。

更多科技手段引入多维评估

越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信贷管理模式更具系统性。特别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主流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摸索,针对不同的批量客户群体画像,信贷审批流程、风控模型更具有标准化。

但传统信贷视角下,企业的三张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新业态的科技企业面前多少有一些“失效”。

实际上,随着银行深入研究企业的特性,对企业评估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近年来,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特性建立了多维评估体系,更多的被纳入“第四张表”,诸如水电气表、出入库单、报关单。而针对科技企业,还有实际控制人、专利、产品订单签订情况等也被视为审批要素。

“实际上,金融科技作为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已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可达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韩景倜认为,银行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金融科技不仅优化了传统金融业务流程,还促进了金融包容性、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并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持续创新。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除了传统有形资产,其核心价值在于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如何评估,并将其转化为资产,是一项难题。

韩景倜介绍,当前的区块链技术中的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范式为银行重构科技企业价值评估体系提供了新的可能。

“RWA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RWA,银行可以将科技企业的各类资产,包括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以及专利、商标、数据、算法模型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这些数字代币在区块链上进行登记、交易和管理,实现了资产的数字化和可追溯性。”

韩景倜认为,这一范式的优势在于,它显著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数字代币可以在区块链上便捷交易,为科技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特性增强了资产信息的透明度,有效减少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评估难度;此外,智能合约的应用能够自动执行交易,减少中间环节和人为干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对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韩景倜认为,这将使得银行为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成为可能。

“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海量数据,银行能够全面了解科技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具体的融资需求以及风险偏好等关键信息,从而构建出精准的客户画像。基于这些深入的客户洞察,银行可以设计并提供更符合科技企业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科技助力方面,数据穿透与算法建模技术,是银行透视企业更多数据维度的两大利器。在韩景倜看来,这是银行构建智能化风控体系的两大关键支柱。

韩景倜介绍,数据穿透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来自企业内部的财务、运营等数据,以及整合企业外部的行业、市场、舆情等数据,并结合来自政府部门的税务、工商、知识产权等数据,进行多渠道数据采集,从而形成对企业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画像。

“这种全面的数据视角打破了传统风控仅依赖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算法建模则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风控模型。” 韩景倜进一步表示,这些模型能够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实时、动态的评估,并根据数据变化自动调整模型参数。

拓展服务科技企业的边界

除了前述技术,韩景倜认为,云计算与开放银行的结合、数字身份认证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5G技术和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也为银行提升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对于云计算与开放银行的结合,韩景倜认为,它为银行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边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云计算技术使得银行能够实现IT资源的弹性扩展,灵活应对业务高峰期的需求,同时降低IT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开放银行则是通过开放API接口,将银行的服务能力以模块化的方式输出,与金融科技公司、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韩景倜认为,这种合作模式下,各方可以共享数据、共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拓展银行的服务边界。

对于数字身份认证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韩景倜看来,这为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客户体验提供了双重保障。

除上述技术手段外,韩景倜还认为,5G技术凭借其高速率、低延迟的特性,使得银行能够提供更快捷、更流畅的在线金融服务。元宇宙是一种新兴的虚拟现实融合形态,银行可以探索在元宇宙中为科技企业提供虚拟金融服务,例如搭建虚拟展厅展示企业产品和技术、举办虚拟融资路演活动等,从而以更具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方式服务科技企业。

科技金融需强化数字驱动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期,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韩景倜认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强化数字驱动的金融业务运营体系”,这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科技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指导意见》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即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这为银行发展科技金融业务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了以拓展普惠金融模式解决中小微制造型、智慧型、创新型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问题。

韩景倜认为,上述政策对数字化赋能的强调,与当前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不谋而合。特别是对于银行业而言,如何利用数字化、科技化手段提升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已成为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责编:刘艺文

校对:王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代销金融产品有新规 担心“存款变保险”? 银行代销金融产品有新规 在我国,银行是与广大百姓接触最多的一类金融机构。除了...
加快形成提振消费的强大合力(每... 3月,“提振消费”无疑是经济领域的热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
京东金融举办财富管理高峰论坛 ... 金融投资网记者 梅婧 2025年,财富管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市场波动、用户需求变化、技术进...
百度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科技公...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浦度智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忆民,注册资本10...
哪吒汽车:债转股与融资,挑战仍... 【3 月 26 日,哪吒汽车迎来关键动作!】近期,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经三...
3月26日基金净值:价值基金L... 证券之星消息,3月26日,价值基金LOF最新单位净值为1.2077元,累计净值为1.2077元,较前...
东营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施放心... 3月26日,东营市召开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孙玉峰就市场监管...
当科技遇到科技金融,如何蝶变?...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扑面而来,具身智能、6G等概念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被首次提及。 作...
原创 I... 一、证监会突发改革IPO!IPO审3过3!北交所今年第一审过会,与此同时,IPO市场出现了三大变化:...
当得知双色球的中奖概率之后 |... 从33个红色球中选择6个红色球号码,从16个蓝色球中选择1个蓝色球号码,“6个红色球号码+1个蓝色球...
兴瑞科技:3月26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兴瑞科技(SZ 002937,收盘价:20.18元)3月2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
华润置地:2025年经常性业务... 3月26日,华润置地(01109.HK)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华润置地第二增长曲...
机器人产业进入业绩兑现期,小市... 在经历了早期的主题炒作之后,机器人板块如今正站在从市场预期走向业绩兑现的关键节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
为什么刚需客户买房精挑细选,而... 为什么刚需客户买房精挑细选,而投资客却能果断出手? 因为刚需客户看房会关注小区绿化、楼间距,而投资客...
华泰保险“老鼠仓”案:风控失效... 华泰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华泰资管近期曝出了一起震惊金融界的老鼠仓事件,该事件不仅揭示了投资经理刘建义的...
奋斗在春天里丨“滴灌+长效”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记者在采访...
马斯克的霸道总裁复仇记 ©有界UnKnown原创 作者丨山茶 编辑|钱江 最近,马斯克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3月10日,马斯克...
可灵AI收入破亿 对快手意味着... 记者 钱玉娟 在3月25日晚举行的快手科技(01024.HK,下称“快手”)2024年业绩电话会上,...
原创 西... 作者︱懂酒哥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司马南偷税案件处理情况。前期,税务稽查部门依托...
马斯克:这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争... 争夺人工智能(AI)人才已成为科技巨头的重中之重,微软、特斯拉和Meta的负责人都亲自“下场”,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