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关税战中未能如愿,虽然表面上看似没有大动干戈,但背后仍在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小动作,意图卡住中国的脖子。然而,中国对于这些举措的应对并不手软,反而在非关税措施的回合中,成功地让美国的“脖子”陷入了死死的“卡脖”之中,迫使其不得不向中国低头:“打架可以,但也得留点空气,不能让气氛太过压抑。”
最近,美国不断指责中国违反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共识,这种言辞显得尤为急切,但事实上,正是美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的举动,破坏了这种共识。而中国显然并不急于回应这些指责,甚至从未公开表示会违反会谈共识。
在5月12日的中美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声明中提到中国将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这一声明不仅包括对美国稀土出口的管控,还列出了将数十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具体措施。这一系列反制措施,让美国深知“关税战”对其并不奏效,而中国对非关税制裁的回应,却正好戳中了美国的命门。
美国想通过这些手段进一步遏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芯片领域。但美国的计划面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单纯的想法并不足够,必须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如果美国真有能力做到这些事情,早就付诸实践,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威胁。
5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中国的三项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的限制。这些政策包括:1.规定任何地方使用华为的昇腾芯片都属于违反美国的出口管制;2.警告公众,若允许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用于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将面临严重后果;3.提醒美国公司如何保护供应链免受中国通过第三国转运的影响。美国试图借此强力打击中国的芯片产业,同时迫使其他国家只能使用美国芯片,进而形成市场垄断。
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的“限制”并未在实际操作中收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在发布声明反对美国的政策后,迅速稳住了局面。若美国真能做到这些限制措施,特朗普早就自夸成百上千次,声称自己成功“压制”了中国。
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不容小觑。5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中国对美国采取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仍然有效,且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让美国各大行业,特别是军工业遭遇了严峻挑战。美国失去中国的稀土资源,意味着许多关键领域将陷入“卡脖子”的局面。
5月30日,美国商务部暂停了向中国商飞发放LEAP-1C航空发动机及相关技术的出口许可,而中国也不甘示弱,限制了波音零部件材料的出口。与此同时,中国自研的CJ-1000A发动机已经进入了适航取证的最后阶段,且核心部件运行超过1000小时无故障,性能甚至超过美国的LEAP-1C发动机。更重要的是,中国商飞的C919飞机在CJ-1000A发动机投入使用之前,仍然能利用现有的LEAP-1C发动机直到2026年,并且中国还能够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解决发动机问题。
中国的涡扇-15和涡扇-16发动机也足以证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美国即使实施制裁,也不过是在“关公门前耍大刀”而已。
美国的商品在中国市场并非不可替代,而中国的商品对美国来说却至关重要。这种“互依互赖”的局面,已经让美国在对中国的制裁上力不从心。
近期,美国国务院还宣布将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5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尖锐回应:“美方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戳穿了美国所谓‘自由开放’的谎言,只会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信誉。”
从美国的制裁措施中可以看出,其对中国的制约作用已逐渐减弱。如今,面对中国的反制,美国已经开始打电话寻求谈判,这种局面显示出美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如果美国希望不再陷入如此困境,不被中国“卡脖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刻反思并彻底改变其对华政策。然而,美国显然不愿意走这条路,继续采取对中国的对抗态度,最终只会使局势更加复杂。
(感谢大家的支持,创作不易,希望大家继续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