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解决不了美债危机,也救不了美元霸权的崩塌,可一定不要小看它的影响——稳定币很可能正在打响一场在数字维度上展开的货币革命暗战。为何这样说?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什么是稳定币?简单来说,它是与美元1:1挂钩的数字货币。
目前,美国政府已赋予其合法身份。稳定币与比特币的区别在于,其底层资产主要是美国短期国债及以国债为担保的短期借款。
这意味着两件事:其一,稳定币币值足够稳定。其信用基础几乎与美国政府等同,因此与比特币相比,稳定币波动性小得多,更接近交易媒介与计价单位。
其二,一旦规模足够大,稳定币便不再单纯是交易媒介,而是能直接参与现实世界的传统金融。截至今年5月,全球稳定币总规模近2400亿美元,占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7%。
根据美国财政部测算,未来三年稳定币总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当前,几家头部稳定币发行商已成为美债(尤其是短期美债)市场的重要买家。
这意味着,这些发行方的操作不再局限于简单买卖,其一举一动甚至可能影响美国短期利率走向。
暗战的第二大原因在于,美国为何要为稳定币正名?
这绝非心血来潮,背后至少藏着三重算盘。第一重(也是最直接的)是为填补美债需求寻找接盘侠,缓解压力。
道理很简单,美国政府赋予稳定币合法身份后,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合规投资资金,还是寻求“安家”的灰色、黑色资金,均可通过稳定币这一中转站持续流入美国国债市场。
这相当于为急需纾解的美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近乎“不问出身”的资金入口,部分灰色、黑色交易也因此变相合法化。
第二重(更深层次的)是美国政府与美联储暗中博弈,争夺货币政策话语权。稳定币法案出台后,美国政府得以合法绕过美联储,为自身开辟了一条间接融资渠道。
尽管稳定币并非政府直接发行,但其能吸收市场美元并强制转化为美债需求,相当于政府凭空获得一张“新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美联储的决策。
第三重(放眼未来)是美国试图以稳定币为筹码,争夺未来金融秩序主导权的一步险棋。
加密数字货币天生带有颠覆传统金融、挑战国家货币主权的基因,美元霸权自然首当其冲。美国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其意图是将数字货币“驯化收编”——正如当年美元脱离黄金、绑定石油打造“石油美元”体系一般,美国正试图构建“稳定币美元”或“数字美元”新霸权,确保美元仍是全球货币结算硬通货。
暗战的第三大原因在于,稳定币是把双刃剑,天然存在两大风险。
首先是失控风险。若稳定币规模持续扩大、与传统金融关联日益加深,其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拖累美国整个金融体系。
例如,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稳定币,银行流动性不足如何应对?若稳定币公司过度加杠杆,资金链断裂后果难以预估;若稳定币遭遇黑客攻击或被用于大规模洗钱、非法活动,后果同样严重。其次是反噬风险。
f需注意,稳定币发行方本质是私人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数字美元的发行与流通。若其规模达到临界点,是否会削弱美联储对货币供应及政策的控制力?是否会逐渐侵蚀美元地位?
更关键的是,美国推动稳定币与美债深度绑定,本意是让稳定币为美债“输血”,但这也意味着美债风险将反向传导至稳定币。
若美债庞氏游戏难以为继,或美国为解决债务问题采取激进手段,以美债为主要储备的稳定币能否保持稳定?届时稳定币崩盘或进一步加剧美债危机。
其次,若全球逐渐习惯使用此类数字美元交易结算,未来或有人质疑。既然都是数字化,为何必须锚定美元?能否锚定其他一篮子货币?或直接采用更中立的全新数字货币?此类思潮若扩散,将对美元霸权构成釜底抽薪式打击。
总的来看,稳定币并非美债危机的“救命药”,试图靠其拯救美债危机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掘坟墓。你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