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滴滴开放日“司机体验监管员评审会”第二期活动在广东中山举办。现场,30多位司机代表、乘客代表、媒体、专家学者、律师等多方共同参与。据悉,这期活动重点探讨“吐车/污损车辆司机洗车费”与“跨城订单返程费”两个司机与乘客都关心已久的议题。而平台也根据各方意见提出接下来将完善的举措方案。
事实上,广泛征集社会多方意见形成的网约车规则和生态共建行动,在滴滴已成常态。此前北京场作为首场“司机体验监管员评审会”,围绕“司机健康预防”和“场站作弊治理”两个议题展开。有评论认为,以开放、倾听、共建为原则的开放日、恳谈会,既能服务于司机群体,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有助力平台优化和完善行业生态建设,推动行业向高质量供给迭代进步。
完善污损车辆洗车费协商流程
在“吐车/污损车辆司机洗车费”方面,与会各方普遍认为是乘客责任,应由乘客作出相应赔付。有司机建议:平台可以制定一个清晰的洗车费收费标准,帮助司机合理申诉,有助于避免乱收费的情况,司机可以在车内安装设备帮助界定污损车辆的责任划分;同时可以在车内设置标签提示乘客,如若弄脏了需要赔偿,从而让乘客也养成保持车辆卫生的习惯。
据悉,关于洗车费问题,滴滴平台目前有两种现行方案:线上协商与线下协商。线上协商目前只在5个城市开放洗车费添加入口(分别是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石家庄),平台为司机提供洗车费添加入口,按照弄脏车辆的程度和实际情况分出几套规则,司机将账单发送给乘客支付。线下协商主要是司乘双方自主协商讨论赔付价格,必要时让平台协助达成一致。
根据滴滴平台统计,乘客对线上协商模式不认可居多,而司机对线下协商模式不认可多。无论哪种模式,都会发生一些因司乘双方协商不满意,引发矛盾产生的案例。为此,2025年滴滴专门推出“顺心补贴”政策,来主动给一些司机师傅遇到的特殊场景做评估和调查(如乘客弄脏车,涉及洗车费等),核实完之后由平台兜底给予司机补偿,据统计2025年平台已兜底补贴超5000名司机。
滴滴平台表示,后续将结合研讨成果,给司机一些避免乘客吐车的开车小技巧与提醒等宣教。同时完善好线上化的协商流程,制定司乘认可度高的收费标准,帮助减少争议。进一步完善“顺心补贴”的规则和覆盖范围,让司机接单更舒心。
优化司机返程优先派单应答率
在“跨城订单返程费”方面,有司机建议平台:在司乘两端增加一个协商跨城费的功能,行程开始前,司乘双方就跨城费提前协商一致;或是在乘客下单前,平台在预估金额旁边做一个涉及高速费和返程费的提醒;或是平台将返程费计入定价,并告知乘客收费规则,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司乘纠纷。
有乘客则建议,可以在乘客端推出“是否愿意支付高速费”的选项,由司机根据是否支付来判断接不接单,“毕竟跨城车费太高,有些人是不愿意打车的,如果司机是回归属地的单,就不应该再收返程费。”
据介绍,关于如何收取返程费问题,滴滴现行有两种解决模式:一是平台直接定价,将返程费在系统账单中添加,乘客在发单页面即可看到,这部分费用全额给到司机,以弥补空返产生的费用。二是平台未定价,需要司机在行程前与乘客协商,且协商金额不得高于去程高速费。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第二种方式,只有少部分地区开通了跨城费。但由于协商场景多而复杂,乘客对于司机的投诉率较高。
针对返程费问题,滴滴平台也给出了后续改进的方向,例如持续优化司机返程优先派单应答率,降低司机空返几率;加强返程费规则和协商金额的告知,提升规则透明度;将协商模式转移到线上,平台帮助撮合司乘双方,同时综合司机能承担的成本以及乘客意见,给出一个价格区间。
多方参与共建,完善网约车生态建设
滴滴开放日围绕司机话题的专场已经连续在成都、北京、中山等城市举办了多次,每次都聚焦备受司机、乘客关心的议题。此前北京场作为首场“司机体验监管员评审会”,围绕“司机健康预防”和“场站作弊治理”两个议题展开。在中山的评审会上,滴滴网约车司机与供给发展平台负责人朱泽涛表示,去年底在成都举办的滴滴开放日司机恳谈会,收到了一百多个问题反馈,目前已经有超过三成被优化改进。
据统计,2025年1~5月,滴滴通过车主APP、线下恳谈会、司机反馈等渠道共收集司机意见42.5万余条,涉及680多类问题,诸如提现功能、淡季接单等等,其中471类已回应,189类已解决。滴滴方面表示,将持续举办滴滴开放日,邀请更多体验监督员直面讨论更多复杂问题,更好服务司机与乘客。
事实上,广泛征集司机、乘客、媒体、专家学者、律师等社会多方意见形成的网约车规则和生态共建行动,在滴滴已成常态。2018年7月,滴滴推出第一版《平台用户规则》,成为国内网约车行业率先建立明确规则体系的平台之一。据官方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滴滴网约车平台规则已经超500条,涉及用户人身财产权益保护、交通安全、服务和交易秩序、费用保障等多个类别,覆盖快车、专车、豪华车等多个品类。
网约车行业不仅是国民日常高频接触的行业,也是服务国计民生、吸纳多元化劳动力的就业“蓄水池”。随着移动出行渗透率不断提升,司乘服务成为推动行业提质升级的重要环节。有评论认为,以开放、倾听、共建为原则的开放日、恳谈会,既能服务于司机群体,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又助力平台优化和完善行业生态建设,推动行业向高质量供给迭代进步。
网约车行业分析师卢布认为,滴滴开放日的作用,并非仅是为了突击出台某项政策或临时解决某个问题,而是体现了滴滴网约车平台在管理思维上的系统性转变。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构建“倾听-响应-改进”的闭环生态,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响应司机诉求,优化平台治理效率;化解司乘矛盾,构建共治生态;推动决策科学化,实现人本关怀与效率平衡;探索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新范式。
文/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