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这不仅是一次常规性的公司治理会议,更像是一场公开的“自我救赎”与“战略宣言”。面对营收利润双下滑的业绩困局,洋河管理层选择了开门见山的反思与重塑。
这次会议,策略方向是正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以下是本人对本次股东大会的核心要点与解读:
一、董事长公开致歉-从“经验主义”走向“责任主义”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在会上罕见地向股东致歉。他坦率承认,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源不在市场,而在管理层自身:
张联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的成功经验,反而成为今天转型的包袱。”
在一众酒企继续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洋河的业绩表现已经拉响警报。他的发言,不仅是一次危机承认,也是一次文化态度的转变信号。
二、洋河的至暗时刻-惨淡成绩单
数据令人警醒:
这不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折射出深层次的产品老化、渠道疲软与品牌动能枯竭。张联东坦言:“在相同的宏观环境下,别人走得比我们快,我们就必须反思。”
三、战略重构-三个维度、十二字方针
为应对挑战,洋河正式提出了“三大战略维度”:
【四个回归】:
这是洋河的一次全面战略重构,也是一次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的自我革新。
四、大单品战略-打造“200亿级超级产品”
作为洋河最重要的拳头产品,“海之蓝”被赋予了新的战略任务:
在“光瓶化”“百元带”竞争加剧的当下,能否守住这块阵地,将决定洋河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的地位。
五、年轻化与国际化-难但必须走的路
洋河管理层坦言,年轻化转型难、国际化更难。但他们意识到:
洋河提出要用AI技术提升品牌触达能力,并尝试在数字平台与社交内容中探索创新路径。
六、股东信心与制度落地-一场真正的“共识闭环”
本次股东大会的六项议案全部获得高票通过:
这说明,市场对洋河并未失去信心,但信心正在倒计时——管理层必须将战略蓝图落到“每个销售动作、每笔费用投放”中,才能赢得真正的转机。
最后、洋河能否“重酿”信任?
这场股东大会,是洋河自上而下的反思、调整与重新定位的开端,策略方向是正确的。但战略方向正确≠执行一定见效,未来洋河面临三大考验:
这是一场需要耐力的马拉松,但也可能是一瓶“老酒”重新焕发生命力的起点,耐心等待。
转自:北京潜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