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驱动·未来领航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重磅活动之
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交流会
7月18日下午,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的“1+5”模式系列活动之一”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交流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牡丹厅举行。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支持、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在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的指导下,国信证券联合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本次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交流会。活动由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秘书长郭旭峰主持,现场吸引多家家拟上市独角兽企业参加,为这些企业提供“政策-资本-产业”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主持人: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秘书长郭旭峰
政策赋能 并购助力独角兽腾飞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胡小剑表示:国家层面已经连续出台政策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培育新赛道领军企业。并购重组成为关键发展路径,新“国九条”和深圳专项方案为市场注入活力,深圳创投对独角兽渗透率已达97%。本次交流会汇聚深交所、国信证券、德勤等专业机构,从监管审批、保荐服务、财务合规多维度解析并购重组实务。会议旨在搭建产融对接平台,推动技术资源整合,助力独角兽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深圳正着力打造全球硬科技独角兽之都,通过并购重组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城市创新竞争力新优势。
并购重组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抓手
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李民 强指出,在最新政策解读会上,监管人士指出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去年9月出台的“并购六条”政策带来显著成效:2023年9月后并购交易量激增,占全年总量55%,其中80%为产业并购,70%标的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政策亮点包括:简化审核流程,建立简易程序;放宽估值限制,取消第三方交易强制业绩承诺;支持合理跨界并购(需业务逻辑关联)。特别提醒:严控忽悠式重组,对“亏收亏”类交易保持审慎。监管将重点打击内幕交易,实行“披露必核查”机制。当前并购市场呈现新特征:原拟IPO企业转向并购退出,上市公司积极整合优质资源。专家强调,并购重组不是简单规模扩张,而是实现技术跃迁、突破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
国信证券专家分析 独角兽企业资本路径及出海新趋势
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楼瑜指出,当前IPO市场呈现结构性变化:2025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量同比激增130%,北交所占比达65%;科创板/创业板对未盈利企业开放申报,半导体企业成主力。港股IPO同步升温,上半年43家企业上市,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表现亮眼。并购市场呈现新特征:产业整合型并购占比80%,硬科技领域交易规模达1618亿元;政策突破允许收购未盈利资产,为独角兽企业创造新机遇。典型案例显示资本运作路径日趋多元:智源机器人“基金收购+产业协同”模式、富乐德“蛇吞象”式并购、云英谷科技转战港股等创新方案涌现。专家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在IPO、并购、战投引入等路径中理性选择,注重产业协同而非短期套利。
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楼瑜
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业务总监、保荐代表人刘君对企业资本出海相关讲解,刘总表示,当前出海呈现三大特点:1)产业链出海替代单一商品出口,新能源等“新三样”领跑;2)投资收益率仅2%,凸显战略规划不足;3)欧美市场仍是全球竞争主战场。专家建议:充分前期调研(如某航天企业4年筹备)、借助专业机构规范运营、采取“浅海-深海”梯度布局策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13万亿元(+7.2%),外贸主体超62万家创新高。尽管面临地缘挑战,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业务总监、保荐代表人刘君
成功案例分析 并购重组税务风险需全程把控
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李枫分享有关企业并购重组的涉税考量,指出并购交易需重点关注三大税务节点:1)并购前尽调需穿透亏损表象,核查虚开发票等潜在风险;2)交易架构设计直接影响税负,特殊税务处理要求股权支付≥85%,个人股东无法享受递延纳税;3)业绩对赌失败可能引发退税争议,上海已有个人股东退税败诉案例。特别提醒: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研发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需持续合规,跨境并购需前置规划持股架构。建议企业在交易各环节提前做好税务合规审查,避免后续重大调整产生额外成本。
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李枫
圆桌分享:新市场环境下的破局之道
在独角兽企业大会圆桌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并购业务展开深度探讨:“新市场环境下并购业务的挑战与机遇”。首先深圳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总经理汪云沾分享“分类考核”机制,将政府投资分为政策性和市场化两类,分别匹配招商引资和财务回报目标。希望集团草根知本基金合伙人范冠廷分享产业并购“围棋逻辑”: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2022年收购的朝日唯品两年实现营收翻5倍、净利达1.2亿。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指出技术并购新路径:建议企业通过“体外孵化+并购”构建技术护城河,比直接跨界并购风险更低。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马宇文)推出“124服务体系”,重点帮助独角兽企业对接政策、金融、产业和技术四大资源。
各位专家共识:当前是产业资本并购窗口期,消费等领域估值回调带来机遇,但需建立专业化投后管理体系。政府支持应聚焦资金、市场、产业协同等核心要素,而企业并购需明确战略定位,避免盲目扩张。
最后,还为潜在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进行进行授牌颁奖,以兹鼓励。这些来自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部分已迈入资本市场准备阶段,彰显了深圳创新生态的培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