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倪卫涛
最近刷行情软件,发现个特逗的事儿:康众医疗上周融资净买入1576.23万元,在全市场排第480位。就这数儿,搁平时连沪深两市的“腰部选手”都算不上,顶多算个“胳肢窝”位置——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扔人堆里都找不着。但偏偏就是这种数据,最近在股民圈子里讨论度比茅台还高,评论区吵得跟过年抢火车票似的。为啥?因为大伙儿突然发现:原来现在A股的融资客,早就不玩“All in一把梭”的戏码了,改玩“蚂蚁搬家”了!
先给新来的朋友科普下:融资净买入,简单说就是借钱炒股的人,这周总共多借了1576万买康众医疗。这数儿有多大?对比下——上周宁德时代融资净买入12亿,茅台8亿,就连隔壁炒概念的中科曙光都有3亿。康众医疗这1576万,往大了说够在北京五环外买套房,往小了说还不够某网红主播一场直播的坑位费。可偏偏就是这“不上不下”的480名,把无数股民的好奇心勾起来了:这票到底有啥魔力?买它的是机构还是散户?这1576万是真看好,还是“老乡别走”的套路?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融资盘排名480位的股票,到底藏着A股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一、先搞懂:啥样的股票能混到融资排名480位?
你以为融资排行榜是随便排的?这里面门道可深了。A股4000多只股票,融资净买入能排进前500,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就像学校考试,考全班第一难如登天,但考个中游水平,只要不是彻底摆烂就行。可股票这东西,“中游”往往比“下游”更危险——下游的票没人关注,至少不会被当成“杀猪盘”的靶子;中游的票呢?刚好有点题材,有点概念,估值不高不低,机构看不上,游资懒得炒,但散户却觉得“这票安全”,于是乎,融资客就盯上了。
康众医疗是干嘛的?主营医学影像设备,听起来挺高大上,沾边“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这些热门词。但你去翻它的财报:去年营收3个多亿,净利润4000多万,毛利率50%看似不错,可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0%,现金流常年为负。典型的“看起来美,摸起来扎手”。这种票,机构调研都懒得去——基金经理们现在忙着抱团AI和中特估,谁有空看你一个“小而美”的医疗器械股?游资更瞧不上——盘子50亿,每天成交额才几千万,拉个涨停板都费劲,砸盘的时候跑都跑不掉。
那为啥还有融资客借钱买?答案只有一个:散户太多,而且是“自信的散户”。这些人打开软件,一看K线图:股价从去年高点跌了60%,PE-TTM跌到30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再一看概念:“DR设备国产替代”、“基层医疗建设”,政策暖风一吹,感觉“抄底的时候到了”!于是乎,抵押房子的,刷信用卡的,甚至把老婆本都拿出来融资的,浩浩荡荡杀进去。可他们忘了:A股从来不是“跌多了就会涨”,有时候跌60%,只是为了跌80%做准备。
二、融资净买入1576万,背后藏着3类“敢死队”
别以为融资客都是土豪,其实这里面藏着各种“奇葩选手”。咱今天就来给康众医疗的融资盘分分类,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第一类:“价值投资”型韭菜
这类人最爱说的话是“别人恐惧我贪婪”。他们研究报表比会计还认真,看研报比分析师还勤快。看到康众医疗的毛利率50%,就觉得“这公司有护城河”;看到股东名单里有社保基金(去年三季度进的,现在可能早就跑了),就坚信“国家队都看好,我怕啥”。于是乎,拿着计算器算估值:“合理估值50亿,现在才30亿,融资买!” 结果呢?人家社保基金是做长期配置的,人家的成本可能比你低50%,你跟着抄作业,抄的可能是“山顶的作业”。
第二类:“内幕消息”型赌徒
这类人消息比谁都灵通——“我表哥在医院工作,说他们医院要采购康众的DR设备了”、“我朋友认识董秘,说中报要预增50%”。这些消息真的假的?可能有真的,但等你知道的时候,早就传遍整个散户群了。就像一群人围着一块肉,等你挤进去的时候,肉早就被吃完了,只剩骨头,甚至骨头里还藏着针。上周某财经大V爆料“某医疗器械股即将获得集采订单”,结果康众医疗当天冲高回落,融资客趁机跑了不少——你以为的“内幕消息”,可能只是主力出货的诱饵。
第三类:“技术分析”型瞎子
这类人打开K线图,能给你画出8条支撑线、10条压力位。“你看,这票在20日均线获得支撑了”、“MACD金叉,量价齐升,主升浪要来了”。可他们忘了:技术分析的前提是“市场有效”,但A股30%的时间是机构主导,70%的时间是散户主导,散户主导的市场里,技术指标就是“反向指标”。你以为的“放量突破”,可能是主力对倒;你以为的“缩量回调”,可能是资金彻底跑路。康众医疗上周融资净买入1576万,当天股价涨了2%,结果第二天就跌了3%——技术分析?在A股,有时候还不如扔硬币准。
三、融资排名480位,比亏光本金更可怕的是“温水煮青蛙”
很多人觉得:融资买股票,大不了亏光本金,反正有担保品。可他们不知道,排名480位的融资票,最可怕的不是暴跌,而是“温水煮青蛙”——每天跌1%,每周跌5%,看起来不多,但架不住时间长。你想着“做长线”,结果钱是借的,每个月要付利息(年化8%左右),股价没涨,利息先亏了一大笔。更惨的是,这种票一旦暴雷,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去年有只票叫“某基因检测股”,和康众医疗情况差不多:融资排名常年在400-500位,每天融资净买入一两千万,散户觉得“安全”。结果年报一出,净利润造假,连续20个跌停板,融资客爆仓的爆仓,跳楼的跳楼。你以为康众医疗不会暴雷?它的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高达80%,存货周转天数180天,这些数据随便哪个出问题,都是“雷”。
更讽刺的是,现在监管层严查“两融绕标”、“场外配资”,正规融资渠道越来越严,能借钱买康众医疗的,大多是“真·散户”——他们没有专业的投研团队,没有及时的信息渠道,甚至不知道自己买的股票主营是什么。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我觉得会涨”。这种“自信”,在A股就是被收割的原罪。
四、从康众医疗看A股:融资盘排名暴露的3个残酷真相
别光顾着笑康众医疗的融资客,其实这事儿折射出A股最扎心的现实:
1. 90%的融资盘都是“散户接盘侠”
打开融资融券数据,排名前100的股票,要么是茅台、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要么是AI、半导体这样的热门赛道,这些票背后是机构在主导;排名后100的股票,融资净买入为负,说明连散户都懒得碰;只有中间2000多只股票,融资净买入在几百万到几千万之间,这些才是散户的“主战场”。机构用镰刀割游资,游资用剪刀剪散户,而散户呢?拿着指甲刀互相剪,剪到最后发现,自己的肉都被剪没了。
2. “小而美”的股票正在被市场淘汰
以前A股流行“炒小炒新炒差”,现在变天了。注册制之后,股票越来越多,资金却越来越集中。你去看今年的涨幅榜:前十名全是市值千亿以上的大盘股,最小的市值也有500亿。反观小盘股,每天成交额低于5000万的票有2000多只,占了A股一半。康众医疗这种“小而美”,放在5年前可能被炒上天,但现在,资金连看都懒得看。融资客还抱着“小票弹性大”的老观念,殊不知,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A股,要么买龙头,要么空仓,中间地带全是“陷阱”。
3. 散户永远在“抄底”,机构永远在“追高”
散户的操作永远是“跌了就买,越跌越买”,机构的操作永远是“涨了才买,越涨越买”。你去看康众医疗的股东结构:去年底散户持股比例60%,机构持股比例不到10%;再去看宁德时代:机构持股比例60%,散户持股不到5%。结果呢?宁德时代从低点涨了80%,康众医疗跌了60%。这就是A股最残酷的真相:你以为的“底部”,可能是机构放弃的“垃圾场”;你以为的“高位”,可能是机构抱团的“黄金坑”。融资客借钱抄底“垃圾场”,不爆仓才怪。
五、给融资客的一句大实话:别再当“480位接盘侠”了
最后咱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如果你现在还在融资买康众医疗这种排名480位的股票,赶紧停下来,打开账户,看看你的担保品比例,看看你的负债金额,问问自己:这票真的能让你赚钱吗?还是你只是在“赌一把”?
A股从来不是赌场,虽然它有时候比赌场还刺激。但真正能赚钱的人,永远是那些“看懂规则,敬畏市场”的人。他们不会去碰融资排名480位的股票,因为他们知道:这种票就像路边的野花,看起来漂亮,但可能有毒;他们会去研究龙头股,研究机构重仓股,虽然涨得慢,但至少不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记住:融资炒股,本质是“借钱投资”,不是“借钱赌博”。如果你连自己买的股票主营是什么都不知道,连财报里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有啥区别都分不清,那还是把融资账户关了吧——你的工资,你的积蓄,用来给老婆孩子买点好吃的,不比扔到A股里给机构当“韭菜”强?
康众医疗的1576万融资净买入,说到底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散户的贪婪和无知,也照出了A股的残酷和现实。希望下次你再看到这种“不上不下”的融资数据时,能多问自己一句:这票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
毕竟,在A股活着,比赚钱更重要。而活着的第一步,就是别当那个“融资排名480位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