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铁巨头日本制铁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本财年业绩预期从盈利两亿日元断崖式下调至亏损四百亿日元(约二点六六亿美元)。这份悲观的财务修正案,核心诱因直指今年六月刚刚落槌的一百四十九亿美元美国钢铁收购案。
这场耗时十八个月的跨国收购可谓步步惊心。面对美国的严密审查,日本制铁最终以向合作伙伴安赛乐米塔尔转让其在合资企业AM/NS Calvert中百分之五十股权的代价,换取了交易通行证。然而这一关键妥协代价高昂,仅此一项就带来了两千三百多亿日元的巨额一次性亏损,成为拖累全年业绩的沉重枷锁。
收购的阵痛已清晰反映在其最新的季度报表上。截至六月三十日的三个月内,日本制铁录得一千六百多亿日元净亏损,远超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分析师们此前预估的两百五十七亿日元亏损。更令人唏嘘的是,去年同期该企业还曾实现高达一千五百七十多亿日元的净利润,如今业绩已然乾坤倒转。
市场的疑虑并未因此消散。上月,国际评级巨头标准普尔(S&P)已率先出手,将日本制铁的信用评级从“BBB+”调降至“BBB”,展望定为“负面”。标普的降级报告直言不讳,直指收购美国钢铁后日本制铁陡增的财务压力是核心考量。 从志在必得的百亿级跨国并购,到吞噬利润的财务黑洞,日本制铁为这场豪赌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当钢铁巨轮转向,市场正屏息以待:这场由收购引发的业绩风暴,究竟何时才能迎来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