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混战中的宿迁餐饮业: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创始人
2025-08-23 00:44:03
0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刘纾含,编辑 | 赵磊

从“盼着继续补贴”到“被逼着内卷”,过去几个月,宿迁这座苏北小城的餐饮生态,在号称“史上最大”的外卖补贴战中,经历了被催熟的速生与速朽。

这里是“最激烈的战场”之一。宿迁是刘强东的老家,当地餐饮业曾率先支持京东外卖,也最早享受到京东百亿补贴的红利;淘宝闪购入局后,带来了更猛烈的补贴力度,一直持续至今;宿迁也是美团测试业务边界的试验场,在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看来,宿迁是外卖大战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已经打成焦土了”。在宿迁,10块钱吃顿饭已成为日常。

补贴也让宿迁餐饮业变得畸形。受消费市场和餐饮业内卷的影响,本就惨淡的堂食门店客流继续下滑,许多以堂食为主的餐饮门店生意萧条,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依附在餐饮业上讨生活的人们,比如代驾师傅、驻唱歌手、餐饮设备回收商。

而享受过一波补贴红利的外卖商家们发现,平台牢牢把握着流量和补贴的规则,他们被裹挟而进,不得不继续参与补贴,但在扭曲的价格里,想赚以往同样的钱,付出的辛苦成倍增加。

宿迁为我们展示了,非理性的补贴创造的不是需求,而是泡沫。当狂欢过后,所有的参与者都要一起买单。

美食街上,只剩外卖骑手

7月末,宝龙后街一家蹄花店的老板陈莉关掉了她的店铺。在这之前,店铺转让的告示已经在玻璃上贴了三个月,有人打电话来询问房租,听说一年高达23万,对方什么也没说就挂了电话。

店虽然关了,但租约还没到期。为了收回房租成本,她进了一批拖鞋在店里卖,吆喝着邀请街上的路人进店试穿。普通拖鞋10元一双,洞洞鞋15元,陈莉从中午12点卖到晚上10点半,收入300多元,大概只有一天房租的一半,但也好过前一阵卖蹄花的日子。

那时,陈莉每天要保证至少3000元的营业额,才能打平店里4名员工、房租水电和食材的成本。但是,在激烈的外卖大战下,堂食客人越来越少,客单价越来越低,连不亏都成了一种奢望。

陈莉店铺所在的宝龙后街位于宿迁市主城区市中心,是当地人流量最大、商业气息最浓的步行街。宝龙后街的南街以服装店、精品店为主,北街是大大小小的餐饮店,炒米粉、米线、拌饭这类快餐占大头,陈莉的蹄花店是为数不多客单价超过40元的门店。

蹄花店对面挨着三家快餐店,重庆小面、阿番哥米粉和稻谷捞面,都在这条街上开了好几年,资历最老,老顾客也最多。过去还没到饭点时,这几家店的顾客就能坐满,去晚了根本找不到位置。

但现在,这几家店也没什么生意了。整条街上,也难得见到堂食的顾客。一家米粉店里,坐着四名外卖员在玩手机,往街上看去,有十多名急速行走的外卖骑手,他们取代了消费者,成了这条街最显眼的群体。

● 中午饭点的宝龙后街十分清冷,偶见骑手匆匆走过。图源:受访者

7月底的街道两边,五家店铺已经关门,还有五家店铺的玻璃上贴着“旺铺转让”的告示。陈莉知道,实际想转租的不只这些,还有很多店铺准备撤出这个商圈,其中有不少做了十几年餐饮的老板。有些人虽然没在自家店门口贴告示,却早早在网上挂出转租信息,最久的已挂了半年。5月,是这些转租信息出现最多的一个月。

这些店铺多是平价快餐店,以堂食为主或者线上生意利润微薄,今年,叠加消费市场、餐饮内卷、外卖补贴战、自身经营问题等多重影响,选择了关门。

陈莉开店时间刚满一年,去年刚开业时,不用宣传,探店博主打卡带来的“自来水”就捧红了她的蹄花店,年轻人排着队来店里就餐,两层楼,25张桌子,中午和晚上都坐满了食客。今年3月份,她按照往常,提前备好十几万的货,结果新鲜货品堆积起来,她环顾四周,进店的客人没想象中多,二楼再也没接待过人。

那时候外卖大战还没有打起来,生意就已经变得冷清了。虽然每年3月都是餐饮业的淡季,但情况比往年更糟,餐饮业不好干了,也是许多老板的共识。

恰逢新一轮外卖大战开打,餐饮老板们把目光放到了线上,“可能会少挣一点”,但“至少能有点单子”。3月底,陈莉也在区域经理的游说下,上线了京东外卖,并参与了平台的补贴活动。

没想到,京东入局之初的“0佣金”和“全额补贴”,让许多餐饮店过了一段相当滋润的日子。

疯狂补贴下的外卖红利

宿迁京东智慧城附近一家仅20平方米的黄焖鸡小店,是宿迁第一批上线京东外卖的商家,也最先享受到京东“百亿补贴”的红利。

4月初,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店主陈述发现,店里的外卖订单的利润率比堂食还高,一个月下来多赚了一万多块钱,他一度许愿,“要是天天都有补贴活动就好了”。

一个月内,京东外卖在宿迁遍地开花。陈述认识的区域经理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更新战报。一周之内,附近150多家商户全部入驻京东外卖,不少商家都对京东的到来热情高涨,主动在店门口挂上了“支持东哥,支持京东外卖”的醒目横幅。4月27日,宿迁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一纸倡议书,号召全市餐饮企业以“东道主”姿态,拥抱京东外卖的到来。

时间进入5月,饿了么也以“超百亿补贴”入局,而新推出的淘宝闪购,以淘系庞大的资源持续加码补贴,拿出500亿投入冲量,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在此背景下,前期观望的美团下场,也发放了大量优惠券。

刚开始,减免政策“对商家相当友好”,陈述店里一份定价23.6元的黄焖鸡,顾客实付5.6元,最高能实收25元。陈述和相熟的区域经理聊天时,对方说,后面的补贴活动会越来越多,“直到把对方打趴下为止”。

大量订单涌入,不少餐饮店都爆单了。陈述每天刚睁眼就要去店里备菜、出餐。“618”前后,小店的业绩达到高峰,店铺10点刚开张,订单就源源不断地进来,在打包区,几十个打包好的餐盒叠放在一起,堆满一张堂食餐桌。

那段时间,餐饮同行群里全是商家晒出的“订单瀑布”,快餐店里挤满十余位身着黄、蓝、红三色制服的骑手,高声喊着取餐码寻找订单,一名骑手拎着八份餐盒冲下楼梯时脚下一滑,险些摔倒。不少商家都准备装修、扩店、盘新店,打足精神迎接这从天而降的生意。

单量暴涨,运力承压,走街串巷的骑手们,也成了各家眼中的“香饽饽”,给骑手的补贴越来越多,加上接不完的订单,骑手收入暴涨。

马志强做了两年多的达达骑手,今年3月,他和同事们一起换上鲜艳的红色工服,正式成为京东秒送的全职骑手。尽管骑手队伍不断壮大,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送单量,以前每天只能跑二十来单,补贴大战期间能跑六十多单;配送费也高了,从2元涨到5块钱,甚至最高十几元一单。最“疯狂”的时候,全城几千名京东骑手穿梭在街巷,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收入就能抵过去跑10个小时。

“挺高兴的”,马志强说。4月,他每天的收入能达到700多元,月收入接近2万,站长告诉他,他所在商圈的日均单量从过去的6万多单涨到20万单。

7月,宿迁的外卖补贴额度达到新高,在宿迁生活的蒋铭每天都在平台上点2元的早餐、5元的轻食、7.5元的米线,冰箱里像屯粮一样塞满1元就起送的瓶装水和汽水。整个城市的居民都过上了10块钱吃一顿正餐的“美好日子”。

堂食消失了,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这场补贴狂欢中,最高兴的要数不是正餐、出餐又快的奶茶咖啡店,其次是主做外卖的快餐店,而客单价较高的堂食正餐店,叠加消费市场等多重影响,成了受冲击最大的群体。

晚上,宝龙后街比白天热闹了一点,但多数行人并不会在宝龙后街逗留,他们往往会往前走5分钟左右,来到位置更靠里的宝龙24街。这条街以热闹的夜市和小龙虾、烧烤、大排档闻名,也被称为宿迁餐饮业的一张名片。

大扁龙虾烧烤的老板娘王亚楠坐在路边,紧盯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招呼他们进来吃点小龙虾。她在这条街上待了十二年,靠这家店赚了两套房子,供出了孩子的学费。去年夏天,王亚楠一天就能卖3万多,一晚上有七八十桌顾客,生意更好的时候,“卖5万也没问题”。

今年,听说苏超火爆,她特意新买了个120寸大电视,还新建了几个配备独立排风系统的透明“星空房”,希望给店里再添点人气。本指望大赚一笔,可如今每天的收入只有几千元,生意好时一天十几桌顾客,不好的时候不到十桌。

店里营业到凌晨3点,可10点之后,店里就没人了。就算没生意,王亚楠也不敢关门,“毕竟能坐一桌是一桌”。人走不开,闲下来的七八名员工只能坐在外面玩手机、看电视。

她舍不得辞退跟了她多年的老员工,但这段时间生意越来越少,工资也付不起了。这几天,她和老公一商量,觉得今年应该彻底指望不上了,于是天天琢磨着,“到底要开除哪个大厨”。

在过去,十几家大排档一度让宝龙成为宿迁夜晚最热闹的地方。去年夏天,一到晚上7点,街道上人潮汹涌,每家店都坐满了顾客,外面排队的人把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有不少人靠着这些客流量谋生。卖花的老奶奶、卖果切的小女孩、贴膜小哥和卖唱歌手周旋在顾客之间,互相竞争、高声叫卖。而现在,这些人在王亚楠的店里都不见了,她只能听见不远处偶尔传来的稀稀落落的歌声。

歌声传来的地方,是24街一家颇有名气的网红店,亮亮龙虾。它也是现在这条街上少数有点人气的大排档,因此,代驾小哥、卖花、卖水果和驻唱的人都徘徊这家店附近。

晚上10点多,亮亮龙虾对面还坐着四五个等单的代驾师傅。没有人说话,都在树下的一小片阴影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刷新着手机上的接单平台。这些是坚持到最后的人,大部分代驾师傅找不到生意就会回家休息,但他们还想再多待几小时,等待接下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单子。

11点,没等到单的张志最先离开。去年冬天,他花4000块钱买了辆小电动车,注册成为代驾司机,没想到一个月就回了本。听说宝龙这边人多,他就爱往这边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挣了5000多块。但今年,他接到的单子越来越少,上个月只挣了不到2000块钱,“有时候一晚上一单都没有”。

外卖补贴的红利也没有传导到陈莉的蹄花店。

开通外卖后,蹄花店的单量没什么显著提升,三个平台加起来,一天只有40来单。平台的补贴活动最高是25减20,可蹄花汤一份单人餐的标价是46.8元,补贴后的价格也“高达”26.8元,远远超出宿迁人民对外卖价格的接受度。

外卖单子少,堂食的熟客也几乎不来了。陈莉看到过老顾客发的朋友圈,说自己连着点了7天米线外卖,一顿只要7.5元,她看着手机直发愁,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人留住。

两个月前,宿迁的各大酒楼开始沿街摆摊,凉菜热菜摆了30多份,但卖得好的主要还是凉拌豆角、卤鸭肠、卤狮子头这类价格不超过10元的小菜,王亚楠想想就觉得不赚钱,“主要也是为给员工赚点工资”。

● 宿迁当地一家酒楼,下午5点左右在店门口摆摊。图源:受访者

有一次开直播,网友问王亚楠:你们家什么时候做外卖?王亚楠愣了一下,做外卖她不是没想过,但是外卖利润太低,龙虾和烧烤的出餐速度又慢,万一超时,还容易被差评,干脆就不做了。

如今生意好的店铺,要么是像亮亮龙虾,年头长、善于运营、流量好的,要么是商场里味道独特,全城只有一家的“时髦饭店”。但无论如何,现在开一家餐饮店变成了“地狱级难度”,王亚楠发现自己没什么办法,决定抓住夏天的尾巴,在24街北段租个摊位卖点小吃。

补贴催生的泡沫破裂后,钱更难赚了

当餐饮订单涌向外卖,那些因爆单而喜悦的门店,也开始出问题。

首先是卡餐。对于小餐饮店来说,短时间内承接几百单外卖,会造成巨大的出餐压力,原本十分钟内可以完成的热餐,因为备菜不够、人手不足等原因,有时可能需要半小时才能制作完成。骑手也会因等餐太久导致配送超时,影响其他订单。

外卖大战开始后,陈述觉得他和骑手的冲突变多了。从他的视角看,骑手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也经常给他“找麻烦”。有时还没到十分钟的出餐时间,等不及的骑手就会上报系统,而平台往往会直接给他的店扣分。慢慢地,他的店铺曝光率还是受到了影响。

有时,卡餐还因为平台系统的崩溃。一家社区餐馆的老板曾在一周之内经历过三次卡餐。5月份,老板发现在中午送餐高峰时段,接到单子的外卖骑手“唰唰”往店里挤,后厨出餐后却发现系统界面看不到客户的订单信息,他赶紧去检查平台系统,才发现原来是系统崩溃了,顾客端显示商家接单后迟迟不送出,商家端却根本刷不出订单信息。

折腾了两个小时,系统才终于恢复正常,客人因为没吃上饭而涌入后台退单、投诉。三次卡餐就是三记重锤,几百份饭被浪费了,他的店铺评分也从原来的100分降到70多分,曝光直线下降,订单量从原来的200多单降到再也没有超过100单。

● 宿迁一家早餐店前,准备送餐的京东秒送骑手。图源:受访者

除了卡餐外,更大的问题是利润缩水。近期,外卖补贴的成本,由平台补贴大头,变成了商家承担更多。以前,商户们只需要承担平台佣金和履约服务费即可,而现在还要负担部分补贴成本、减免配送费和打包费,本以为“多个渠道多条路”,没想到累死累活做外卖,最后还是变成“给平台打工”。

外卖大战之前,陈述店里的堂食和外卖订单收入都为2000块钱左右,堂食利润高,去掉固定成本,一天能赚1000块,外卖的利润大概是20%,总共每天净赚一千四五,一个月就是四万左右。

现在,外卖和堂食营业额的占比变成了9:1,陈述的黄焖鸡店基本没有进店的食客了,堂食每天只赚500块钱,外卖营业额超过6000元。单量暴涨,原来的3个人忙不过来,他新雇了两个临时工,人力成本又涨了。算来算去,一个月还是到手四万多。陈述说:“大家都累懵了,到最后是虚假繁荣。”

价格战越打越简单粗暴,商家也越来越被动,夹在各个平台间,中小商家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陈述曾被京东罚了几百元,“系统没有说明具体原因”,陈述表示,他猜测,应该是系统检测到,店铺打包费的定价比其他平台贵5毛,“没做到同品同价竞争”。贵5毛钱的原因,是京东的补贴力度变小了,陈述需要平衡利润,要么调整产品定价,要么多收一些打包费。

一位在宿迁开了十几家餐饮店的老板表示,平台的补贴活动有时候一天一个变化,“今天是满25减20,明天就变成20减12,后天又变成满15减12”。但如果不参加活动,“百分百没单子”,商家不会获得平台的曝光推荐,甚至在App里搜索都找不到自己家的店铺。

补贴活动是由外卖平台的区域经理,或服务商负责为店铺上线的。陈莉发现,外卖大战之后,有美团和淘宝闪购的区域经理可以不用征得商家意愿,直接进入店铺后台上线补贴活动。在外卖大战之前,区域经理还需要向商家索要验证码才能进入后台。

这让商家觉得很无奈,几乎每天都有新情况出现,提醒他们规则的解释权不在他们手里,订单量看着涨了,但钱包没鼓起来。

被重塑的生态,被改变的生活

补贴大战打到最后,往往是多输的局面。

二季度,以外卖为主的京东新业务板块巨亏147.8亿元。而摩根大通预计,投入更大的阿里在三季度的外卖亏损将高达300亿元。美团作为防守方,市场份额和利润双双下滑。

餐饮门店在这次补贴大战中并没有创造增量需求,只是重新洗牌,堂食店没了生意经营困难,外卖店单量暴涨,高强度工作,利润却没有明显提升。

随着补贴退坡,单量迅速回落,骑手的日子也没以前滋润了。同时跑两个平台的兼职骑手告诉镜相工作室,最近两周单量明显下降,除了午晚高峰能接到单子外,其他时间只能等在商圈“趴活”。即便是签了协议的全职骑手,日均单量也大幅下滑,想要维持过去的收入,只能延长工作时间。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低价心智的形成,将长期影响本就利润微薄的餐饮业,造成持续的内卷式竞争。

在关店之前的一个月,陈莉把外卖平台也关掉了。促使她做决定的是和顾客的一次对话,前阵子,有顾客走进店里想要看看菜单,发现一只猪蹄要39元。他问陈莉,他外卖上点过9块9的猪蹄,味道也不错,你家为什么这么贵?陈莉意识到,做了外卖之后,有顾客会在心理上接受商家用的食材没之前好,“一只猪蹄不到10块钱,我都不敢卖,顾客却敢吃”。

店开不下去了,陈莉找到设备回收商老赵,打算把设备卖了回回血。老赵更像是传统“倒爷”,没什么专业检测技能,来到店里,暖瓶、雕塑、锅碗瓢盆这些杂物也统统都要。3月份之后,老赵开启了“疯狂回收”模式,单子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接30个电话,抖音更新频率从一周一更变成了一周两更。

过去的4个月,他回收了八十多家餐饮店的设备,有一半都是精装修的好店,收上来的设备仓库都堆不下。最近一次,他收了家宝龙附近的火锅店,装修到一半,吊顶还没安好,因为行业太差,店主担心赚不到钱,就把剩下的东西打包卖掉了。

回收生意现在看上去很美,但老赵面临的是和餐饮老板相似的困难——卖不出去,“街上没什么人吃饭了,几乎只闭店不开店,我们最近的设备也只进不出”。

王亚楠很怀念宝龙过去的样子,她在这里扎根了12年,这里嘈杂、混乱、肮脏,但有种餐饮人最喜欢的“江湖气”。当年疫情结束之后,24街迅速回归了往日的热闹,甚至变得比疫情前还热闹。2023年,淄博烧烤出圈,带火了一大批小城市旅游业的繁荣,王亚楠的大排档里来了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驻唱歌手,他们就近住在宝龙周边的宾馆里,每晚穿梭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和食客合唱《走过咖啡屋》,一晚上就能赚两三千块。

而今年,一切都“太平淡了”,驻唱歌手流浪到了其他城市,她隔壁的大排档多年来第一次选择关门歇业,王亚楠也在思考,“不然明年就不干了”。

补贴刚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是好事情。“我现在依然支持外卖发展,但现在的补贴大战,搞得本末倒置了。”陈述希望一切能回到大战前的状态,“平台要克制,活动怎么搞、价格怎么定,该让商家根据自身情况说了算,而不是被平台的各种政策牵着鼻子走”。

但是,那样平静安稳的日子,很难再回去了。宿迁餐饮业,需要漫长的休养。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帮... 各位老铁,帮主郑重又来了!下周A股可得多留个心眼,别光盯着盘面涨势就忘了——有31只股票要迎来解禁,...
突发!东风集团股份深夜公告:拟...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8月22日晚间,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
万科:上半年营收1053亿元,... 8月22日,万科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万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23亿元,同...
煜邦电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 本报讯 (记者贺王娟)8月22日晚间,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煜邦电力”)发布202...
助力堂食消费!《一饭封神》热门... “吃上了《一饭封神》同款红烧肉,帅厨还热情地介绍了家常烹饪方法。”专程到上海打卡的浙江王先生说,“以...
葛卫东“盯上”黄酒“一哥”会稽... 葛卫东罕见“盯上”消费股。今年二季度,向来以科技股投资见长的葛卫东,首次大举买入黄酒龙头会稽山,与其...
看涨情绪升温,美元期权显示市场... 鲍威尔全球央行讲话倒计时,市场押注其不会对降息持过度鸽派立场。 美元期权交易显示,投资者对美元的看涨...
明日开幕!学术盛会即将启幕,共... 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 — 重塑现代化:中国与全球南方 — Reshaping Modernizat...
「AI新世代」AI智能硬件重回... (摄影/石飞月)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
万科上半年营收超千亿元!202... 最新业绩出炉。 8月22日,万科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收1053亿元,销售收入...
股东对分红狮子大张口,青农商行... 作者 | 源媒汇 童画 青岛农商银行(下称“青农商行”)因拒绝股东提出的三季报分红提案,引发市场关...
【资本】一PCB企业终获IPO... 来源:整理自中国证监会、企业招股书 与您一路同行,做您最忠实的拥护者--PCB行业融合新媒体-202...
深度 | 老铺黄金看到了什么? 老铺黄金的排队队伍正在取代爱马仕的队伍 作 者 | Drizzie 现在奢侈品还有巨头吗? 老...
东方甄选年营收44亿:同比降3... 雷递网 乐天 8月22日 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甄选”,股份代号:1797)今日发布截至...
突发!昔日千亿房企泰禾集团董事... 每经编辑|张锦河 8月22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董事会于近日获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
2025炒黄金成本新趋势:国际... 据 Kitco 2025 年 7 月发布的《全球贵金属投资风险白皮书》显示,上半年全球黄金投资者因非...
外卖混战中的宿迁餐饮业:泡沫是...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刘纾含,编辑 | 赵磊 从“盼着继续补贴”到“被逼着内卷”,过去几个...
成交2.58万亿!A股下周怎么... 8月22日,A股延续强势上攻。沪指放量突破并站稳3800点,创业板指涨逾3%,科创50飙升近9%,市...
外资重估中国:再平衡下的新机遇 8月22日,A股上涨,沪指突破3800点,再创10年新高。 沪指日K走势图 多重利好共振下的资产价...
博雷顿(01333.HK)获纳... 8月22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之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其中博雷顿(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