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 — 重塑现代化:中国与全球南方 — Reshaping Modernization: China and the Global South
会议主题
2025年,我们在广州举办第十二届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国际会议,主题聚焦中国与全球南方的现代化。
这一主题的设定源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的一系列重要趋势。其一,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推出的关税计划,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秩序的解体与重塑。其二,中国经济发展已到了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刻。其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深刻重构社会内部与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关系。其四,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正日益向全球南部转移,尤其呈现向东盟国家和印度倾斜的态势。
在世界秩序经历结构性变革的背景下,国际社会亟需以全球南方的经验为核心,求索现代化的新路径。当前,世界的发展范式正逐步超越“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二元对立,走向更加多元乃至分化的新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全球南方正在深刻重塑我们对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我们想要探寻的重要问题是:全球南方将如何凝聚共识、实现团结,并进一步推动世界秩序的重塑?在全球化放缓且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能否突围而出?其在过去几十年间积累的现代化经验,能否通过重新概念化,为全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我们将把全球南方与中国置于比较的视角下,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新思想与新洞见。
圆桌讨论: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多元现代化路径 主持人
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荣誉教授
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博士于2000年至2015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副总干事兼助理总干事。1975年至2000年,他供职于联合国秘书处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其间常驻纽约。他还在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互动委员会(InterAction Council)担任执行协调员,任期长达十年。
此外,道维勒博士为多个国际倡议与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尼日利亚非洲领导力论坛、全球化智库(CCG)以及中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EFG)国际咨询委员会。自2019年起,他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
道维勒博士目前是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荣誉教授,同时担任同济大学全球治理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他还是世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德国联合国协会董事会成员,以及多个文化组织协会的理事。他拥有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讨论嘉宾
郑永年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埃薇·菲特里亚妮(Evi Fitriani)
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尼基塔·苏德(Nikita Sud)
牛津大学发展政治学教授
柯成兴(Danny Quah)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李嘉诚经济学教授
会议召集人
郑永年
郑永年,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校长讲座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Springer-Nature) ARPE学术期刊(The Asian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主编和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获中国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5)、法学硕士(198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1992)、博士(1995)。
郑永年教授历任中国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所长。曾任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研究员。
第十二届IPP国际会议将于明日(8月23日)开幕!
线上参与
本次会议将通过“IPP评论”视频号进行线上直播,欢迎各位观众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进行预约。因技术原因,本次直播全程将使用中英文原声,敬请谅解。
会议信息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
会议时间:2025年8月23日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笃行楼501会议厅
【会议完整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