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七夕遇上现代消费浪潮,酒业通过一场场精心设计的节日营销,展现当前行业的转型方向与发展趋势。从低度化新品的集中推出到沉浸式场景营销在线上线下全面铺开,2025年七夕呈现酒业摆脱传统束缚、吸引新消费群体的景象。这场节日营销的背后,是行业对年轻消费者、多样化消费场景以及“她经济”的深入探索,也反映出转型中的机会与挑战。
▶ ▷ 产品层面以“低度化”“微醺”为主
七夕前夕,酒业在产品端的动作都呈现“低度化”趋势。8月26日,五粮液官宣“一见倾心”29度新品,并于七夕当日正式发布;古井贡酒则提前一周(8月19日)推出26度“轻度古20”。两款产品度数均低于传统白酒主流度数,以“低度、易饮、高颜值”为核心卖点,瞄准对传统高度酒接受度较低的年轻群体。
▶ ▷ 营销层面线上线下联动,突出场景化体验
为将低度产品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大部分酒企在七夕营销中推出线上互动或线下体验活动,场景化与体验化特征显著。
在线上端,例如今世缘通过公众号发起留言互动,抽取点赞榜首用户赠送500ML蓝宝石产品,以“情感表达”提升用户参与参与度;中国劲酒则联合定制漫画集《快乐养生答案之书》,以“恋爱脑有救吗?”为话题切入,将产品功能与年轻人的情感困惑结合,为“恋爱养生”提供趣味解决方案;青岛啤酒以#同饮白啤共白首#为社交话题,鼓励网友分享爱情故事并转发评论,通过“CP礼盒”奖励刺激传播,实现品牌话题扩散。
线下活动则更注重场景的“体验感”与“专属感”。石湾酒厂在朱紫街举办七夕盛典,融合打卡、市集、汉服大赛与青年联谊会,融入了古风、社交等复合型场景;五粮液在成都东郊记忆推出“爱是动词”小红书快闪打卡活动,并携手2025西湖情玫瑰婚典,将产品植入婚恋场景;汾酒线下体验店“观汾小酒馆”推出三款玫瑰汾酒主题特饮,以“买一送一”礼遇吸引消费者尝试;舍得更直接打造“可领证七夕快闪店”,将饮酒场景与人生重要节点绑定,强化品牌与“美好时刻”的关联。
这一系列举措成功地将酒品与特定场景绑定,让品牌理念深入人心。但仔细观察营销方式,与往年相比,并未有特别新颖的营销方式。但无论营销方式千奇百怪或者千篇一律,基于这些营销,本质上都是争夺年轻用户、创造新消费场景为目的。
通过线上互动,酒企能够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而线下活动则通过营造独特的场景氛围,提供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策略,不仅展现了酒业在转型上的积极探索,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 营销层面打破传统标签,拥抱“Z世代”消费主权
长期以来,白酒被贴上“老派”“商务”“高度数”标签,与年轻群体存在天然隔阂。而低度化产品与场景化营销的组合,正是酒企撕掉传统标签的关键举措:26-29度的低度设计降低饮用门槛,符合年轻人“小酌怡情”的饮酒习惯;漫画、打卡、婚恋等元素贴近年轻生活方式,使品牌从“父辈酒”转变为“社交货币”。
正如古井贡酒“轻度古20”的命名,“轻度”二字满足了年轻群体对无负担饮酒的需求,而五粮液“一见倾心”的浪漫命名,则进一步强化了与青年情感的连接。
▶ ▷ 争夺佐餐、情绪场景,重构消费路径
传统酒业的核心消费场景集中于商务宴请与礼品赠送,而新消费趋势下,“佐餐酒”与“情绪酒”场景正在崛起。七夕营销中,酒企通过低度产品适配“家庭聚餐”“情侣约会”等佐餐场景,同时以“恋爱养生”“同饮白首”等概念引入情绪消费,饮酒实现从功能需求转向情感需求,品牌便能在年轻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舍得的“领证快闪店”与五粮液的婚典合作,正是将饮酒与“喜悦”“承诺”等情绪绑定,试图构建人生重要时刻喝酒的消费认知。
▶ ▷ 瞄准“她经济”与悦己经济,挖掘增量市场
随着女性消费能力提升与“悦己”意识觉醒,“她经济”已成为酒业不可忽视的增量市场。
低度、高颜值、易饮的产品设计,如五粮液“一见倾心”的包装偏向年轻化审美,“她经济”已成为酒业不可忽视的增量市场,以及“恋爱养生”“玫瑰特饮”等女性友好的营销话术,均精准契合女性消费者需求,既能满足小酌的愉悦感,又无需承担高度酒的辛辣与宿醉风险。中国劲酒的《快乐养生答案之书》以女性情感为切入点,更直接将产品与女性的自我关怀需求挂钩,体现对“她经济”的深度理解。
尽管七夕营销亮点频出,但行业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同质化竞争,从低度产品到快闪店、打卡活动,多个品牌的营销逻辑呈现共同性,若缺乏差异化创新,消费者极易陷入选择疲劳;二是节后消费疲软,节日营销往往集中释放短期需求,若仅依赖节日流量,品牌难以建立长期用户粘性。如何将“七夕热度”转化为日常消费习惯,仍是酒企的共同挑战。
短期看,酒业的场景化布局将进一步细分,随着单身群体规模扩大,消费场景可能从“情侣场景”向更广泛的“个人悦己场景”延伸,挖掘单身贵族“悦己场景”或许正是重要方向,如“一人食小酌”“独居微醺”等场景需求日益增长,酒企可开发小容量、多口味的低度产品,适配单身人群的自我犒劳需求。长期而言,行业需从节日营销转向日常场景渗透,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场景运营,让饮酒从节日仪式变为生活方式。
2025年七夕,酒业以一场“低度化、场景化、年轻化”的集体行动,展现了行业转型的决心。热闹的节日营销只是起点,从“卖酒”到“卖场景”“卖情绪”,传统酒企正在用新逻辑拥抱新消费。如何在同质化中找到差异化,在短期流量中积累长期价值,将是酒业未来破局的关键。唯有真正读懂年轻群体的需求,持续深耕细分场景,酒业才能在消费变革的浪潮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