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居民存钱的意望越来越强烈。2025年上半年,中国居民银行存款暴增10.77万亿元,创下历史性新高!居民喜爱存钱的原因有三个:①存钱为了应对失业、大病等突发事情;②存钱为了应对子女教育、养老等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③现在股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在上升,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面,至少本金和利息是有保障的。
而面对居民存款数量出现暴增,有不少学者都认为:国内能一次性拿出30万的家庭应该有不少,占比至少有40%。现在谁家还没有这点存款呢?但实际上,国内能一次性拿出30万的家庭数量要远比想象当中的低得多。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拥有30万元以上存款的家庭数量约为9000万户,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9.3%。这意味着,如果你能一次性拿出30万,就能战胜全国80%以上的家庭。于是,很多人感到奇怪,能一次性拿出30万的家庭数量为什么会低于20%呢?
第一,居民收入不高,存钱并非易事
我国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多数人月薪在3-6000元,而日常生活开销却比较大。除了基本生活成本支出之外,还有子女教育、医疗支出等各项费用支出,每个月也存不下多少钱。就算夫妻两人都出去工作,每个月能省下4000元,一年能存5万元,要想存到30万,也需要6年时间。而这期间不能失业、不能生大病,人生不能有任何变故,这实在是太难了。
第二,高房价削弱了居民存钱的能力
由于高房价的原因,国内有90%以上的家庭买房要向银行贷款。国内购房家庭往往要掏空父母所有的积蓄,而家庭月收入的40%以上都要还月供,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只够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开销,根本存不下钱来。所以,像这类贷款买房的家庭,存款能有几万元就算不错了。毫不夸张地讲,高房价严重削弱了居民存款的能力。
第三,多数年轻人并没有存钱的概念
与上一代人养成存钱的习惯不同,现在的90后、00后年轻人都没有存钱的概念。他们追求的是高品质的生活,崇尚及时行乐的理念。所以,多数年轻人都存不下钱。不仅如此,国内部分年轻人还过上了“借钱消费”的日子。所以,多数年轻人连银行存款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一次性拿出30万呢?
第四,财富集中在少数有钱人手里
当前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有钱人手里,绝大多数家庭的存款并不多。数据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共吸纳存款约13万亿元,其中2%的客户存款总和突破10万亿元,占比达到77%;而其余98%的储户存款总额约3万亿元,仅占23%。事实上,在当前财富集中在少数有钱人手里的情况下,国内一次性拿出30万的家庭不足20%,也就不足为奇了。
银行存款出现暴增的情况,这主要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存钱的重要性。不过,要一次性拿出30万的家庭数量仍不足20%。这个数据可能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而导致多数家庭一次性拿不出30万主要原因就是以上这4个。其实,工薪家庭能够一次性拿出30万已经是很不错了,需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