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抱怨道:印度最近的行为十分令人费解!先是突然大幅削减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仿佛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低头认输。然而就在8月份,新德里又出乎意料地恢复了采购,而且是大幅增购。
2025年8月数据显示,印度进口的石油总量下降了4%,但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数量却提升了5.6%——总量下降,但却从俄罗斯增购,这导致:俄原油占据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比例扩张至37%,比之前的33%,提高4个百分点
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公开指责印度投机倒把,称其通过转售俄罗斯石油及其制品至少获利160亿美元,让"印度最富有的家族"从中牟利。他特别强调:印度将俄罗斯原油精炼后以石油产品形式转售欧盟等国。
特朗普认为“这是印度在投机倒把,是在变相资助普京对乌克兰的战争”,于是提出: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的新制裁惩罚措施,使得印度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关税超过了50%。
印度似乎一度退缩,CNN曾提到:俄油对印出口量从平时的每日118万桶骤降至40万桶。但到了8月份,情况突然反转——印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等国有炼厂重新开始采购俄罗斯乌拉尔原油。
这一转变令人疑惑:如果印度真的害怕美国,为何又要恢复采购?俄罗斯能源专家伊戈尔·尤什科夫道破了天机:印度各大炼油厂根本不在乎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对印度商品加税,也不关心加收多少关税。
对他们来说,唯一重要的是以较低价格采购原油,而俄罗斯提供的正是最优惠的价格。印度企业突然削减进口,只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策略,目的是假装畏惧美国威胁,从而向俄罗斯索要更大幅度的折扣。
这种策略在以往确实奏效过,但现在不行了
西方国家在2022年春季实施第一轮制裁时,俄罗斯对外出口的石油优惠力度一度达到“每桶30至35美元”。后来虽有调整,也就是减少折扣度,但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期间,折扣又重回每桶30美元。
从2023年年初至今,俄罗斯出口的石油折扣力度从每桶20多美元逐步减少至10美元左右,部分时间段甚至不到10美元了,但依然要比国际市场更低。俄媒称,印度希望利用特朗普的威胁再度获得更高折扣。
但这次,印度人的算盘落空了。就在印度削减采购的同时,中国炼油企业迅速接手了这些原油——开始加大购买原本销往印度的乌拉尔和瓦兰代原油,俄媒戏称为“中国正在抢购印油”。
8月份,乌拉尔原油对华供应量几乎翻倍,达到每日7.5万桶(这里数据没错,乌拉尔原油我国一直买的少)。中国商人精明地意识到:当前俄罗斯石油因制裁而具有"毒性"(原文就是用这个词语),价格已经很低迷了,正是囤货的好时机。
一旦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改善,即使制裁不解除,俄罗斯很可能继续减少折扣,与国际市场价格再度接近。由于中国及时补位,俄罗斯并没有出现销售困难,印度因此未能获得期望的额外折扣,只得恢复采购。
俄专家还表示:印度若不再购买,受益最大的是中国
尤什科夫指出,即使印度真的听从美国的要求停止购买俄油,俄罗斯也只需通过提供更高折扣,就能将“原本销往印度的石油”转向中国市场——这将挤占中东供应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而中东产油国则会转向填补印度市场的空缺,最终形成市场大置换。如果印度停止每日180万桶的采购,不仅将使自己失去优惠价的能源供应,还可能因为俄罗斯减产而导致全球油价上涨,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中国,却可能因此获得更大幅度的价格折扣,成为真正的赢家。除了中国,土耳其、沙特等国也可能是赢家——是的,您没看错!俄乌冲突后,土耳其与中东产油国也增加了俄油的采购。
其中,沙特、阿联酋都曾抢购俄罗斯能源。这里面,沙特主要是增购俄罗斯提炼好的燃料油、减压瓦斯油,这些属于原油炼制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或重质馏分,通常可用于进一步加工、发电燃料或作为炼油厂的原料。
阿联酋、沙特等国也是产油大国,他们购买俄罗斯能源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经济上的划算。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石油产品通常以较大的折扣价格出售,沙特可借此“置换”,也就是:
尽量出口本国能源,出口多了,本国不够用了,再购买俄罗斯能源——将自身售价更高的原油更多地用于出口,赚取更多利润,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套利行为。
总之,俄媒认为:俄罗斯石油不愁有买家,因为价格低嘛。印度领导层显然明白这一点,因此继续在与美国周旋。若听特朗普的话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那恐怕将是印度最不明智的选择。
南生赞同俄罗斯媒体的分析,也认为印度不会拒绝俄油的。但还是有一些小期待,若新德里一时糊涂,听了特朗普的话,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样,中国能获得更多折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