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费大国,开始想要促生产了。
当下,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其核心特征是重回贸易保守主义,并向发动全球关税战。
美国今天转型的背景,其实是美国制造业的持续流失和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而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的我们,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问题,即从战略角度来看美国转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美国为什么要从全球化体系,转向贸易保守主义?
其中制造业,是很关键的因素。美国制造业萎缩是发达经济体普遍趋势,荷兰格罗宁根增长与发展中心研究显示,美国制造业就业呈倒U形模式。
随着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从制成品更多转向服务领域,就业人口从工业流向服务业。统计显示,1950年美国消费总量中商品消费约占60%,如今商品消费仅占三分之一,服务消费升至三分之二,美国早已转型为服务型经济体,制造业仅提供全美10%就业岗位。
技术是美国制造业就业流失的根本原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方汉明指出,1990年至2000年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导致36万至67万美国工人失去工作岗位。
即使美国完全切断自华进口,许多岗位也会被机器取代。印第安纳州鲍尔州立大学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0年美国流失的制造业岗位中,约87%归因于生产率提升,国际贸易因素仅占13%。
除了制造业在流逝,美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贸易逆差扩大。
2025年7月,美国贸易逆差大幅扩大22.1%,达到1036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894.5亿美元。这一数据显示,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未有效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美国进口额猛增186亿美元至2815亿美元,而出口额小幅下降1亿美元至1780亿美元,表明美国国内需求旺盛但出口竞争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问题依然存在,而特朗普也没有停下脚步。
特朗普自2025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延续了其第一任期的贸易保护主义风格。2025年4月,特朗普启动“解放日关税法案”,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实施10%的基准关税,并针对贸易逆差严重的国家加征20%至50%的“互惠关税”。
这些关税的出台,不仅推动美国关税收入创新高,也让全球贸易体系再度变得不确定性,对我们来说,其影响也不可谓不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已降至14.7%(峰值时期为21%),但仍是单一最大出口市场。
尽管目前中美双方还没有就关税达成确切的税率,但其中重点受影响行业仍然有很多。其中第一大影响的应该就是消费电子,这个行业差不多一年有千亿美元的产值,而现在则面临着较高的关税。
目前苹果几乎已经将所有供应美国的手机迁往了东南亚,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除此之外,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等,都有可能遭受重创,因为它们都是在关税中重点需要出口到美国的。
宏观来看,目前我国对美直接出口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19%降至当前的14%,但通过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间接出口的规模持续扩大。
而特朗普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目前和东南亚国家签署的关系协议,都旨在通过限制中间品贸易(如“供应链绕道”规则),来迫使我国加速产业链本地化进程,短期内仍然有可能增加企业成本。
这种调整虽然痛苦,但长期来看还是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链的自主性和韧性。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甲方,这次的经济转型,也的确让一些东南亚国家嗅到了新的机会。
特朗普关税试图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足等问题仍然难以解决。最终,这又需要靠东南亚来完成一些相对低端的制造。
而这,也是特朗普关税策略必然失败的原因。
不过这里的“失败”是要打引号的,对美国而言,能否完成制造业回流,以及能否减少贸易逆差,这些可能都不是成功或失败的标准,美国所想要的标准,其实还是再次重新制定全球化贸易秩序。
这次特朗普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其背后其实就是想重塑全球化。而在重塑的过程中,对我们而言,其影响应该也是最大的。
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应对,具体来说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扩大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来对冲对美贸易下滑。第二,就是对内刺激需求,来解决生产太多的问题。
今年我们其实已经推出了许多刺激内需的措施。例如国补,针对家电和3C产品的补贴,直接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社零不错的增长,此外针对消费贷,也出台了一些相对比较优惠的利率,这些都是为了刺激消费。
有了消费,企业才有钱,企业有了钱,员工收入才会更高,从而继续消费,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过去我们的出口过多依赖外部市场,现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而让我们清醒了,那个只顾埋头生产却不抬头消费的时代,应该差不多过去了。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以消费增长为主的时代,只有我们的消费占比起来了,才能够在关税问题上真正不受制于人。
而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经济转型也不会一蹴而就,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