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在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一年后,服务消费的促进再度迎来重磅文件。
9月16日,商务部、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提出5个方面19项任务举措,包括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和健全统计监测制度等。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在1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通过场景创新、模式迭代、业态升级,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消费资源整合,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的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文娱旅游、交通出行、体育健康、养老托育等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服务消费将逐步成为主导型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两年发布两份重磅文件
近两年来,随着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意义不断凸显,服务消费成了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
2024年8月发布的《意见》从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六方面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系统和全面的部署,对包括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居住服务、数字、绿色和健康等方面消费都有涉及。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专门提及了“服务消费”,要求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
2025年以来,高层会议多次在研究提振消费的政策时明确提及了服务消费。2月10日的国常会指出,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支持便民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4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则在今年第二次提及了“服务消费”,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此次出台的政策也进一步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和卡点。盛秋平指出,《政策措施》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例如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等;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从供给侧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从需求侧要求加强消费信贷支持、举办促消费活动等;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一方面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另一方面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限制,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消费层次来看,服务消费高于商品消费。除奢侈品之外,商品消费主要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服务消费则主要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改善型需求。所以,随着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服务消费的规模和比重会不断提高。
“未来,我国服务型消费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和增长潜力,包括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服务需求、‘以旧换新’带来服务型消费增量、数字经济发展催生服务型消费新业态、城镇化发展激发服务型消费潜力等。2024年,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水平占消费支出水平的比重为46.1%,预计到2030年将提升到50%以上。”他说。
扩大消费宏观政策再发力
而从近期的宏观数据来看,促进消费也有进一步发力的必要。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工业、零售、投资、出口和居民消费价格增速或涨幅都出现了回落。尤其是去年“926”政治局会议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后,四季度GDP增速跃升至5.4%,对今年四季度的增速构成高基数的挑战。
其中从消费角度看,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较7月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7月份的增速3.7%又比6月份的增速4.8%回落了1.1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上,服务消费好于商品消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增长5.1%。但其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两新”补贴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出现了减弱。
中诚信国际研报显示,8月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690亿元下达完毕,但金额较前两批各810亿元有所下降,资金退坡的同时,部分家庭家电、汽车类产品的置换需求趋于饱和,叠加去年基数效应,8月部分以旧换新覆盖领域的消费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家电、通讯器材的社零增速分别较上月下滑14.4、7.6个百分点至14.3%和7.3%,家具类商品社零增速仍位居行业首位,相对具有韧性,但也较6月高点累计下滑近10个百分点,商品补贴对以旧换新的支撑作用在逐步减弱。预计在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规模下降和高基数影响下,对商品消费的拉动或延续回落。
财信研究也认为,当前消费恢复仍持续面临多重挑战,如受高基数、乘数效应边际下降影响,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作用大概率继续减弱。
王孝松对此认为,“两新”的拉动效应出现了一定的边际递减,但总体的拉动效应仍然存在,而且设备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未来在各方面政策的推动下,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对新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两新”的作用将会持续显现。实际上,国家近年来一直非常重视消费,通过各种政策打通消费的堵点,而近期对服务消费的强调,更体现出精准施策的政策导向。今后要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的困境,重点着力点在于以数字消费牵引服务型消费新业态发展,加大服务型消费新供给;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扩大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服务型消费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