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强求来的。
想一想,谁培养了任正非?
“谁搞得清统帅内心的世界是怎么成长的,无私就是博大。”
一个工程师经过培养之后可以成为专家,但一个创业者要想成为企业家,只能是靠他自己去修炼才行。
从古至今,真正成就事业的人无不是通过自我修炼才取得成功的,自己领悟到的东西才是自己,自己没有感悟别人其实无法给予。
成功不能强求: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不是培养,而是“冒出来”的!
不仅仅是企业界,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是如此。
比如说梵高,比如说爱因斯坦,比如说贝多芬……这些人中的精英、大师,是怎么产生的呢?
孔子的老师是谁?苏格拉底是谁教育出来的?
他们好像就是“冒出来”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突然就有了这样一个人。
我们看中国市场经济数十年,跟任正非同时代的创业者不知道有多少,在深圳创业的老板也数不胜数,哪怕是在八九十年代做交换机的人也有很多,为什么最后是任正非一枝独秀?
“你们知道方丈是怎么出来的?悟出来的!悟性,是很难培养的。”
在任正非看来,高级人才光靠培训是培养不出来的,为什么?举个例子,你让公司的所有员工去上培训课,结果会是什么样?
我们先假设老师是80分的水平,他讲授出来的知识可能就60分,而不同员工接收到的知识大概会是50分往下,有人甚至只有10分、5分,或者就是一分都没有。
比如我们现在学习任正非,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你能够吸收多少“能量”呢?
吸收能量需要靠自己的领悟,“悟性”这个东西是培养不出来的,有的人就是冥顽不灵,不知道开窍。
这也是古人传授学问或武艺都需要老师去找弟子的缘故,高水平的老师难得,其实有慧根的徒弟更难得。
一流的人才都是筛选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这就像战场上打仗,成千上万的农民原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根本不知道如何打仗,但上了战场后,有人很快就晓得了如何打才能打赢。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战场才是最残酷的炼狱,容不得虚假和无能,而且哪怕你是一流的人才,你还要有运气才行。老方说大家去看战争史就可以知道,多少人中龙凤还没有机会出类拔萃就成了“万骨枯”,非常可惜。
有慧根,有能力,有运气,除了这些之外,还要身体好,寿命长。在社会很多领域,都有天才默默无闻一辈子,死了后才被世人发现价值的。
成王败寇,成功是熬出来的,我们看任总在四五十岁的时候也没有七八十岁的威望,这就证明了做“时间朋友”的重要性。
这里多说一句,有缘跟着任正非一起创业的人才很多,但他们大都是选择了离开,比如李一男这样的“天才少年”,这就说明能够受任总的激励、栽培也是一种天赋。
苦其心志,动心忍性:一定要看破这个红尘。
任正非四十三岁之前不容易,四十三岁之后更艰难,因为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了,怎么办呢?
心不苦则智慧不开,人都需要在痛苦中领悟和修炼。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无私就是博大,“录用一个干部,最主要是要考虑这个人曾经是不是在外面受过重大挫折,而且这个人已经认识到这个挫折,已经改进了。”
任正非认为成长过程中的磨难是福不是祸,人才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另外,做事也需要尽心尽力才行。
“高级干部的悟性是在全心全意的工作中,在不断地进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中逐渐形成的。”
总而言之,人的蜕变关键是在自己,外界的刺激最多是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看自己的领悟和修炼。
道理是自己心领神会了,才算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