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担心的局面出现:中国探测到万吨级铀矿,一跃成为铀矿大国
创始人
2025-10-04 18:14:17
0

2025年初,一条来自中国西部的重磅消息迅速引起全球能源界的关注: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下1820米深处,中国地质队发现了一座万吨级砂岩型铀矿。这一发现,深度相当于五座上海中心大厦叠加的高度,震动了全球核能市场,甚至美国能源部的气氛也变得格外紧张。因为这标志着他们最担心的局面变成了现实。

要知道,目前美国核反应堆70%的燃料依赖进口,而本土的铀产量甚至不足以支撑一个航母编队的需求。相对而言,中国的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其“贫铀国”的标签,并让中国从一个依赖进口铀的国家,转变为可以输出技术和资源的全球铀矿大国。这不仅增强了中国在核能产业链上的自主权,还让美国的铀资源体系受到了沉重打击。

那么,中国是如何在这片荒凉的沙漠深处找到这座巨大的铀矿呢?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技术突破?为什么美国如此紧张呢?这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1995年,中国决定将铀矿勘探的战略重点从南方转移到北方。那时,国内的铀矿资源大多集中在南方的花岗岩地带,但这些矿藏储量有限,且开采成本高、效率低。为了突破这一限制,中国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尤其是适合地浸开采的砂岩型铀矿。地浸法与传统的爆破采矿不同,类似“地下炼金术”,通过注入液体溶解铀矿,再通过抽取溶液来获取铀,具有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如果技术成熟,可以实现远程智能化控制。

然而,北方盆地的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常被认为是“探测禁区”。这里60%的区域覆盖着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地震波几乎无法传播,电磁探测也很难有效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找矿,简直如大海捞针。

尽管困难重重,中国的科研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经过数十年的数据分析和探索,最终发现了一些放射性异常点,竟然藏在那些曾被认为“不可能成矿”的红层中。传统理论认为,这些红层代表着干燥和氧化的沉积环境,是铀矿成矿的“禁区”,但中国的地质学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在这种环境下,铀气可以从深层渗出,氧化液则从浅层渗入,双重作用下可能会形成铀矿。这一理论被称为“渗出-渗入复成因模型”,它彻底改变了国际地质界对砂岩型铀矿的认知。

2021年,一个三十人的科研团队深入塔里木盆地,开始了实际的勘探工作。他们采用了卫星遥感、航空物探、地面测量和深部钻探等多种先进技术,组成了一个“天-空-地-深”四位一体的三维探测体系,甚至首次引入了人工智能进行建模分析。在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他们精准锁定了潜在的铀矿靶区。

终于,2024年冬季,团队在地下1820米的深处发现了一段厚达8米的铀矿化层,这是中国首次在塔里木盆地找到铀矿,同时也创造了全球砂岩型铀矿发现的最深记录。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凡,不仅为中国打开了寻找铀矿的新领域,也为全球其他复杂地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也在2025年迎来了重大的突破,发现了储量高达288万吨的超大型铀矿,这一发现大幅提升了中国铀矿的总储量,刷新了全球铀矿储量的新纪录。实际上,早在2009年,中国的铀矿储量仅为不到20万吨,但如今,鄂尔多斯一地的铀矿储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国过去十多年的总和。

鄂尔多斯的成功并非偶然。早在2013年,中国就在此地发现了大营铀矿,并通过验证“煤铀共探”理论,证明煤田附近可能藏有铀矿。这一理论的提出,令中国的铀矿勘探效率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中国地质队进一步分析煤田数据,筛选潜在的铀矿靶区,收获了多个重要的铀矿发现。

技术上的突破同样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国率先掌握了二氧化碳地浸技术(CO? O?地浸),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该技术的开采效率高达99.9%,成本比传统方法低40%。在新疆伊犁盆地,工人们只需在指挥中心操作电脑,就能完成远程开采。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采矿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不仅如此,中国在全球的铀矿布局也在悄然展开。2019年,中核集团收购了纳米比亚的罗辛铀矿,通过中国的技术支持,这个曾濒临关闭的矿山迅速恢复了生产,年产量突破2900吨,延长了矿山的使用寿命。而且,中国还在当地雇佣了大量员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

如今,中国不仅在国内大规模开展铀矿勘探和开采,更在全球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上海铀现货交易平台上,2024年成交量已经达到200吨,尽管这一规模不如西方的老牌交易所,但足以撼动欧美定价机制。曾几何时,美国凭借控制资源出口和技术标准主导着全球核燃料市场,而如今,中国凭借雄厚的资源储量、先进的技术能力和广泛的市场布局,正在悄然改变全球核能市场的格局。

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还在继续探索新的技术突破。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正在试验阶段,AI智能系统将控制每一口注液井和抽液井,预计能将采矿效率提高50%,同时减少80%的环境影响。全自动化绿色地浸铀矿也已经在二连盆地投入生产,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从最初的手动采矿,到如今用人工智能指导的智能化采矿,中国铀矿工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到2025年,中国探明的铀矿储量已突破28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这不仅为中国核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让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战争,中国已经悄然获胜。未来,美国的焦虑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方说到做到订单归零,美国尝到... 不出所料,美国在遭遇反华措施的“反噬”后,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10月1日,美国密歇根州的民主...
33亿撬动695亿!“民营船王... 来源:野马财经 投资尚未板上钉钉,后续还需闯过几道关。 作者 | 高远山、刘俊群 编辑丨高岩 来源...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欧洲,俄...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0月2日对欧洲发出警告,表示近期的无人机入侵事件表明俄罗斯正准备“升级”其对乌...
原创 欧... 扎波罗热核电站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之一,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第聂伯河畔,曾为乌克兰提供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电力...
美国最担心的局面出现:中国探测... 2025年初,一条来自中国西部的重磅消息迅速引起全球能源界的关注: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下1820米深...
帝奥微:筹划发行股份及现金购买...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29日,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帝奥微)公告,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
季前赛-布克24分里夫斯20分...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0月4日NBA季前赛,客场作战的太阳以103-81击败湖人。布克24分2篮...
普京对“去美元化”改口,宣布不... 普京对“去美元化”政策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俄罗斯为何在关键时刻改变了态度?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美国财长最终松口,预告中美谈判... 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前给中美贸易谈判“预热”,表示这次谈判将会有“重大突破”。10月2日...
原创 别... 你还在投资那些传统的消费巨头,或者靠着过去的经验判断市场吗? 如果是,你可能正在被一个强大的、正在彻...
OpenAI强硬回击马斯克窃密...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被马斯克xAI起诉窃密一周后,OpenAI的...
原创 倒... 疑云笼罩欧洲:丹麦祭出“禁飞令”,峰会安全与俄乌博弈的暗流涌动 近一周以来,欧洲上空笼罩着一层挥之...
因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肇庆四会多... 为深入贯彻落实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切实防范化解传播风险,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原创 A... 最近A股的画风有点魔幻:指数蹭蹭往上窜,朋友圈里仿佛牛市已至,钱包鼓了,人生巅峰就在眼前。可你要是打...
原创 美... 9月与10月,对美国农业而言是关键节点,大豆丰收季如期而至,但美国豆商却难展笑颜。长期以来,其将某国...
累计金额超740亿!逾500家... 财联社10月4日讯(编辑 笠晨)大股东及高管增持是稳定市场信心的一大重要力量。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大股...
乌克兰多地能源设施遭袭,部分区... 当地时间10月3日,乌克兰能源部发布报告称,截至当日,该国部分区域已实施用电限制措施。 乌克兰能源部...
8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 日前,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8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303亿元,按年升3.8%。扣除价格变...
原创 北... 最近各大新能源车企们,纷纷公布了9月份的销量数据,从机构的统计来看,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万辆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