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波罗热核电站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之一,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第聂伯河畔,曾为乌克兰提供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电力。但目前,这座核电站已经完全与电网断开连接,并且已经连续七天依赖柴油发电机维持运转,创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长的断电纪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这一状况为“危急”,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在与普京的紧急会谈后,未能推动恢复电力供应。
扎波罗热核电站原本由六个反应堆组成,是乌克兰电力的支柱。然而,自2022年被俄军控制以来,所有反应堆已停运,电站只能依赖外部电力来保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作。9月23日,电站的最后一条外部电力输送线路被炮火摧毁,导致电站完全陷入黑暗。根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发布的消息,乌军的炮击导致了供电线路的严重破坏,但乌克兰方面则反驳称是俄方炮击切断了唯一的电力连接。双方对于责任的推诿使局势更加复杂。
在缺乏外部电力供应的情况下,电站只能依赖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系统,然而,这种应急措施的持续依赖存在巨大风险。IAEA警告称,这正是扎波罗热核电站“最脆弱的时刻”。目前,电站的18台柴油发电机中只有7台仍在运行,且局势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俄罗斯方面表示,核电站的辐射水平正常,柴油储备能够支撑发电机运行超过10天,且冷却系统运行平稳。但由于持续的战斗和炮火,电力线路的修复工作未能顺利进行,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泽连斯基在10月1日发出紧急警告,称连续一周的断电已经超出了乌克兰应对的能力,并将其形容为“前所未有的危急情况”。对于核电站而言,断电意味着冷却系统的瘫痪,甚至可能引发核灾难。尽管电站处于冷停状态,反应堆中的核燃料依然会产生衰变热,冷却系统的失败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与此同时,俄乌双方的能源设施袭击已经成为新一轮博弈的焦点。2025年8月,乌军和俄军相互袭击对方的能源设施,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战争的规模。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使其炼油产能瘫痪,而俄罗斯则破坏了乌克兰的20座能源设施,包括变电站和火力发电厂。这种“互毁命脉”的策略使得能源设施成为冲突的关键点,而核电站也被卷入其中,导致IAEA多次警告冷却系统失效可能引发灾难。
欧洲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局面,德国经济部宣布将重新启用一些已退役的煤炭发电厂,以弥补能源不足。波兰则加速推进与乌克兰的电网互联项目,试图将乌克兰的电力输送到欧盟。然而,这些措施远远无法替代扎波罗热核电站在电力供应中的关键作用。在战前,扎波罗热核电站提供了乌克兰约25%的电力,电站停运后,乌克兰的电网问题愈加严重,甚至波及整个欧洲能源市场。随着冬季临近,能源短缺可能使冲突进一步激化,形成“停电-炮击-更大停电”的恶性循环,局势愈加复杂与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