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卡脖子直击痛处,特朗普团队腔调软了
特朗普团队终于意识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关税战中,大豆正成为中国手中除稀土之外的又一张王牌。美国农民的收割季已经拉开帷幕,然而今年中国至今未购入一船美国大豆,这让美国农民们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特朗普政府也坐不住了,急切地想要与中国达成协议,以缓解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对于美国大豆种植者来说,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即便中美最终达成协议,对于这些正在努力应对失去最大客户的农民而言,一切可能已经太晚了。美国农民的仓库里堆满了大豆,而中国市场的缺席让他们的希望逐渐破灭。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彼得郊外的大豆农场。(图源:彭博社)
中国是全球大豆出口的最大买家,每年采购量占全球大豆出口总量的60%左右。在过去,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约占其总进口量的五分之一,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一半。 大豆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中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巴西和阿根廷等国早已看准机会,趁机向中国大量出口大豆,而中国的应对策略显得游刃有余。
回顾上一轮贸易战,大豆问题就是焦点之一。美国的大豆主产区,如北达科他州、艾奥瓦州等,恰恰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然而,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却给这些农民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2019年中美初步达成协议后,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地对农民们说:“我建议你们立即去买更多的土地,买更大的、更好的、更强大的拖拉机——生产多少,中国就会买多少!”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如今,麻烦再次降临。 美国大豆协会会长、肯塔基州农民拉格兰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强烈敦促特朗普总统迅速通过谈判解决这场贸易冲突,确保中国取消对美国大豆的报复性关税,否则我们将永久失去市场份额。”密苏里州农民理查森也坦言:“我们确实希望协议能尽快达成,但农民们现在面临的是价格低迷和成本高昂的双重压力,时间不等人。”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彼得市郊外,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大豆。(图源:彭博社)
北达科他州的共和党参议员霍文更是直言不讳:“我们想把大豆卖到中国,但我们担心中国人会彻底转向南美市场,抢走我们的生意。”随着美国农民的抗议声浪越来越高,特朗普政府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近日,特朗普及其团队开始频频释放“善意信号”,甚至承诺将用关税收入的一部分来补贴农民。然而,这种“施舍”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农民们要的不是政府的救济,而是稳定的市场。理查森说得很清楚:“农民并不想要施舍,他们更希望看到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宁愿从市场上赚钱,而不是从政府那里领支票。”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让美国农民苦不堪言,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他们不得不将大豆囤积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出售。然而,仓库早已爆满,农民的耐心也在一点点耗尽。
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不断强调,中美领导人即将举行的会晤将重点讨论大豆问题。然而, 想要解决美国的关切,特朗普必须首先解决中国的关切。今年以来,特朗普团队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咄咄逼人逐渐软化,甚至开始接受与中国平等谈判。中国的稀土政策让美国忌惮不已,而大豆问题更是成了美方绕不过去的坎。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通过让步来换取中国的合作。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彼得市郊外,收获的大豆被送入谷物升降机进行储存。(图源:彭博社)
大豆是一种全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南北半球的许多地区都适合其生长。中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加工,并非主粮。2018年贸易战爆发后,中国迅速调整了进口策略,逐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转而增加从巴西、阿根廷和俄罗斯的采购。这一调整不仅让中国在大豆供应链上更加灵活,也直接改变了全球大豆市场的格局。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大豆占全球产量的34.2%,而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28.3%。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美国农业造成了持久伤害。尽管美国农民也曾尝试开拓其他市场,但进展缓慢。原因很简单: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