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37万亿国债要靠比特币赖账?微策略买64万枚,俄顾问捅破真相
创始人
2025-10-10 11:33:53
0

3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相当于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全年GDP的6倍多,就在各国还在琢磨怎么应对这颗“定时炸弹”时,两条截然不同的消息突然引爆市场:普京的高级顾问说美国要靠稳定币让债务“蒸发”,微策略CEO却建议用比特币让债务“归零”。

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真实摆在全球面前的选择题:加密货币到底是美债的“神器”,还是会让更多人成为债务买单者的“陷阱”?

加密货币真能帮美债?

前段时间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普京的高级经济顾问安东・科比亚科夫说的一番话,把全球都给惊着了:他说美国正琢磨用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把37万亿美元的国债给“贬没了”,还想把债务搁进“加密货币云”里重置,最后让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个人买单。

巧的是,美国那边也有个大人物说过差不多的话,就是微策略的CEO迈克尔・塞勒,这哥们还是个亿万富翁,他建议特朗普把美国所有黄金都卖了,全买比特币,这样就能让美国债务归零。

关于美国这37万亿债务咋解决,现在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说法,一边是俄罗斯的警示,一边是美国企业家的激进想法,两边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都藏着各自的心思。

科比亚科夫可不是普通人,他跟着普京做了10多年高级经济顾问,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说话肯定有分量,他说美国现在就想靠稳定币搞个“加密货币云”,把全世界的人都拉进来。

等不少美债都进了这个“云”,就利用稳定币和美元1:1兑换、还靠美债背书的特点,让美元贬值,最后所有持有稳定币的国家和个人,都得跟着承担债务缩水的亏。

在他看来,这就是美国老套路了,自己的危机让全世界扛,只不过这次换了加密货币这个新工具,科比亚科夫还说,黄金和加密货币都是货币体系的新选择,但美国明显更待见后者,因为稳定币能跨过地域和监管的限制,把通胀压力精准传到每个人的手机钱包里。

再看塞勒,这哥们是比特币的死忠粉,他给特朗普提的建议特别激进:让美国把手里的黄金全卖了,然后大把买比特币,搞个“国家比特币战略储备”,他算过,要是美国能推着比特币成全球核心储备资产,比特币市值能涨到百万亿美元级别,到时候37万亿债务就不是事了。

在咱看来,这俩说法看着对着干,其实都戳中了美国债务的要害:以前靠通胀稀释债务的老办法不好使了,得找个新路子让全世界买单,科比亚科夫是提醒大家小心美国的新套路,塞勒则是帮美国想怎么延续霸权。他俩这么一吵,反而说明加密货币已经成了全球货币变革的关键,这债务解法的事,以后还得吵下去。

美国早就靠“稀释”解债了

要想明白现在美国为啥打加密货币的主意,咱得回头看看美国以前是咋处理债务的,说白了,“自己的债让别人扛”这事,美国从二战后就没停过,每次出危机,都成了它扩债、稀释债务的机会。

二战刚结束那会,美国就玩过一次“通胀突围”,1946年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都到106%了,换别的国家早扛不住了,但美国没按常理来。

政府跟美联储商量好,把长期国债利率压到2.5%以下,这样发债成本就低了;财政部接着发新债,把钱投到基建和战后重建上,等于是用新债还旧债。这么一弄,通胀就来了,1946到1951年,美国物价涨了35%还多。

靠着通胀“掩护”,债务占GDP的比重慢慢降下来,到1960年代就剩40%以下了,可代价呢?全世界手里有美元资产的人,购买力都悄悄缩水了,美国等于是收了“隐性通胀税”,把债务压力转出去了。

到了1970年代,美国的操作更“直白”了,那会赶上“滞胀危机”,经济没增长,通胀还特别高。1971年尼克松搞了个“尼克松冲击”,直接不让美元兑黄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下就崩了,美元想贬值就贬值。

后来又赶上石油危机,能源价格涨得离谱,1980年美国CPI同比涨了13.5%,房贷利率都超10%了,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对美国政府来说,高通胀反倒是好事,债务的实际价值被稀释得特别快,到1970年代末,美国政府债务的实际规模比1970年降了约25%。

那会的美元,就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工具,全世界持美元的人又当了回“冤大头”,最近的一次就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时候,美国把这稀释债务的套路玩到了极致。

为了救经济,美联储推出了几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把利率压到0-0.25%的历史低位;财政部也没闲着,搞了4.8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直接给居民发钱、帮企业脱困。

这么一折腾,2020年流通中美元M2增速到了25%,是1980年代以来最高的,紧接着,美股、楼市、加密货币这些资产价格疯涨,标普500指数从2020年3月的2237点涨到2022年1月的4796点,涨了114%还多;美国房价中位数从32万美元涨到45万美元,涨了40%。

但美国政府债务也跟着涨,从23万亿美元涨到33万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虽然债多了,但2021-2022年通胀率突破9%,把实际偿债压力给冲抵了,债主担心的违约风险也没了。

咱翻完这几本历史账就明白了,美国处理债务的逻辑从来没变过:靠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超发货币搞通胀,让全世界帮它扛债。现在琢磨用加密货币,不过是把老套路升级了——稳定币和比特币比以前的办法更精准、更隐蔽,能让“全球买单”这事更顺理成章,这也是美国为啥盯着加密货币不放的根本原因。

稳定币和比特币的麻烦事

面对37万亿债务,美国也没死磕一个办法,而是在稳定币和比特币两条路上都试试水,但这俩方案看着挺好,其实都藏着不少麻烦,能不能成,不光看市场接不接受,还得看全球政治经济的大环境。

先说说稳定币,它的好处是“隐蔽”还“能渗透”,稳定币跟美元1:1兑,主要靠短期美债当储备,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大家越用稳定币,发行商就得买越多美债;美债买的人多了,美国就能发更多债;要是美元因为通胀贬值,所有持稳定币的人,购买力都会跟着降,等于是把“美国国内的通胀税”变成了“全世界一起交的税”。

更关键的是,稳定币是私人企业发的,像TetherCircle,以后苹果、Meta这些科技巨头也可能发,这种“私人属性”就没那么敏感,没人会把苹果发的稳定币当成“美国政府的金融武器”,但它能起到跟美元扩张一样的效果。

但稳定币的问题也很明显,核心就是“没人信”,虽然发行商说有1:1的资产背书,还定期出审计报告,但审计都是美国机构做的,其他国家根本没法自己去验证储备是不是真的。

更要命的是,美国以前就老改规则,1971年“尼克松冲击”就是例子,以后要是债务压力太大,美国说不定就改稳定币的储备规则,“1:1锚定”可能就成了空话,对国家来说,资产安全是天大的事,光靠发行商“口头保证”肯定不行,这也是为啥全球央行都在买黄金。

2023年全球央行买黄金的量达到1136吨,创了历史新高,中国、印度这些国家还在接着买,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都超2500吨了,各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在资产安全面前,黄金的“千年信用”比稳定币的“纸面承诺”靠谱多了。

再看比特币,这方案走的是“激进路线”,好处是有可能“重建储备体系”,塞勒提议“卖黄金买比特币”,其实是想让美国摆脱对黄金的依赖,推着比特币成全球核心储备资产,再建一个新的货币霸权。

要是这事能成,美国大概会这么干:第一步,大量卖黄金,把金价压下来,让中俄这些黄金多的国家资产缩水;第二步,使劲买比特币,把价格推上去,扩大影响力;第三步,等比特币成了全球储备资产,它市值一涨,37万亿债务就不是问题了。

微策略从2020年开始就不停买比特币,目前持有超64万枚比特币,特斯拉、Block这些公司也在买,灰度的比特币信托基金管理规模都超300亿美元了。

可比特币的风险也不小,首先是价格波动太大,比特币一天涨跌幅能到20%,要是它市值涨不上去,不仅解不了债,还可能让全球金融市场乱套。

其次是其他国家肯定不乐意,现在大家对美元霸权已经够警惕了,要是美国强行把比特币变成“美元新靠山”,说不定会加速去美元化,反而让美国的影响力下降。

最后是监管问题,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差太多,中国明确限制加密货币交易,欧盟搞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美国自己内部对监管也没达成一致,这些都可能拦住比特币成为全球储备资产的路。

不管是稳定币还是比特币,本质上都是美国想接着让“全世界帮它还账”。但这俩方案都有绕不过去的坎:稳定币没人信,比特币波动大还遭抵制,美国要是硬推,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债没解成,还可能让全球货币体系变天,自己的霸权也保不住。

财富悄悄转移:有人赚有人亏的“游戏”

不管美国最后选哪种办法解债,肯定会引发一场全球范围的财富转移,这转移不是明着抢,而是靠货币贬值、资产价格波动这些隐蔽的方式,不同的人在这场“游戏”里,日子过得可就不一样了。

对那些手里有很多资产的富人、大机构来说,这可能是个“赚钱的机会”,在债务稀释、货币超发的时候,股票、房产、黄金、比特币这些资产的价格会跟着涨,但这不是资产真的变值钱了,而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

就说2020-2022年的美国市场:标普500指数涨了114%还多,美国房价涨了40%,比特币更是涨了16倍,黄金价格在2020年8月也创下了2075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这些资产持有者的账面财富涨了不少,其实就是靠资产增值抵消了货币贬值,甚至还赚了“被动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更多投资渠道和信息,能更早买到好资产,在财富转移里占尽了便宜,比如美国的桥水对冲基金,2020年就靠买美股科技股黄金ETF,赚了超15%的年化收益,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多了。

可对咱普通上班族、中产来说,日子就不好过了,很可能成了这场转移的“受害者”,咱的收入主要靠死工资,但工资涨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物价。

2021-2022年,美国平均时薪涨了约5%,但通胀率超8%,实际工资等于是降了3%;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2022年美国食品价格涨了10.4%,能源价格涨了32.9%,房租也涨了超10%,普通家庭的购买力越来越差。

房租从1800美元涨到2100美元,就这两项支出每月多了450美元,可工资每月才涨300美元,手里能花的钱反而少了,更糟的是,咱存的钱也会在通胀里缩水,10万美元储蓄,要是通胀率8%,一年后实际能买到的东西就剩9.2万美元,五年后更是只剩6.8万美元。

这种“工资跑不过通胀、存款越存越不值钱”的日子,让普通人在财富转移里只能吃亏,可咱大多时候都搞不明白这背后的债务逻辑,只能觉得“东西贵了”,不知道自己其实在帮美国还债。

美国为啥选加密货币解债?就是因为这种财富转移特别隐蔽,比起直接加税、砍福利,用稳定币或比特币稀释债务,不容易让国内老百姓反对,普通人用稳定币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在交美国的通胀税;比特币涨价了,有的投资者还觉得是“好机会”,主动往里冲。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转移方式,比以前的办法更能让人上当,也更难引发反抗,比如2023年,美国有超2000万普通投资者通过灰度GBTC间接买了比特币,他们大多觉得这是“抗通胀的好选择”,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帮美国扛债务压力。

在咱看来,这场全球财富转移的本质,就是美国想靠金融工具把自己的麻烦转嫁给别人,但现在大家对美元越来越不信任,这种转移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以后很可能出现“多种货币一起用”的局面,不同货币和资产的竞争会更激烈。

咱普通人该咋办:守住钱袋子的实在办法

面对美债带来的财富转移,咱没法改变大趋势,但能靠科学的资产配置和财务规划,守住自己的钱,别当“冤大头”,自己配点“抗通胀资产”,别让钱缩水,核心就是把存款和收入换成能扛通胀的好资产,别让一种资产的波动影响咱所有的钱。

长期来看,股票是抗通胀的好选择,但得注意,股市有涨有跌,咱得看得长远点,别市场一涨就跟风买,一跌就慌着卖。

房地产是实物资产,价格一般会跟着通胀涨,但直接买房门槛高,还不好变现,这时候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就很合适,买一手才几百块,相当于间接持有商场、高速公路、数据中心这些资产,既能拿租金分红,还能享受到资产增值的收益。

黄金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硬通货”,不管货币怎么贬值,黄金的价值总能稳住,咱普通人配置黄金,不用非得买金条、金首饰,金首饰有加工费,变现还得折价,不划算。

比特币这些加密货币,波动真不是一般大,一天涨20%、跌20%都是常事,咱普通人要是心脏受不了,千万别碰。

除了配资产,咱日常花钱、存钱也得有规划,别稀里糊涂的,最后钱没守住还添了焦虑,首先得留“应急钱”。不管咋投资,都得先留出3-6个月的生活费当备用金。

然后别乱借债,现在信用卡、网贷特别方便,但咱得有分寸,别为了买奢侈品、换新款手机就透支消费,这种“超前消费”看似潇洒,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一旦遇到失业、降薪,很容易还不上钱,影响征信,以后买房、贷款都受影响。

现在网上天天说“通胀要来了”“钱要贬值了”,很多人一看就慌了,不管懂不懂就跟风买这买那,最后反而亏了钱。其实咱不用这么焦虑,得看清自己的“能力圈”,咱普通人过日子,最重要的是“稳”。

守住钱,过好自己的日子

美国37万亿债务的“加密解法”,不管最后成不成,对咱普通人来说,核心就是“守住自己的钱”,美国想让全世界买单,但咱能做的,就是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谨慎的财务规划,尽量减少通胀和财富转移带来的影响。

不用天天盯着美国债务、加密货币的新闻焦虑,那些大趋势咱改变不了,但能改变自己的花钱、存钱、投资习惯,比如每月多存几百块,买一点指数基金;少花点冤枉钱,把钱用在刀刃上;别碰自己不懂的高风险资产,守住本金。

日子是自己过的,不管外面怎么变,只要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就能把小日子过好,这比啥都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楼... 购房置业,楼层选择至关重要。许多购房者梦寐以求的“黄金楼层”,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入手这些楼层的人...
原创 突... 昨日黄金白银暴跌,其中国际黄金下跌114美元,国际白银大跌2.3美元以上。国内上海金、沪金,融通金和...
白银飙破51美元创纪录,伦敦轧... 【华通白银网10月10日讯】周四,白银价格跳涨至51美元/盎司上方的历史新高,对所有主要货币都创下新...
37岁天才华裔,问鼎「最年轻亿... 文 | 本原财经 属于AI的技术革命,再次迎来一波造富神话。 Edwin Chen,Surge A...
挚达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募资总额... 来源|贝多财经 10月10日,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挚达科技”,HK:02650)在港...
机构策略:成长占优有望延续 关... 东方证券指出,尽管整体制造业PMI依然受到外部不利形势的影响,但政策对“反内卷”、服务业的推动已有所...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久违露面并... 蓝鲸新闻10月10日讯(记者 武静静)据知春创新中心公众号,10月9日,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正式开业...
再掰手腕,中美祭出各自的王炸! 中美又在掰手腕了。 周四,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而几天前,美方扩大对中国企...
中国建筑:10月9日融券卖出1... 证券之星消息,10月9日,中国建筑(601668)融资买入1.3亿元,融资偿还2.72亿元,融资净卖...
原创 库... 2011年,库克接任乔布斯,成为了苹果CEO。 这14年以来,大家对库克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觉得他在任...
泡泡玛特,亲手刺破增长泡沫 文|沥金 8月19日,泡泡玛特交出上半年的商业答卷。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公司营收138.8...
Z世代举杯时,他们在期待什么?... “啤酒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Worldwide Brewing Alliance(WBA)...
300元租相机却被“坑”了20... 作者 | 趣解商业 张语格 “店里所有的大疆全部缺货了。” 国庆前夕,“一生要出片”的年轻人四处搜...
把稀土技术管起来,谁私卖,谁就... 就在七国集团和欧盟纷纷讨论对中国稀土实施征税的同时,中方在上班的第一天、清晨便宣布,从9日起对稀土相...
光迅科技:10月9日融资买入3... 证券之星消息,10月9日,光迅科技(002281)融资买入3.74亿元,融资偿还4.41亿元,融资净...
石化油服:10月9日融券卖出2... 证券之星消息,10月9日,石化油服(600871)融资买入2243.37万元,融资偿还2689.35...
互联网赋能俱乐部产业 中国俱乐... 数字经济的迅猛崛起正推动传统行业全面升级,当“互联网+”理念深入各个领域,俱乐部产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
恒生科技ETF指数基金:10月... 证券之星消息,10月9日,恒生科技ETF指数基金(513580)融资买入1079.59万元,融资偿还...
大动作!“千亿猪茅”分红超50... 10月9日晚,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