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对于追求保值增值的投资者而言,具有一定弹性的固收多策略产品吸引力也在持续攀升。然而,比起最大程度地追求组合“+”效果,在财通资管固收基金经理宫志芳看来,“回撤有底线、收益可积累”才是历经市场淬炼之后的更优解。
作为一位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8年多投资管理履历的固收老将,宫志芳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波段交易,其管理的基金涵盖短期纯债、中长期纯债、二级债券、偏债混合型等多个类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合计管理规模超259亿元。
在她看来,当前是配置固收多策略产品的较好时机:一方面债市继续调整的幅度有限,四季度或迎来配置机会;另一方面,股市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转债、股票等资产能够有效增厚收益。在债市、股市双重加持下,固收多策略产品的风险收益比值得关注。
回撤有底线,不赚“最后一毛钱”
职业生涯早期在银行进行债券、外汇、黄金等大类资产的投资交易经历,让宫志芳对“风险”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公开资料显示,宫志芳曾在浙江泰隆银行资金运营部从事外汇交易、债券交易,后进入宁波通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资金、债券投资交易,以及贵金属投资,2016年3月她加入财通资管。
“入行第一课就是金融风险管理,所以我会非常重视客户的投资体验,‘先控风险、再求收益’是我一直以来的投资准绳。”她说。
据了解,这一理念与财通资管固收团队一直坚持的“低波动,稳收益”投资理念一脉相承,他们始终强调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追求合理收益。
“比如,这样的理念体现在回撤控制上,我在每一笔交易时,都会提前设好止盈和止损点”。她补充道。
实际上,在变化不定的市场中,止损点通常容易设置,但止盈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何进行判断?宫志芳更相信“模糊的正确”。债券止盈可以结合“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指标,比如今年十年期国债触及1.6%,处于历史区间里的“大顶”,会选择果断止盈;针对信用债,会观察其利差空间,特别是弱资质信用债,通常会提前兑现收益;可转债方面,今年转债指数整体上涨不错,近期波动较大,部分板块估值较贵,可以考虑做一些动态的止盈。
“虽然有些品种还在上行趋势中,但我们会在收益和回撤之间做一个均衡的考量,不追求赚到最后一毛钱。”宫志芳表示。
立足资产配置,力求收益可积累、可持续
谈及固收多策略产品的运作管理,宫志芳表示,她更偏向于对组合进行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从宏观入手,关注大局。“在泛权益类资产上,我们没法和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比拼个股深度,但会从大类资产上来做判断,比如去年9月24日以后,在政策面、资金面等各种预期支撑下,权益类资产出现双重底,我们组合中逐步加配了转债与ETF;在今年1月债市见顶后,选择降低组合久期、去杠杆,转向权益增强。”
深耕多品种投资多年,宫志芳对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非常敏锐,尤为擅长判断大资金的流向。在债券端,她会跟踪市场上不同机构的行为,比如近两年保险、农商行等配置户的一些边际变量,对整体债市的影响更大。在权益端,她除了关注量化资金、两融资金的活跃度,也会留意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据、市场新发行基金热度等情况,这些市场“体感”信号都会成为她前瞻判断的重要支撑。
另外,财通资管自2016年起开始布局“固收多策略”产品,管理体系成熟,产品矩阵以低、中、高波均衡布局,当前已有14只固收多策略产品。近年来团队不断扩充多策略的内涵和外延,在尽可能降低波动性的同时增加收益来源,并按波动率和投资策略两个维度进行细分定位,既让基金经理能发挥所长,也能让投资者能找到风险偏好适配的产品。
看好权益机会,信用打底转债增厚收益
A股市场修复性行情一年多以来,股债性价比已从历史性的极端位置向均衡状态逐步回归。
宫志芳认为,债市经历近期的回调,后续调整幅度已较为有限,四季度或存在配置机会,当前需控制好久期和杠杆;权益市场长期向好,预计将持续演绎结构性行情,四季度随着国内重要政策落地,A股有望迎来更广泛的轮动,选择次龙头或宽基ETF或有助于降低组合波动。
转债方面,宫志芳表示,尽管当前转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转股溢价率也很高,但考虑正股未来继续上涨的可能,当前转债配置思路更倾向于正股思路,聚焦于股性较强的转债,同时部分仓位配置低价转债。具体而言,主要投向“反内卷”主题(包括光伏、有色等)、景气度比较确定的人工智能、科创芯片等相关产业链,以及出海概念的消费电子、创新药、游戏等板块转债标的;同时,少量配置低价转债博弈下修条款。
据了解,财通资管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对转债资产的研究和投资,伴随着转债市场的不断扩容,积累了丰富的转债投资策略和经验。转债资产已经成为财通资管固收多策略产品收益增厚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期,拟由宫志芳担纲基金经理的财通资管鸿曜90天持有期债券型基金正在发行。据了解,该基金拟配置信用债打底,并通过利率债、二永债波段操作以及配置转债力求增强收益。
“到四季度,预计在一系列重要会议、政策定调后,市场环境会可能会更加明朗。在策略上,我们还是贯彻底线思维,可能短期会跑得相对慢一点,但拉长来看能走得更远。”宫志芳表示。
风险提示:本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资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财通证券资管当前的分析,财通资管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