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让我哭笑不得:Zongshen Power(001696)旗下子公司突然终止IPO辅导。这家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增70%-100%,按理说正是资本市场追捧的香饽饽,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按下了暂停键。
这让我想起2025年A股市场的一个怪现象:业绩最好的股票往往涨得最差,而那些亏损企业却能一飞冲天。就拿"舒泰神"来说,连续三个季度业绩负增长,股价却暴涨400%;反观业绩五连增的"东方财富",涨幅只有可怜的5%。
Zongshen Power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资本运作。9月11日刚成立全资子公司重庆晨宇科技,9月30日就宣布终止航空发动机公司的IPO辅导。表面看是战略收缩,实则暗藏玄机。
我翻遍了公开资料发现,晨宇科技的法人代表蒲坚同时兼任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董事长,管理层高度重合。这哪是什么新设子公司?分明是在搭建一个全新的资本运作平台!
重庆正在全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政策红利下,Zongshen Power选择终止IPO绝非退缩,而是要以更灵活的姿态拥抱低空经济浪潮。毕竟航空发动机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与其在资本市场苦等审批,不如先整合资源、夯实基础。
说到业绩,今年市场给我上了生动一课。传统金融学告诉我们,股价应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但现实是:
看看这张图就明白,"舒泰神"业绩连降却暴涨400%,"东方财富"业绩五连增只涨5%。券商们整天鼓吹"价值投资",结果最价值的股票反而最不值钱。
这不是个案。"迪哲医药"被立案调查后反而涨了30%,"纳瑞雷达"中报净利暴增8倍后却跌了10%。你说气人不气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真相:市场的定价权从来不在散户手里。
以"迪哲医药"为例:
6月28日爆出利空后,股价先跌后涨。如果只看K线,你会觉得市场疯了。但看看机构资金动向就明白了:
图中橙色柱体显示,利空公布第三天起机构就开始悄悄进场。等到股价调整时,机构反而加大买入力度。这就是典型的"利空吸筹"!
再看"纳瑞雷达"的案例:
中报利好公布前后(红框处),股价看似企稳反弹(绿框部分)。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段反弹根本没有机构参与!没有大资金推动的上涨就像无源之水,怎么可能持久?
我在复旦读金融时就开始接触量化交易系统。十几年用下来最大的感悟是:市场就像一面哈哈镜,基本面分析看到的都是扭曲的影像,只有量化数据才能还原真相。
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连你点外卖的偏好都能分析,何况是机构那些有规律可循的交易行为?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观测工具。
比如Zongshen Power的操作:
这一系列动作如果用传统分析方法根本理不清头绪。但用量化思维来看就很清晰:这是典型的战略调整期,机构正在重新布局。
回到开头的新闻。Zongshen Power这波操作让我想起王小波的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散户在市场上吃亏,多半是因为看不清游戏规则。
现在重庆的低空经济正如火如荼:
在这样的背景下,Zongshen Power的战略调整意味深长。或许正如其在公告中所说:"基于战略发展需要和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决策。"
最后提醒各位:以上内容均为个人观点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记住:凡是以我名义推荐个股或收费指导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