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联合利华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联合利华实现营业额1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4.17亿元),同比下滑3.5%;今年前三季度,联合利华实现营业额4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00.34亿元),同比下滑3.3%。
可以说,今年第三季度,联合利华并未成功扭转业绩下滑的局面。不过,联合利华CEO Fernando Fernandez指出,当前印尼、中国市场已重回增长轨道,且剔除冰激凌业务后,集团整体业绩环比改善显著,销量增速也有明显提升。
那么,在联合利华最新交出的“成绩单”中究竟有哪些亮点?又揭示了联合利华哪些战略布局与未来方向?
五大业务板块全线下滑
青眼梳理联合利华财务数据发现,其近五年前三季度最后一次的高速增长出现在2022年,业绩增幅达到16%,营业额突破3500亿元大关,达3768.28亿元。此后,联合利华前三季度整体业绩表现均不算理想,到2025年,其营业额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
具体到部门业绩来看,联合利华现有五大业务板块,分别为美容与健康业务、个人护理业务、家庭护理业务、食品业务和冰激凌业务。在今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上述5大部门均呈现下滑态势。
·美容与健康前三季度营业额超800亿,高端美妆成增长关键
拥有AHC、多芬、清扬、夏士莲、凡士林、旁氏、德美乐嘉、Liquid I.V.、Olly等的美容与健康部门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4.48亿元)营业额,同比下滑3.1%;前三季度营业额为9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1.79亿元),同比下滑1.6%。
▍截自联合利华财报
尽管营业额同比下滑,但从基础销售额(underlying sales growth,即除开因收购、处置、货币变化等不利经济因素之外的营业额变化,下称“USG”)来看,第三季度实现同比5.1%的增长,其中销量贡献2.3%、价格贡献2.7%,实现量价齐升。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多芬护发、凡士林、Liquid I.V.、Nutrafol、Hourglass及K18等品牌的共同增长。
也有部分品牌呈现下滑趋势,如巴西和中国市场的持续疲软对夏士莲和清扬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两者均出现下滑。另外,尽管丝蕴在造型与护理领域保持强劲表现,但由于在美国市场采取了价格调整措施,导致销量下降,整体增长仅维持在低个位数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财报特别指出,高端美妆业务实现了个位数的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的提升,原因是高端美妆市场环境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不过,各品牌的表现差异明显,例如Hourglas和K18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宝拉珍选和德美乐嘉在经历上半年的下滑后,重新回到了低个位数的增长水平。
·多芬领涨个人护理业务
拥有多芬、舒耐等品牌的个人护理部门在今年第三季度录得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2.61亿元)营业额,同比下滑2.3%;前三季度营业额为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9.58亿元),同比下滑4.8%。
从USG来看,联合利华在财报中表示,个人护理业务USG增长4.1%,其中销量贡献1.0%,价格贡献3.1%。北美及亚太非洲地区的强劲表现部被拉丁美洲的下滑所抵消。
在品牌层面,多芬仍是个人护理业务的核心增长引擎。财报特别提到,多芬凭借高端创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以及独特限量版季节性沐浴露系列的上市,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中国市场回暖,亚太非成增长高地
从区域维度来看,联合利华各地区表现差异显著,其中亚太非地区凭借中国、印尼市场的回暖成为增长高地,而美洲地区则因拉丁美洲市场拖累整体表现,欧洲市场虽实现增长但基数压力较大。整体呈现“新兴市场回暖、发达市场稳健”的格局。
·中国区重回增长
作为集团第一大市场的亚太非地区,第三季度USG达6.8%,营业额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2.19亿元)占集团整体业绩的42%,前三季度USG为4.6%,营业额达1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69.73亿元)。
▍截自联合利华财报
联合利华表示,在需求趋势稳定的背景下,业务基本面保持强劲并实现份额增长。其中,中国市场实现低个位数增长,集团表示“针对性渠道策略与产品高端化已初见成效”,扭转了此前的下滑态势。
印尼市场表现尤为强劲,经业务重组后USG飙升12.7%,所有美妆相关品类均实现增长。而非洲市场受益于更聚焦的策略和精简的运营模式,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欧美地区持续增长
美洲地区今年第三季度营业额为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9.68亿元),约占集团整体业绩的35%,前三季度营业额为16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30.39亿元)。其中,北美市场保持强劲势头,USG增长5.5%,销量增长5.4%。
然而,拉丁美洲市场出现2.5%的下滑,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销量更是下降了7.3%。其中,巴西市场的下滑幅度达到中个位数,而墨西哥市场的下滑幅度则为高个位数,这两个市场的销量均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联合利华称,“尽管市场环境依然严峻,我们已采取定价措施恢复巴西部分业务的竞争力,并将投资重点重新聚焦于该地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
今年第三季度,欧洲地区营业额为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2.61亿元),前三季度实现9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1.79亿元)的营业额。联合利华表示,尽管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但欧洲各业务集团均实现增长。
剥离冰激凌聚焦核心业务,美妆成战略重心
尽管业绩有所下滑,但在财报中联合利华依旧重申了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基础销售额增长将维持在3%-5%的区间内,下半年增长将优于上半年。同时,集团预计下半年基础营业利润率将提升至18.5%,若不包含冰激凌业务则至少为19.5%,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改善。
从战略布局来看,联合利华正加速推进“聚焦核心业务”的调整,美妆业务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其中,最关键的举措是冰激凌业务分拆,预计于今年第4季度完成。CEO Fernando Fernandez在声明中强调:“分拆将打造更精简的联合利华,聚焦美容健康与个人护理等核心板块,实现更高利润率。”
事实上,自2023年7月启动“增长行动计划”以来,联合利华便持续优化业务组合: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前不久,其官宣出售旗下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凯诗薇(详见青眼文章《联合利华再卖子!》);同时,为进一步聚焦美容健康等核心板块,联合利华在2025年多次出手收购,将Minimalist、Wild和Dr. Squatch等品牌纳入旗下。
Fernando Fernandez在财报中明确表示:“我们正打造面向未来的品牌组合——扩大美容、健康及个人护理业务版图,优先布局高端细分市场和数字商业,并将美国与印度作为增长引擎。”足以见得该集团对于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业务的重视。
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联合利华仍可能通过收购新品牌的方式,持续强化美容健康、个人护理业务的竞争力。随着战略重组的深入推进与品牌组合的持续优化,联合利华能否成功止住业绩下滑、重回增长轨道,值得关注。
上一篇:光电股份:董事长崔东旭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