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田”是刻入基因的符号,是祖辈传承的根基。而在创新潮涌的海淀,一家以“一亩田”为名的企业,正在用代码重构土地的价值,用数字重塑农业未来。
当纳斯达克的钟声为一家中国农业企业响起,全球市场的目光聚焦在这家来自海淀的互联网公司身上。一亩田集团,这个听起来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代表的却是一家全球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它用14年时间,在数字世界开垦出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数字良田”。
在传统认知里,一亩地是春耕秋收的方寸之间。但海淀的“一亩田”,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浓厚的互联网基因。“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创新策源地和集聚高地,海淀汇聚了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为一亩田创造了很好的创业环境。”创始人邓锦宏介绍。
2011年,创始人邓锦宏在百度参与乡村信息化项目时,亲眼看到农产品流通的效率瓶颈,萌生了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农业的念头,也在海淀的办公室里开始了这场“数字农业”的探索。
一亩田的与众不同,在于它从不止步于简单的信息撮合。当其他平台还在做农产品信息网站时,一亩田已经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从一亩田APP的数字平台,到豆牛智慧代卖,从沃众田数字规模化种植基地,到沃来采产地经纪服务,再到AI精准营销——五大业务板块如同五根手指,握成了改造传统农业的拳头。
“我们经历了3个科技时代:1.0的PC互联网时代,2.0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现在正在经历的3.0的AI时代。”邓锦宏在内部信中这样描述企业的技术演进。如今,一亩田正在海淀这块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上全面开启“All in AI”战略,用人工智能为传统农业装上“最强大脑”。
在一亩田的数字化世界里,传统的农耕要素被重新定义。
这里的“田”,不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土地。一亩田搭建的数字平台,链接着全国5600万农业生意人,覆盖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山东的苹果48小时可达泰国超市,宁夏的枸杞一周内出现在中东市场,海南的芒果通过冷链直达日本......这个数字化网络,让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里的“秤”,计量单位从“斤”变成了“吨”。春节期间,100吨娃娃菜从湖北发往韩国;云南西瓜上市季,一位90后女孩月销可达900万斤。
这里的“农具”,从锄头变成了算法。一亩田培育的“数字庄稼”,正成为新农人的“科技外挂”:“小田”智能助手随时解答“什么好卖、怎么种好”的难题;“高智荔”产业AI将几代人的荔枝种植经验浓缩成随问随答的智能服务。
一亩田最动人的故事,是它批量“培育”出了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服务的现代农业经纪人。
庄敏,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位宝妈,10年前还在罐头厂打工。通过一亩田,她将家乡4000亩果蔬卖向全国,如今年流水超7000万,成为乡亲们口中的“庄老板”。
刘影,从电子厂走出来,借助平台将砂糖橘卖到俄罗斯,创下最高月销900万斤的纪录,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
这些穿梭在田间地头的经纪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数字连接市场,他们是一亩田科技助农最生动的实践者,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中最活跃的细胞。
一亩田能成为“全球首家”,背后是海淀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这种“敢”,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当别人还在观望时,他们率先切入农业B2B赛道;当别人满足于线上平台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推出“沃来采”线下服务网络,做农民的好邻居好伙伴;当别人专注于国内市场时,他们早早布局全球,将业务拓展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淀这片“创新沃土”,为一亩田的破土而出提供了关键养分。从创业初期的政策指导,到对接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资源;从大数据联盟建设,到上市辅导——海淀的产学研资源、政策精准滴灌,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海淀各级部门跟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日常沟通机制,在政策指导、人才引进、组织协调、资源对接等方面,一个电话、一条微信,都会迅速有人跟进解决。”一亩田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海淀创新生态的独特优势。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一亩田正将它的“App+沃来采+沃众田”模式复制到东南亚、非洲、南美,在全球践行“让每一亩田更有价值”的使命。
一亩田的破浪出海,并非孤例。2025年,它与赛目科技、海博思创、云知声共同组成了海淀区年内新增的四大IPO企业。这支“海淀创新军团”的集体亮相,绝非偶然,其背后是这片区域厚植多年的创新生态在支撑。
在这里,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大企业共同构成了一种“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既允许参天大树拔地而起,也为万千幼苗提供阳光雨露。从创业初期的政策指导与资源对接,到发展过程中的产学研协同,再到冲刺阶段的上市辅导,海淀提供了一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体系。
一亩田,很小,小到只是祖辈耕耘的666平方米;一亩田,也可以很大,大到能承载数字时代的无限想象。
从海淀的一间办公室,到纳斯达克的交易大厅;从服务中国农民,到整合全球农业资源——一亩田用14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物理田地到数字疆域的跨越:当最古老的产业拥抱最前沿的科技,当最朴素的土地情结连接最开阔的全球视野,创新的种子便能穿越时空,在任何土壤中生根发芽、沃野千里。
这片“数字良田”的丰收,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发展范式的启示。它生动地证明,海淀这片创新的沃土,正在持续孕育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