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用重罚来逼迫商家“限价”,京东在焦虑什么?
创始人
2025-10-25 21:35:13
0

斑马消费 任建新

只要在其他平台的价格比京东低,哪怕是因为叠加了平台补贴,商家就将面临重罚?

最近几日,陆续有媒体报道称,双11期间,京东对商家采取“限价措施”,并成立巡查队,对商家在其他平台的价格进行监测。

京东这一严重影响商家正常经营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品牌们的极大不满。法律界人士则表示,京东利用自身强势地位,要求商家在其他平台限价,已涉嫌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在双11大促期间,京东这一冒险动作的背后,是其近在眼前的增长焦虑。

受益于近两年的国补政策,京东实现了非常规的增长,随着国补普惠价值的放大,成为各平台的标配,京东的增长将如何维系?

京东冒险越界

一年一度的双11,是电商平台、商家和用户共同的购物狂欢节。今年的双11,各电商平台出台了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商家们积极参与其中,只为抓住年末最后一次大促机会,为全年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目前,双11大促已渐入高潮,但不和谐的因素突然出现。

据《羊城晚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今年双11期间,京东对在该平台经营的商家,提出了“极其过分”的要求,已经严重干涉商家在其他平台的正常经营。

商家称,京东要求品牌在抖音等平台直播时,不得发放优惠券、抽奖,以及标注“优惠”等字样,甚至禁止提及“更便宜”等字眼,否则就将面临高额处罚。

京东在相关通知中的理由冠冕堂皇,要求“以产品价值为导向,不倡导以价格为中心。”但在商家和业内人士看来,京东明显是在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的自主经营权,以维系自身的价格体系和竞争力。

《羊城晚报》的报道证实,京东为此成立了巡查队,每天对商家在其他电商平台的商品价格进行巡查和监测。一旦发现商家在其他平台商品的最终售价低于京东,哪怕是叠加了平台补贴,都将面临京东的高额处罚。一个商品罚500万元、两个1500万元、3个4500万元。

京东这一冒险的做法,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商家“二选一”,但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直接干涉商家在其他平台的商品售价,或涉嫌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京东的这一行为,与2023年双11的一幕何其相似。

当时,京东采销人员公开发文声讨李佳琦团队,称京东自掏腰包补贴消费者,却被品牌方以违反与李佳琦之间的“低价协议”为由投诉。京东采销质问:“超级头部主播以一己私利损害品牌长期发展、伤害消费者基本权益的‘二选一’行为,是否已经构成违法?”

如今,京东为何变成了自己曾经很讨厌的样子?

国补回血之忧

京东靠3C起家,如今3C和家电销售,仍是京东的基本盘和半壁江山。

最近几年,随着其他电商平台补齐短板快速跟进,尤其是直播电商的兴起,对京东的基本盘造成了冲击。2024年第二季度,京东的3C家电首次出现同比4.6%的负增长,让其内部忧心忡忡。

这时“国补”政策出台,给了京东一次回血的机会。在“国补”的助攻下,2024年Q3京东零售重回增长,创下2249.8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6.1%。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铺开,进一步拉动了京东的业绩。2024年Q4,京东零售的商品收入为2809.78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3C家电商品收入1741.49亿元,同比增长15.8%,而上年同期增速仅为6.1%。

今年,“国补”进一步加码,京东持续受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7亿元,同比增长19.28%,而上年同期增幅仅为3.87%。其中,京东零售业务实现收入5739.20亿元,同比增长18.6%,表现最抢眼的仍是3C家电,期内收入为3232.77亿元,同比增长20.5%。

市场普遍认为,在近两年的国补政策中,京东是获益最大的平台,没有之一。

国补普惠成为各平台标配,京东失去优势,在用户消费需求已提前释放的情况下,京东靠什么来维持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国补”的强力支撑下,中国家电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9.2%。但奥维云网预测,下半年家电市场可能会急转直下,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全渠道销售额会分别同比下滑2.3%和9.7%。

这不是危言耸听。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9月家电全品类(不含3C)零售额同比下滑19.2%,清洁电器、厨房小家电增长降速,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7大刚需品类均出现双位数下滑。京东主要就是在靠这些品类造血,它们的需求疲软,对京东的业绩必然大有影响。

困在零售里

对于市场的担忧,作为京东掌门人的刘强东,显然比外人更加清楚。于是,今年以来,在他的主导下,京东四面出击,试图打造出一个更丰富的京东生态圈。

2025年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京东突然树起“0佣金”的大旗,高调杀入外卖市场。中国互联网行业近几年最大的战事一触即发。

在巨额补贴的刺激下,京东外卖日单量在短短几十天,就从0跃升至2500万单(2025年6月1日)。不过,随着美团和饿了么的快速跟进,京东外卖的势头很快被压制。

据业内人士分析,最近几个月,由于补贴力度的降低,外卖市场趋于平静,各平台的单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京东目前在外卖市场的占比约在10%左右。

这场外卖大战,各平台为守住各自的市场地位,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京东,作为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更不能例外。

今年第二季度,因为外卖业务的巨额投入,京东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单季亏损高达近148亿元,直接导致京东集团当期净利润同比暴跌51%。

在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中,京东可算是最不性感的企业之一,它所有的抓手都来自收入占比超过8成的零售。

在没有国补的前几年,京东就已呈现出了各项业务增长动力不足的趋势。接连不断的分拆上市,也只是旗下存量业务的排列组合,对整体增长难有贡献。

而在核心的电商战场,阿里、拼多多、抖音各显神通,京东的行业话语权越来越受到挤压。这个“千年老二”,已被挤到了老四的位置上。

在中国互联网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的当下,各大公司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量,要么All in AI,要么奋力出海,努力进行价值重塑。而京东,始终在自己的“旧战场”来回打转,暂时没有让外界看到它的新引擎。

单靠国补的阶段性拉动,对于京东来说,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国补成为各平台标配,京东日益失去国补带来的优势。

这一近在眼前的焦虑,或许正是双11期间,京东冒险对商家实施价格限制的直接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违规”“不提供任何检验和售后...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开启“双十一”促销活动,消费市场迎来一波热潮,各路商家以花式促销策略吸引消费者,但一...
聚焦川渝板块|上涨24.79%... 10月24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179家四川A股,其中收涨136家...
承德露露业绩下降,养生水能否“... 图片来源:图虫 近日,承德露露(000848.SZ)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
603042,终止筹划重大事项... 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华脉科技股票将于2025年10月27日(星期一)上午开市起复牌。 华脉科...
长青股份:10月24日召开董事... 每经AI快讯,长青股份(SZ 002391,收盘价:6.11元)10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九...
世纪华通成立AI委员会 驱动全...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国内AI Token日均调用量从1000亿暴涨至30万亿,增长超300倍的背后,是...
重大信号!“寒王”登顶,外资:... 科技股行情仍在继续! A股市场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幕再度出现: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重夺A股“股王”...
原创 用... 斑马消费 任建新 只要在其他平台的价格比京东低,哪怕是因为叠加了平台补贴,商家就将面临重罚? 最近几...
原创 美... Anne Angeletti,一位101岁的女企业家,至今仍一周工作6天,精力充沛地打理着自己的珠宝...
茅台集团,换帅 茅台集团换帅。 新华财经消息,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召开大会宣布重大人事调整...
贵州绥阳:诗潮市集助力夜间消费 10月24日晚,“悦遵义·SuiYang诗意田园”之诗潮市集消费活动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盛林生态农场...
换帅能挺过难关吗?珍酒李渡的3... 2023年4月,珍酒李渡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酱香第二股”,一时风头无两。上市首日市值突破300亿港...
黄金“妖股式崩盘”:12年来最... 每经记者:岳楚鹏 每经编辑:高涵 10月21日,黄金,这一古老的避险资产,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台...
美国9月CPI不及预期,市场加... 10月24日,美国劳工部(BLS)发布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 数据显示,美国9月未季...
公募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这两只...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陆续披露旗下部分产品2025年三季度报,其中包括两只“翻倍基”,即中欧数字经济混合...
华尔街量化基金遭遇“十月寒流”... 来源:智通财经网 来源:智通财经网 在华尔街市场表面平静的背后,一些重量级专业投资者正经历动荡。 本...
离扭亏为盈更近一步?珠免集团准... 本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房地产终究还是成了业绩的“挡路石”。10月22日,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
为恢复与美贸易谈判,加拿大将暂... 当地时间2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表示,在与加拿大总理卡尼沟通后,安大略省将暂停在美国投放...
一家“种地”的公司,在纳斯达克... 对中国人来说,“田”是刻入基因的符号,是祖辈传承的根基。而在创新潮涌的海淀,一家以“一亩田”为名的企...
原创 雷... 今年的中端手机市场,感觉像一场武林大会。各家厂商轮番出招,有的主打影像、有的强调性能,但最后,雷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