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开启“双十一”促销活动,消费市场迎来一波热潮,各路商家以花式促销策略吸引消费者,但一些消费乱象也随之浮现。
10月23日,针对开瓶酒等产品,贵州习酒发布《声明》称,针对市面上的开瓶酒、开盖酒及光瓶酒等违规产品,不再提供检验服务和售后服务,不对其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习酒《声明》 图源:贵州习酒官网
据《声明》,开瓶酒、开盖酒指的是销售前原包装已被破坏、瓶盖已被打开的产品,光瓶酒则指原厂盒装产品的外包装盒被拆除,仅以裸露酒瓶的形态进行销售的产品。
就在习酒发布声明的同一日,《消费者报道》记者留意到,仍然有不少商家在直播售卖低价的开盖习酒产品。如在某酒类专营店的直播间里,整箱六瓶装的53度500ml规格的圆习酒到手价仅为379元/件。而在京东习酒官方旗舰店,同规格产品的到手价为590元/瓶,价格相差超200元。
在上述直播间里,相关产品名称标注了“无损开箱”字样。主播解释称:“这款酒瓶盖码都被扫过,不能再获得积分了,但质量没有区别。”
《消费者报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该店铺的后台客服。客服回复称:“无损打开箱子、盒子、盖子,扫描瓶盖里的二维码后,又将包装恢复原状,看不出明显的拆开痕迹,基本和原装产品一样。”
客服还发来相关视频,详细展示了无损开盖亮码的全过程。
为何开盖酒如此泛滥?
不少消费者对开瓶酒、开盖酒等产品的存在逻辑感到困惑:为什么商家要特意把白酒打开后再卖?为什么开瓶酒比正常产品便宜这么多?
这与酒企推出的红包政策有关。近几年来,为了加强渠道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提升渠道销售的积极性,增加开瓶率,白酒企业们陆续推行“开瓶扫码”的红包政策。消费者通过扫描瓶身、瓶盖的二维码,可获得现金、积分等奖励,终端门店、经销商等也能获得相应的返利。
而通过扫码,酒企还能获取特定货品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监控货品流向,并预警跨区域窜货等现象的发生。
但这一举措在方便酒企管控渠道的同时,也催生了“开瓶酒”“开盖酒”等违规产品的滋生和流通。
据了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渠道的日渐多元化,名酒的流通价越发透明,部分商家面临资金压力。一些经销商为了快速出货选择降价销售,并通过开盖扫码核销红包的方式,补偿因降价销售带来的损失,同时躲避酒企对货品流通的管控。
“无损开盖,就是用机械设备把酒从盒子底部拿出来、把瓶盖拔掉,扫描瓶盖里面的二维码后再盖上的过程。”长期从事白酒行业的兜酒网总经理张玉欣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酒商自己处理的相对少,很多没有这个技术和能力,有专门的‘黄牛’团队去干这件事,酒商只负责出货。“
“有些产品在特定地区的销售情况不好,库存消化慢,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当地的一些酒商会想办法把货运到更热销的地区去销售。但很多厂商规定不能跨区域窜货,为了躲避厂商的监控,他们就会先在本地把酒开瓶、扫码后,再运到外地售卖。”张玉欣进一步解释,“货品跨区域销售的行为会在厂商后台留下数据痕迹,且跨区域销售的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后会被厂商处罚,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卖开盖酒。”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则认为,开瓶酒等产品的出现,除了部分经销商在酒企的红包政策诱惑下,为套利而破坏包装外,酒企向渠道压货也是原因之一。他指出:“向渠道压货加剧了经销商的库存和资金压力,导致他们不得不通过非正规方式出货。此外,个别平台也常用产品的超低价进行炒作。”
目前,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以低价为诱饵售卖开盖酒。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对《消费者报道》记者分析称:“直播间追求‘低价爆品’以吸引流量,开盖酒因去除了促销包装成本,价格可以压得很低,正好契合了‘全网最低价’的直播话术,成为走量的利器。”
开瓶酒存隐患,多地发消费提示
虽然开瓶酒、开盖酒的价格低了不少,但无论是对酒企还是消费者而言,都存在诸多隐患。
“对酒企而言,开盖酒等违规产品不仅容易扰乱价格体系,引发恶性价格战,侵蚀品牌利润,还破坏了酒企为溯源防伪建立的‘一瓶一码’体系,导致产品流向失控,真假酒混杂会严重损害品牌声誉。”蔡学飞分析道。
“消费者以为捡到了便宜,实则可能买到劣质酒甚至假酒。”肖竹青表示,“开盖后,酒体接触空气、污染源,容易变质。而且,由于没有标签溯源,一旦出现问题,平台、主播、商家容易互相推诿责任,加之缺乏购物凭证,维权成本较高。”
实际上,开瓶酒已引发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的关注。今年1月9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山西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出提醒,开盖酒、换瓶酒、光瓶拆分酒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开盖酒、光瓶酒等销售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侵害了消费者和品牌白酒企业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助长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存在严重的市场安全隐患。”四川省消委会在其发布的文章中称。
上述文章还指出:“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白酒,警惕超低价开盖酒、光瓶酒等品牌白酒。购买白酒尽量到大型商场、知名连锁超市、酒类专卖店或有合法资质的网络商家购买。正规渠道通常有严格的进货把关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消费风险。面对视频中兜售的超低价开盖酒、光瓶酒等产品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追求低价划算,更不能轻信商家所谓原装、真品等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