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铜金比处在历史极低水平。
10月24日,金属铜期货市场,迎来38.71亿元资金净流入。资金增仓动作明显,有色铜期货品种沉淀资金规模达到460.59亿元,成为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资金沉淀规模的商品期货品种。10月27日,沪铜进一步上涨,主力2512合约突破88000元/吨关口。
当前,上海现货电解铜价格已经站上了86500元/吨上方,伦敦LME铜报价逼近每吨1.1万美元,市场看涨情绪依然高涨。而国际机构的最新预测显示,铜将3年来再次转为供应短缺。
铜成为仅次于黄金的商品期货品种
全球金属铜市场继续上涨。10月24日,国内金属铜期货主力合约收报87660元/吨,上海现货电解铜价格已经站上了86500元/吨上方,伦敦LME铜报价逼近每吨1.1万美元,整体价格仅次于前期历史新高,市场看涨情绪依然高涨。
24日收盘数据显示,沪铜期货增仓较多,资金净流入38.71亿元,而有色板块整体吸金超过50亿元。当前,有色铜期货品种沉淀资金规模达到460.59亿元,成为仅次于黄金1071.14亿元的第二大沉淀资金规模的商品期货品种。
不断飙升的铜价,印证了高盛“铜是未来新石油”的判断。电网升级、AI与新能源形成的“三重共振”,让铜跃升为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而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矿区因安全事故大幅减产的“黑天鹅”事件,更加剧了全球供应紧张。
目前,有色板块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增,部分企业净利润或呈现倍数增长。其中,洛阳钼业24日晚披露,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8亿元,同比增长96.4%。对于报告期内利润的大幅增长,洛阳钼业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产铜量和铜销售量实现两旺,叠加铜价前三季度持续上涨所致。此外,铜陵有色预计28日披露三季报,市场预测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27.9%,达12.50亿元。
铜金比处在历史极低水平
“铜金比处在历史极低水平,在金价加速上涨后,铜价有望迎来补涨行情。”光大证券最新分析报告认为,从基本面来看,铜正进入一轮结构性紧缺周期,其价格中枢或长期抬升。需求层面,在全球能源转型、AI革命的双轮驱动下,铜的需求引擎正逐步从传统工业领域转向“科技+能源”,其作为战略金属的地位将持续抬升。
此外,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网重构需求、新兴市场的工业化进程提速以及欧洲防务支出提升带来的工业金属需求,也为全球铜消费提供了额外增量。供给层面,全球铜矿资本开支长期不足、矿山品位下滑、开发周期拉长导致其供给弹性较弱。近年来随着铜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抓手,资源民族主义特征陆续显现,进一步加剧铜供应的不确定性。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10月上旬发表的预测称,2026年的铜将出现15万吨的供应短缺,这或是3年来首次。
据ICSG预测,2026年全球铜锭产量仅同比增长0.9%,与2025年(增长3.4%)相比增长放缓。原因之一是生产规模居世界第2位的铜矿山——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发生泥石流事故,预计至少到2027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的开工率。另一方面,预计铜锭消费将在面向可再生能源设施和数据中心等方面出现扩大。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