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文利
10月26日,老铺黄金已完成年内第三次调价,此次价格涨幅约18%—25%,高于前两次最高幅度12%的调价。
老铺黄金并非个例。为应对国际金价的持续波动,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宣布上调黄金零售价格。周大福将于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大多数产品的提价幅度预计在12%—18%。近一个月来,潮宏基、周生生等已开始或即将上调“一口价”黄金(定价黄金)产品价格。
赶在这些黄金品牌涨价前,终端市场出现了一波“抢购潮”。近日,经济观察报记者走访北京国贸商城、王府井等商圈发现,不仅老铺黄金门前排长队,周生生、周大福等多家门店的“一口价”黄金产品也受到消费者欢迎,多位柜台工作人员称,一些热门款式缺货,调货需要时间。
不同于计价黄金商品,“一口价”黄金按件定价,工费包含在总价中。“一口价”黄金通常拥有比计价黄金更精致的工艺和设计,折算下来,克重单价贵出不少。但是如今,二者的价差变小了。
一位国内头部黄金品牌的加盟商告诉经济观察报,“一口价”黄金的热度并不代表消费者在追“黄金热”,实际是一种精打细算的选择:“一口价”黄金已接近计价黄金的克重单价,后者越涨,“一口价”黄金就越划算。
周大福、六福集团等品牌商也在其财报中提到,定价黄金产品更受欢迎。但至于定价黄金的业绩贡献几何,还有待观察:品牌商的业绩并未得到改善、加盟商表示,现金流压力反而加大了。
“一口价”黄金饰品断货
9月13日,郭雨桐以3.4万元的价格购入一款周大福重约32克的“一口价”黄金手链,这是她问询了数十个周大福柜台工作人员,以85折优惠后买下的结果,经她计算,单价为1062.5元/克,低于当日周大福的计价黄金1078元/克的报价,她觉得很划算。
10月初,金价持续上扬,郭雨桐手里的“一口价”已经回本,她又相中了周大的一款手链,但在北京王府井APM店,这款商品已无库存。
另一位在10月17日购入“一口价”金饰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她在柜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计算了数十个“一口价”饰品,挑选了其中最具性价比的一款。她总结道,耳钉、福牌这种克重小的饰品折算下来,克重单价约为1112元,项链约为1223元,比当日黄金首饰价格每克便宜30—50元。三天后,她看到周大福即将涨价的通知,庆幸自己买得早。
老铺黄金的所有商品都是“一口价”,该品牌的店员介绍,店面的大克重“素金”是热卖产品,涨价前每克重折算后为1300元左右,还能兼备精美的点钻和花丝工艺,因此受到消费者欢迎。另外,大克重黄金的饰品、摆件也卖得不错,单价区间在3—4万元,大部分上货即缺货。
因为消费者的热情购买,“一口价”饰品在很多门店里都出现断货的现象。记者在老铺黄金门外排队的15分钟内,前后有4人问询工作人员某一款式的存货,工作人员均表示已缺货很久。在周大福门店,记者询问的几款“一口价”饰品中,仅有少数几款小克重商品还有现货。周生生柜台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一口价”产品最近受消费者问询较多,几款热门款式需要调货3天左右。
10月23日,一位周大福的柜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已下发涨价通知,新的价格标签已到位,主要针对“一口价”的定价黄金产品,店员需要在10月29日完成价格标签的更换并完成货账更新,10月30日起,全国分店将统一按新价格上柜销售。
金店现金流承压
“定价黄金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本质上是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变谨慎了。”在山东经营多家珠宝品牌的加盟商杨智勇告诉经济观察报,“一口价”黄金拥有比计价黄金更细致的工艺设计,价格远高于计价黄金。但随着计价黄金价格上涨,“一口价”的性价比反而提升了。
但消费者对“一口价”黄金的热情并没有为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杨智勇介绍,从他店里买黄金的三类消费人群中,60%—70%是婚嫁刚需,这类人群的客单价大部分能达到5万元以上,也是金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第二类是对克重价格不敏感的高净值人群,他们常将黄金视作社交货币,或作为未来资产保值的选择。这类人群客单价最高,但在整体消费者中占比很小;第三类是以“一口价”小克重黄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群体,包括白领、工薪阶层及学生等,他们的客单价较低,购买力也弱于婚嫁人群。
金价波动中,这三类人群的需求量和占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部分消费者用更具性价比的“一口价”代替了计价黄金。
此时,杨智勇更加关注门店的资金流动性。10月以来,由于进货价格需按国际黄金大盘实时结算,持续上涨的金价带动进货价同步走高,但是消费终端流动性差,这反而为杨智勇带来了资金周转压力。杨智勇目前的采购价格较年初涨了近60%,他不得不减少采购量来缓解资金压力,从以前的两周采购一次,变成按月采购。目前,他的采购量相较旺季下降了20%—30%。
杨智勇说,要想让金店的生意好起来,一个办法是拓宽客群,另一个是优先选择热销款式或高毛利饰品,在有限的展柜中尽可能精准“填货”,以达到坪效最大化。
产品结构调整
杨智勇门店的表现也体现在诸多品牌商的财报数据中:产品结构已发生变化,但是业绩增长乏力。
周大福2025财年报告(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提及,黄金价格大幅波动,计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在该财年下跌29.4%,但定价黄金营业额上涨105.5%,表现强劲。
定价黄金带动了周大福毛利率的提升,但是该财年其营收同比下降17.5%至896.6亿港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98%至59.2亿港元。
六福集团2025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各季度销售数据显示,其定价黄金产品同店销售平均增幅达到35.25%。但是其该财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95%至133.41亿港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7.77%至11亿港元。
多家公司提及,金价上涨背景下,珠宝品牌在面临高成本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振、销售业绩不佳等多重挑战。
“一口价”黄金饰品本身有溢价空间,毛利率高于计价黄金产品。品牌商拥有定价自主权,也可根据自身现金流情况灵活调节折扣力度。因此,此类黄金也成为商家在行业压力之下重点发展的品类。
周大福曾在其2025财年启动的品牌转型计划中提到,两大标志性产品周大福传福系列与故宫系列销售表现超过预期,接下来将继续推动传喜系列。据悉,这些系列均为定价黄金产品。
周大福在10月17日发布的2025年6—9月经营数据中进一步提及,该季度是周大福公司业务的重要转折点,受惠于定价产品的强劲增长。其定价黄金产品零售值同比增长43.7%。定价产品的零售值对该季度营收的占比贡献由去年同期的24.8%上升至29.9%。
但周大福并未公布具体的营收、净利润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