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近期外汇局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主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近期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力拓展自主开放新局面。
朱鹤新说,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形势下,全球贸易依然较快增长。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今年全球贸易有望超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种韧性的背后,是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全球经贸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开放共赢是全球经贸稳健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对增强全球经贸韧性、维护全球经贸规则作出了重要贡献。”朱鹤新表示,要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主动分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持续打造新兴领域合作增长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多边合作。
“与此同时,我们深入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深化外汇市场发展,为各类主体有效配置外汇资源和管理汇率风险,更好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他说。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高水平开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我们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朱鹤新表示,要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他表示,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提质扩面,目前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在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朱鹤新表示,要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
“我们通过加强外汇领域‘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提升打击违法违规活动效能,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冲击,为促进开放合作、提升经贸韧性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朱鹤新说。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