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的持续僵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其负面效应正逐渐显现。尽管国内部分城市房价已出现松动,但整体而言,房价依旧处于高位,令民众倍感压力。数据显示,八月份全国六十个重点城市的平均房价高达每平方米一万七千五百九十三元,这意味着购买一套普通住宅至少需要两三百万。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平均房价更是高达每平方米六万五千元以上,一套房产动辄六七百万,远远超出了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
为何开发商和二手房东不愿大幅降价呢?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他们对未来房价上涨仍抱有期待,认为即使短期内房价有所调整,长期来看,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因此,大幅降价在他们看来,未来可能会后悔莫及。其二,他们担心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在房价上涨时,购房者趋之若鹜;一旦大幅降价,反而可能导致房产更加难以出售,因此他们宁愿选择维持高价。
然而,房价的持续僵持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每一个都令人担忧:
首先,它会严重削弱民众的消费能力。许多家庭为了购房,几乎耗尽所有积蓄,还背负了长达几十年的房贷。每月房贷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剩余的可支配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销,无力进行其他消费。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仅为百分之三十九,远低于印度的百分之六十六。消费率的持续低迷将严重阻碍内循环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次,高房价将进一步抑制人口出生率。高昂的房价让许多年轻人不堪重负,要么因无力购房而选择单身,要么婚后背负沉重的房贷压力,生育意愿大打折扣。即使生育一胎,也难以承担生育二胎、三胎的经济压力。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为1756万,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骤降至1063万。如果房价持续僵持,我国人口很可能面临负增长的风险。
再次,房价的僵持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大量社会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陷入困境。与此同时,高房价推高了商铺、写字楼和厂房的租金成本,使得实体企业几乎沦为为房东打工的境地,发展举步维艰。
最后,高房价还会阻碍城镇化进程,加剧城乡贫富差距。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各地房价过高,农村居民无力在城市购房落户。此外,城市房价的居高不下导致城市居民的资产迅速增加,而农村地区的房产却价值不高,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地区的贫富差距,导致城乡发展更加不平衡。
综上所述,高房价的持续僵持不仅对民众的生活带来压力,更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解决高房价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