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全是问基金的,有朋友说“别人买基金赚奶茶钱,我买基金亏了半年工资”,还有人跟风抢爆款,结果一买就跌,越补越套。其实我做财经这20年,见太多人栽在“跟着热闹走”上,今天就跟大伙唠唠,普通人想买到赚钱的基金,根本不用懂复杂术语,记住3个“反套路”方法就行。
先给大伙说个真事儿,前两年新能源火的时候,我邻居阿姨听广场舞搭子说“买这个能翻倍”,立马把养老钱投进去,结果刚好赶上回调,亏了20%就慌着割肉,后来又追医疗基金,还是被套。其实她不是运气差,是没搞懂基金赚钱的核心——不是追热点,是找“靠谱的人”管钱,等“合适的时机”进场。
很多人觉得买基金得会看K线、算估值,其实普通人不用这么累,核心就看两样:一是基金经理,二是基金风格。别光盯短期收益,得看他3年、5年的业绩,比如2018年、2022年市场大跌时,他管的基金回撤是不是比别人少,牛市能不能跟上涨幅,这种“穿越牛熊”的经理才靠谱。风格也得对胃口,你要是怕波动,就别碰满仓科技股的基金,选那些均衡配消费、医疗、金融的,跌的时候不慌,涨的时候也不落下。
再说说具体怎么操作,三个“反套路”策略记好了:第一,不抢爆款基金。爆款往往是市场最热的时候发的,比如2021年的新能源爆款,现在很多还没回本,反而那些规模50-100亿、业绩悄悄涨的基金,调仓更灵活,收益更稳。第二,不追涨杀跌。基金不是股票,不用天天看,比如你买了只消费基金,只要消费行业没出大问题,基金经理没换,就别因为短期跌5%就卖,拿住1-2年,往往能等到反弹。第三,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哪怕你只有1万块,也别全投一只基金,比如30%买债券基金打底,50%买均衡混合基金赚收益,20%买灵活股票基金搏机会,就算一只跌了,其他还能扛住。
其实买基金的本质是“借专业的人帮你理财”,不用急着赚快钱。我做中长线投资这么多年,一直觉得“慢就是快”,选对经理、拿住好基,比天天折腾赚得多。要是你不知道怎么挑基金经理,或者手里的基金套住了,也可以跟我聊聊,帮你捋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