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战略资源领域最近有了新的动向。
11月初,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联合宣布,将向本土稀土磁体制造商Vulcan Elements提供总计高达14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具体来说,国防部战略资本办公室提供了6.2亿美元贷款,商务部则出资5000万美元并获得股权,另外还有私人投资者投入5.5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建设一座年产1万吨稀土磁体的工厂。
稀土永磁体在F-35战斗机、导弹制导系统、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等关键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中国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高端稀土永磁体市场。Vulcan Elements公司成立较短,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创始团队来自前国防部能源项目顾问和材料科学专家。该公司拥有一项核心技术——高效电磁分离系统,可以减少稀土精炼过程中的溶剂消耗,实现低排放回收。按照计划,这笔资金将用于购买精炼设备,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开始商业化生产,目标是每年为美国市场提供约15%的永磁体需求。
这笔14亿美元的资金来自于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授权的扩展预算。该法案原本重点支持半导体制造与研发,但现在已经将政策扩展到了关键矿物的开发与加工领域。美国商务部负责人在声明中表示,稀土磁体是“高科技工业体系的神经元”,如果过度依赖单一国家,就会面临潜在的风险。同时,五角大楼也强调,这一步骤是“重建防务供应链自给能力”的必要举措。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断层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尽管美国在内布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拥有稀土储量,但受制于环保法规、成本压力以及产业链的缺乏,始终未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中国目前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开采、分离、提纯到加工,几乎掌控了全球70%的稀土矿产产量和90%以上的高端稀土永磁体市场。
今年8月,Vulcan Elements宣布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500万美元,用于扩大稀土磁铁的产量。同月,该公司与稀土元素关键矿物提炼公司ReElement Technologies签署了五年供应协议,从2026年起,ReElement每年将向Vulcan提供数千吨稀土氧化物。这些稀土将来自中国以外的地区,包括从电子产品中回收或从矿场中提取,采用与行业标准溶剂萃取不同的色谱法加工技术,价格也显著低于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公司签署的长期购买协议价格。
尽管Vulcan获得了政府支持,但它的上游矿源仍然部分依赖海外,尤其是来自澳大利亚和非洲的稀土资源。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完全自给几乎是不现实的。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在稀土的开采和加工领域的断层已经持续多年,供应生态体系尚未成型。更现实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可控的替代链,降低在战略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风险。
另一家美国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的情况也引人关注。该公司旗下的Mount Pass矿山是美国唯一的大规模稀土开采项目,计划到2025年第一季度,镨钕氧化物的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63吨。MP Materials还与通用汽车合作启动钕铁硼磁铁的供应验证流程,并在4月1日收到了来自下游客户的第三笔5000万美元的钕铁硼磁铁预付款。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钕铁硼磁铁的商业化生产,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稀土钕铁硼工厂预计每年生产约1000吨钕铁硼磁体。
澳大利亚的稀土企业Lynas Rare Earth也在推进相关项目。2025年5月16日,Lynas宣布其马来西亚工厂已经成功生产出首批氧化镝,预计6月将产出首批氧化铽。Lynas表示,由于中美两国加征关税,稀土贸易和市场受到了严重影响,实际上两国的稀土材料流通已经基本中断。作为中国境外最大的稀土供应商,Lynas正与其直接和间接客户商谈新的销售协议,并采取了直接与客户议价的策略,而不再依赖基于中国境内交易的价格指数。
美国的稀土战略也延伸到了国际合作。2025年5月,特朗普访问沙特期间,MP Materials公司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矿业公司Maaden签署了一项协议,计划在沙特建立一个垂直的稀土供应链,包括上游稀土的采选冶炼和下游钕铁硼磁铁的生产。通过输出稀土分离技术,加上沙特低能源成本、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美国希望此项目能够将稀土生产成本压低,挑战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竞争力。
中国方面也在2025年多次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2025年4月4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7种中重稀土实施管制。10月9日,商务部再次发布公告,分别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产品和稀土相关技术实施管制。根据这些公告,含有中国稀土成分且价值比例达到0.1%的产品需要申请出口许可,稀土开采、冶炼、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回收等核心技术也都在出口许可管理范围内。
这些出口管制措施带来了直接影响,2025年4月中国对铽、镝等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欧洲市场上的氧化镝价格从4月初的283美元/公斤急剧上涨至850美元/公斤,而氧化铽则飙升至3000美元/公斤,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稀土市场价格保持平稳。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必须在未来十年重建制造基础,掌握一切核心材料,以保证科技能够正常运转。”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正在通过政策推动和资本投入,力图重建稀土供应链。但业内人士认为,稀土精炼是一项高污染、高成本的工艺,即使Vulcan项目成功,也只能作为“样板工程”,要想在规模上形成竞争力,仍然需要至少五到十年的持续投入。因此,全球稀土市场格局的变化,还需要更多时间来验证。